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管理三板斧理念
前幾天的晚上,我老婆突然跑過來問我,怎么做團隊或門店的管理,很崇拜的眼神中透漏著期待的目光,我知道她開始成長并且要突飛猛進了,一起只是個寶媽,人都說一孕傻三年,今年她是剛出那個傻勁的時間節點,后面的時光,應該是她快速成長和發展的一個階段,我也不希望她被家庭束縛,更希望她有自己的事業、圈子、團隊、成就。

其實回想這些年的經歷,沒有那么多的長篇大論講怎么管理,怎么把人管的服服貼貼,怎么讓團隊效率提升多少,可能有的就是一些切身的體會和實踐:
從小學二年級開始,班長一直伴隨我到高二,大概專注學習了半年多吧,又重新競選上了班長,一直到高三畢業,現在應該還有一些老同學還在叫我班長,大學倒是鐵了心不當班長,但有些事情好像躲不過似的,大二當了社團社長,然后是社聯主席、學生會副主席,學生時代就是這樣度過了,倒沒有什么管理的心得,現在回想起來,我的風格會相對嚴肅或嚴厲一些,直到大學才有了很大的轉變,開始變得靈活和變通一些。
從實習到現在,在管理崗位上也沒幾年,大概項目經理1年,經理3年,技術總監2年,海外分公司負責人半年,我可能不同的一點是,我不喜歡一成不變,我會進行不同方面、不同方式的嘗試,來不斷迭代和優化管理方式及團隊的工作方式,以求得最優、最高效的工作和協作的方式,總結起來,對于團隊的管理或是領導的話,無非就是三板斧:
計劃,確定階段目標
復盤,總結分析結果
分享,交流學習借鑒
簡單來說,不管是年、季度、月、還是周、天,都是一樣的做法,如果是一個團隊的管理者或是leader,你所要做的不是過問和監督每個人,每一件事,而是梳理制度和流程,提供協助和輔導,所以我認為管理或是領導不是高高在上,呼來喝去的,而是你要把自己的心思花在團隊每個成員的身上,日常的工作,只需要讓大家把以上三個方面做好就行,那么怎么做呢,當然這些過程還是要有人來主導的,但不是非常硬性的指定、安排、指揮,而是讓大家在順其自然中把這些形成自己的習慣,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
計劃:
我在自我管理方面,也會給自己設定每年及每三年的目標,比如我在2012年的時候,確立的2年后達成的目標是:
1、還清大學時的學生貸款,并且手上收入能有5萬
2、有一個女朋友,并且要準備結婚或者已經結婚
3、有一份比較好的工作,并且有穩定的收入
在2015年的時候,給自己確定的到2017年要達成的目標是:
1、有自己的孩子
2、收入達到20萬
3、要準備買車或是買房
4、有自己的團隊,并且已經做到總監一級
在當時的時間節點回顧,基本達成,或是是90%的達成率,個人回想起來還是挺有成就感的
而對于團隊來說,比較好用的還是項目計劃(階段計劃)、日計劃這兩個方面,因為在我的理念中,我會把管理者分為幾個層級:能看到最近1-2周內的工作內容的,小組長;能看到1個月內的工作內容的,項目經理;能看到最近3個月內的工作內容的,經理;能看到6個月到1年的工作內容的,總監;能看到1-3年的,可能就是O級別的;能看到更長久的,那就是創始人級別的,具體來說,怎么操作呢:
項目計劃(階段計劃):
兩個字:拆分,分解為最小的粒度
最好是能有工具進行管理,把團隊都融入到流程中,自發的運轉和執行,現在敏捷、精益、DevOps的一些工具都可以使用,一些公司推出的項目管理工具,也可以嘗試,比如teambition、worktile、云效、gitee、DevCloud等
作為項目管理者,我們要待辦事項羅列,并梳理出來,這個不難,關鍵在于怎么把一個個工作項進行拆分、分解為一個細小的可執行的任務,并進行可量化的驗收標準,再配合以PULL式的工作流程,就完全OK了
每天計劃:
兩個字:公開,分享給別人知道
最好是能夠明確每項待辦工作的具體量化目標,花費時間(按小時、天都可以),進度進展,輸出結果等,而且是在每天工作開始前花個3-5分鐘或者是前一天提前想好,并發到團隊或小組內,讓同事都知道。
這個是針對具體的個人,不管是什么層級的,只要存在可以監督你工作的人,你都可以把每天工作計劃公開給這些人,他們或許不會看,但對你來講,這是一種無形的監督,會讓我們覺得有人知道我要做什么,會關注我是否能完成,能做到什么程度,這個很關鍵,你也可以試想下,如果某一天,你不定工作計劃,而是漫無目的的工作,一天下來你的感覺是不是,今年也忙了一些事情,或許也感到做了很多事情,很累,但是根本不清楚自己到底做了哪些事情,有哪些結果,會很模糊,很迷茫,時間長了,這不是件好事!
復盤:
或者我們稱之為總結,古有“吾日三省吾身”,我們現在倒不用三省,每天一省足矣
這個復盤,更多的是對照早上發出的工作計劃進行逐項的核查,看看完成的情況,遇到的問題,解決方案,經驗教訓、好的呢,可以寫博客記錄下來,如果時間不充足,可以寫工作筆記,簡單的幾行字記錄下,或是發朋友圈進行簡單總結,當然也可以寫在工作總結中,直接發到工作團隊的微信、釘釘、QQ群、Slack等工具中
分享:
我之前的做法是把這一步稱之為每日站會,大概30分鐘左右,相信做IT或項目管理的同學,應該知道,那么做銷售或其他工作的也一樣可以使用,只是內容和形式或許可以更加靈活一些,分享的內容主要是當天或是最近一段時間遇到的問題,獲得的經驗、教訓,實際的客戶案例,都可以拿出來給大家分享,分享者花大概3-5分鐘的時間以客觀的方式進行陳述,其他人則聆聽并思考,陳述完畢后,其他人可以發表想法或是自己的思考,如果團隊人數較多時,可以分組或是輪流的方式進行,一般情況下,為了達到比較好的效果,建議每次發表想法的人時間在3-5分鐘,5個人左右。
而在以上的這幾步中,團隊管理者只是主持人或是引導者的角色,促使每個人都參與和發表自己的想法,分享自己的案例,剖析各自的優劣,相信一段時間后,會有一個明顯的結果,最最重要的是促使每個人聽、想、說,如果不是朝著這個目的,只是閑聊,那就無需浪費大家的時間了。
我們始終要把握的是,每個人都有上進的追求,也都知道自己的不足,但如何讓大家自發的往這個方向上努力,卻不受那么多的打擊和阻礙,是每個帶團隊、服務團隊的人要多多思考的點。
項目管理 ProjectMan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