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并線(三條電線怎么并線)
603
2025-03-31
我們說,OKR強調公開透明、敏捷開放、自下而上和評價解耦,能顯著激發員工潛能。
很多主管可能會質疑:“OKR為什么就能帶來你們所說的這些價值呢?”
不妨對OKR的四大特點逐一展開分析。
1.敏捷開放
OKR不一刀切地設定固定的目標開展節奏,一切取決于業務。
團隊無須按部就班地每半年設定一次目標,這就體現了其開放性和敏捷性的特點。
由于當前業界的交付節奏普遍呈現快節奏趨勢,唯快不破。
OKR完全適配這種業務節奏,事實上當初英特爾在芯片行業掀起的摩爾定律現象,或許也要歸功于它那以月度為周期開展的OKR。
2.公開透明
我們曾問過IBM等大型企業,他們在開展傳統績效管理時,目標僅限于主管和下屬范圍內可見,團隊內的其他人事實上并不知道其他成員的目標是什么。
這種績效管理系統是封閉的系統,極不利于信息共享和協同。
OKR則相反,它默認全公開,任何人都可以查閱,可以評論,信息是透明的。
這能顯著增強團隊成員之間的業務協同。
3.自下而上
自下而上即自主,是內在動機的一個基本心理需求。
OKR強調,在員工設定目標時,要有相當一部分是員工自己提出來的,而不是上級指派的。
只有這樣,員工才會感知到目標是自己的目標,不是他人強加給自己的目標,從而顯著增強對目標的承諾感。
承諾伴隨著付出,相應帶來敬業度的提升。
當然,員工自主設定目標不等于可以天馬行空地設定目標,實際上還是要和組織目標對齊,只是這個對齊動作是員工自下而上地完成的,而非行政式地自上而下瀑布式傾瀉下來。
這是操作形式上的一個小變化,但對于員工心理感知而言卻是一個巨大的改變。
4.評價解耦
通常而言,績效管理包含目標管理和評價管理兩部分。
目標管理聚焦價值創造,評價管理聚焦價值評價,兩者切勿混為一談。
如果你把目標和績效關聯在一起,所謂考核什么,最多得到什么,考瓜得瓜,考豆得豆,你很大情況下不可能得到超越這些“瓜”的新結果,不大可能給企業和自己帶來突破性的變化。
OKR不和評價直接掛鉤,正是希望讓員工丟掉包袱釋放員工挑戰潛能,讓員工敢于冒險,實現突破性創新,而非僅僅實現守成式成績。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