逼瘋UE設計師,不可不知的提升產品用戶體驗的10個測試方法
測試人員如何有效地進行用戶體驗測試
1????? 什么是用戶體驗?UE != UI
UI:User Interface 用戶界面
用戶界面其實是一個比較廣泛的概念,指人和機器互動過程中的界面,以車為例子,方向盤、儀表盤、換檔器等都屬于用戶界面。
現在一般把屏幕上顯示的圖形用戶界面(GUI :Graphic User Interface)都簡單稱為UI。
UE: User Experience 用戶體驗
用戶體驗指用戶在使用產品過程中的個人主觀感受。即用戶在使用一個產品之前、使用過程中、使用后的整體感受,包括行為、情感、喜好、生理和心里反應、成就等各個方面。
通俗的講用戶體驗是整體的使用感受,包括受品牌影響,用戶個人使用經驗的影響,總之就是讓用戶用著爽。有良好體驗的事物易用且使人愉悅,或至少讓人不加思考就能正確使用。
雖然良好的美學設計有助于提高用戶體驗,但用戶體驗本質上講的不是出色外觀和感覺。為產品設計出色的外觀應該是最后一步,此前你要先把需求迭代完成,然后處理更抽象的用戶體驗問題。
所以UE遠不止網站外觀這么簡單,UI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2????? 用戶體驗的重要性
有研究認為“每在用戶體驗的研究上花費1美元,將獲得100美元的收益”。
用戶體驗的重要性現在已是產業界的共識,是一種新的產品競爭力。
舉個最典型的例子,喬布斯和他的蘋果。
從某種意義上講,蘋果公司的成功來自對人們如何使用電腦設備的透徹理解,以及開發“酷比了的產品”的高度承諾。
可以說,喬布斯的每一個產品創新,都在顛覆人們的傳統認知,并在其中把“用戶體驗“做到了極致,憑一己之力,徹底改變了手機市場的整體格局,在業界留下了一座不朽的豐碑。
用戶非常看重體驗的愉悅感和價值感,一旦不能滿足,可能會迅速選擇其他可代替的產品,對于一個產品或者企業來說,失去客戶是致命的。
3????? 如何進行有效的軟件產品的用戶體驗測試
用戶體驗的描述比較主觀,產品功能的可用性、可靠性、性能等都會影響用戶的使用體驗,比如功能bug問題也會說體驗不好,程序崩潰也會說體驗不好,性能卡頓會說體驗不好,那是不是都在用戶體驗測試的范圍呢?
我認為不是,功能的可用性、可靠性、性能等都有成熟的測試方法,用戶體驗測試應該在產品的功能可用、可靠、滿足性能要求等基礎之上的,更多關注的是用戶感知和用戶反應,強調的是在產品可用性的基礎上給予產品感受的反饋。
同樣客戶體驗的提升應該建立在產品可用性的基礎上,否則一堆的bug體驗怎么也不會好的;在可用性的基礎上,再考慮客戶使用習慣、視圖效果和交互效果等UCD方面的設計,才能達到極致體驗。
那么用戶體驗測試的方法有哪些?
一般業界的用戶體驗測試包括調查問卷、用戶訪談、用戶測試(眾測)、眼動儀、腦動儀等,其中較實用的方法為調查問卷、用戶訪談、用戶測試(眾測),都是通過用戶體驗反饋來評估產品體驗好壞的。
但是這種方法更多是由用戶來完成,并不適合服務測試。
那服務測試如何來測試用戶體驗呢?
我們可以從用戶體驗設計來入手。
關于用戶體驗設計,業界有較多的設計方法,比如用戶體驗五要素、蜂巢模型、用戶體驗金字塔、5E、尼爾森十大可用性原則等。
用戶體驗五要素:
蜂巢模型:
用戶體驗金字塔:
5E:
尼爾森十大可用性原則:
狀態可見原則
環境貼切原則
撤銷重做原則
一致性原則
防錯原則
易取原則
靈活高效原則
易掃原則
容錯原則
人性化幫助原則
在我們的實踐中,最終選擇以尼爾森十大可用性原則為基準,再結合具體的業務,對每個特性、場景進行分析,把每個原則進行實例化,生成具體可執行的測試用例,從測試的角度來驗證產品的可用性。
對于尼爾森十大原則的具體解釋,大家可在網上搜索,材料還是很豐富的,這里不再詳述。
對于我們設計的測試用例,去除產品強相關信息后,供大家參考,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尼爾森大可用性原則
原則描述
檢查項概述
狀態可見原則
系統應該讓用戶知道發生了什么,在適當的時間內做出適當的反饋。
用戶在網頁上的任何操作,不論是單擊、滾動還是按下鍵盤,頁面應即時給出反饋。
【即時】是指頁面響應時間小于用戶能忍受的等待時間。
系統應反饋用戶當前操作的行為、進度、狀態、結果,反饋信息清晰準確,避免無關或無效信息。
當用戶完成了(一系列)操作,是否有反饋告知用戶接下來的一系列操作,或功能可用了?
是否用戶每一步操作都有明確反饋
如果系統的響應時間較長,有明顯的滯后(超過xx秒),在這段時間內,是否一直向用戶顯示系統的運行進程(例如進度條)?
環境貼切原則
系統應該用用戶的語言,用詞,短語和用戶熟悉的概念,而不是系統術語。遵循現實世界的慣例,讓信息符合自然思考邏輯。
圖標、符號、標志、圖表和其它視覺信息的設計容易辨別和理解嗎?
字體和背景顏色的使用是否符合常規
界面中的語言是否簡潔、清晰、準確(不含歧義和語法錯誤),是否與當前任務語境一致,易于用戶理解?
界面中的術語是否是用戶使用的術語,而不是計算機術語
撤銷重做原則
為了避免用戶的誤用和誤擊,系統應提供撤銷和重做功能。用戶要能對當前的情況很好地了解和掌控,足夠自由。
在用戶將要執行具有破壞性的操作(如刪除、格式化)時,是否彈出確認窗口
是否支持“撤銷”操作
取消操作是否輕而易舉
用戶是否方便返回上一級菜單
一致性原則
交互行為、視覺效果、界面用語、翻譯保持一致。用戶需要在同一個產品中接受同一套規范或者邏輯。
產品開發與規范是否一致
術語和命名全系統是否一致
UCD規范在各服務、各頁面是否保持一致。
防錯原則
通過系統的設計、重組或特別安排,防止用戶出錯。要盡量用足夠的提醒和設計,讓用戶不要混淆、犯錯和發呆。
比出現錯誤信息提示更好的是更用心的設計防止這類問題發生。在用戶選擇動作發生之前,就要防止用戶容易混淆或者錯誤的選擇。
發生錯誤實時校驗。
提示信息的語言是否簡潔無歧義,是否使用用戶日常語言,容易理解?
出錯信息中是否指明用戶應該如何糾正錯誤
不可用操作或功能需隱藏或者灰化。
區域內服務列表不支持服務灰化并顯示不支持圖標
布局合理,用戶不易誤點擊。
易取原則
盡量減少用戶對操作目標的記憶負荷,動作和選項都應該是可見的。用戶不必記住一個頁面到另一個頁面的信息。系統的使用說明應該是可見的或者是容易獲取的。
界面是否呈現了用戶需要的所有必需信息。
界面內容呈現整齊有序,不同類型的信息應能清楚地區分,用戶易獲取所需必要信息,無需記憶。
界面上的文字信息應簡潔且表達準確。
靈活高效原則
中級用戶的數量遠高于初級和高級用戶數。為大多數用戶設計,不要低估,也不可輕視,保持靈活高效。
快捷鍵可用【TAB SHIFT ENTER】。
操作步驟是否冗余
要有默認值,默認值應該合理。
需要持續打開的窗體數量應保持最少,完成任務的步驟數量應保持最少。
為新手和專家設計定制化的操作方式
為不同用戶群提供不同入口和操作方式(如不同語言、文化、殘障人士等)
易掃原則
審美和簡約的設計,對話中不應該包含無關緊要的信息。界面足夠簡單、內容易讀?;ヂ摼W用戶瀏覽網頁的動作不是讀,不是看,而是掃。易掃,意味著突出重點,弱化和剔除無關信息。
同一信息在當前頁面是否重復多次顯示?
當前頁面是否顯示了無關的信息?
頁面是否包含不必要的操作?
容錯原則
幫助用戶識別,診斷,并從錯誤中恢復。
錯誤信息應該用語言表達(不要用代碼),較準確地反應問題所在,并且提出一個建設性的解決方案。
應提供與操作上下文相關的幫助。
幫助功能應容易發現,例如有一個標著“幫助”的按鈕或者一個專門的菜單項,超鏈接等。
當用戶有些錯誤發生時,及時反饋錯誤并提供糾錯幫助,出錯信息應當對用戶解決問題歸功建設性幫助
能幫助用戶在發生錯誤后迅速回到正確狀態
讓用戶單次只執行唯一操作
減少不必要的操作步驟
人性化幫助原則
在任何時候,考慮到用戶需要得到幫助的情況并予以提示。幫助性提示最好的方式是:1、無需提示;2、一次性提示;3、常駐提示;4、幫助文檔。
幫助入口容易獲取,專用術語解釋簡潔易懂。
在線幫助的選項在界面中是否容易被發現
在線幫助、FAQ等內容完整、正確、簡潔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