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華為云Stack中Global、Region、AZ、資源池以及主機組
對于華為云新同學而言,經常會聽到Global、Region、AZ、資源池、主機組,對這些概念,初次接觸不怎么清楚相應的區別和規劃原則,下面就每個概念做個簡單介紹,有什么不當之處,敬請留言。
Global
這是全局概念,一套華為云Stack解決方案內的唯一。比如,Global區部署ManageOne作為多Region的統一管理平臺(劃重點,每個Region也可部署運維組件,即多級運維),而IAM作為全局統一認證服務。
Region
這是一個地理區域概念,即一個以時延為半徑的圈,通常會包含接入時延(即該圈內的用戶獲得服務的時延需在某個范圍以內,比如100ms)、覆蓋范圍(超過時延的舉例,會影響服務質量,從而建議另行規劃一個區域/Region)及容災(每個Region通常分布在不同的地理位置,當然同一地理位置也可按需規劃不同的Region)屬性。對于華為云Stack,在進行Region規劃通常會參考以下原則:
如兩個物理數據中心間時延超過2ms,則需規劃不同的Region。
Region內設備間管理流量、存儲流量、業務流量較大,對網絡帶寬有較高的要求,故通常Region不跨物理數據中心。
Region內管理平面互通,如項目對安全要求嚴格,可將某些高安全等級業務部署在單獨的Region。
云服務器容災服務(CSDR)是跨Region級別容災,使用該服務時需規劃主Region和容災Region。
AZ
即 Available Zone(可用分區),它是一個物理資源(計算、存儲、網絡)的分區,AZ中的計算、存儲、網絡資源是全互通的,用戶可以將在AZ內不受限制地綁定虛擬機與磁盤、網絡的關系,而不能跨AZ進行這種綁定關系。1個Region可以包含多個AZ,但1個AZ不可跨多個Region。 同一個Region的多個AZ間通過高速光纖相連,以滿足用戶跨AZ構建高可用性系統的需求。每個AZ包含1個或者多個主機組(后面會有該概念介紹)。此外,在規劃AZ時要注意以下要求:
資源池類型:不同類型計算資源池要劃分成不同AZ ,例如裸金屬服務器(BMS)資源池、虛擬機資源池、異構資源池(如Vmware資源池)。
可靠性:AZ內物理資源共享了可靠性故障點,比如共享相同電源供應、磁盤陣列、交換機等,如希望業務應用實現跨AZ的可靠性(例如某個業務應用的VM部署在兩個AZ內),則需要劃分為多個AZ。
云服務器高可用服務(CSHA)為跨AZ容災,使用該服務時需要規劃主AZ和容災AZ(劃重點,這和上面提到的CSDR有明顯區別)。
資源池
按資源組合形式來看,資源池可分為物理數據中心層、統一資源層和業務層,具體介紹如下。
物理數據中心層:一套云平臺通常包括多個物理區域分布的數據中心。
單個物理數據中心的形態和傳統云數據中心基本一致,分為物理基礎設施和物理基礎架構。采用扁平化二層網絡設計,將數據中心IT設備高速連接到一起。
統一資源池層:統一的計算資源池(如通用計算資源池、裸金屬服務器計算資源池、GPU計算資源池)、存儲資源池(EVS服務對應的塊存儲資源池、OBS服務對應的對象存儲資源池、SFS服務對應的文件存儲資源池)和網絡資源池。每種類型的資源池,都有實際的作用域。
資源池的劃分和底層物理設備位置無任何關聯,華為云Stack中FusionSphere組件將物理分散的計算、存儲、網絡設備納入邏輯統一資源池,供上層業務按需調度。
業務層:應用計算環境,包括企業/運營商的各種業務部署,以及根據業務需求而劃分相應的VDC。
主機組
在華為云Stack解決方案中,一個主機組就是FusionSphere OpenStack一個邏輯組,它包括一組物理主機以及相關的元數據。通常由一組相同硬件配置(CPU,內存)以及連接同一后端共享存儲的計算服務器組成一個主機組(劃重點,一個主機組可包含一臺或多臺主機,一臺主機也可分屬于一個或多個主機組),由管理員在系統中邏輯劃分。
華為云Stack 邊緣數據中心管理 EDCM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