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號文章匯總
892
2025-04-04
以金融領域銀行業為例,在業務端,加強與用戶的交互,實時洞悉用戶需求的變化,提供按需定制的便捷服務;在后端,需轉變資源管理模式,整合IT基礎架構平臺,集共享資源,從而對業務端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及時響應客戶需求。
今天首先講述一個通過存儲整合應對企業新興業務快速發展的故事……
國內某全球財富500強商業銀行,四年前也曾有這樣的訴求:鞏固其傳統實體營業網點業務優勢的同時,快速發展移動支付、互聯網金融等新興業務,取得顯著成效,迎來終端用戶數量的快速增長。
然而我們發現,對數量達到了億級的活躍用戶進行互聯網化運營時,業務對于IT系統的要求發生了巨大變化:原有煙囪式IT架構與數據處理平臺在處理營業網點為主、網銀為輔的業務需求時,非常順暢;然而在面對以網銀為主、營業網點為輔的業務需求時,數據存儲系統面臨了嚴峻的新挑戰。
IT轉型升級是必然,在銀行領域有人會問為什么要選用分布式云存儲而不是傳統集中式存儲以應對挑戰?我們先從兩個典型的銀行業務場景回答這個問題:
01
開發測試系統:
大中型銀行業務系統每年更新8-10個版本,每年涉及300+新應用需要開發測試上線,而資源中心全年需要進行約2萬多次計算與存儲資源的發放和回收,工作量巨大,資源分配率相較傳統系統高出90%,對系統彈性要求更高。
02
渠道接入系統:
物理網點接入、PC和億級移動終端接入(網銀、電子銀行、手機銀行)、第三方平臺和銀行自研創新應用,資源中心需要滿足超過20TB/千萬用戶容量、1-3萬IOPS/千萬用戶性能、RPO=0且RTO分鐘級的業務連續性需求。
針對如上典型業務場景,我們可以初步判斷銀行用戶采用卓越效能、極致可靠、彈性按需的全分布式云存儲進行云化整合成為最佳選擇。例如,在本文開始時提及的財富500強商業銀行,通過采用全分布式云存儲全面替代傳統集中式存儲,實現對開發測試系統、渠道接入系統及OA辦公等業務承載的原有煙囪式存儲平臺的云化整合,實現資源發放效率10倍提升、報表分析效率30%提升,穩定運行超過3年的云存儲平臺,助其整體TCO節省達40%。
而這一改變
正是源于華為提供的
FusionStorage分布式云存儲解決方案
萬物唯“變”不破,不破不立
萬物互聯幾乎成為不可阻擋的發展趨勢,在此過程中,企業數據呈現極速、規模增長。數據的“歸宿”——存儲陣列,越來越顯得“肚子”不夠大、“嘴巴”也不夠大。同時,一套存儲承載一種或有限幾種應用,而一個企業數據中心承載少則幾百、多則成千上萬的應用,數據中心存儲系統最后變得“煙囪”林立,簡單化存儲管理也變得越來越可望不可及,因此“云化”是必然的發展趨勢。此時,基于全分布式架構的“云存儲”這個肚子夠大、嘴巴夠大而且還足夠靈活簡單的新型存儲,在企業數據中心演進過程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逐漸替代傳統存儲。
FusionStorage與企業業務變革同生共長
華為FusionStorage就是眾多云存儲產品中的一員。不同的是,FusionStorage作為一款軟件定義的全分布式云存儲產品,是專為云基礎架構設計的全自研存儲,其原生于華為云,可服務于業界主流的云基礎架構平臺。它通過存儲系統軟件將通用服務器硬件的本地存儲資源組織起來,構建全分布式存儲池,為上層應用提供大規模橫向擴展、極致效能、彈性按需的塊存儲、對象存儲或文件存儲服務,幫助任何行業、任何規模的企業實現數據中心平滑云演進。
因此,無論企業數據中心是處于存儲整合、私有云化還是向混合云演進的其中任何一個階段,華為FusionStorage都會成為您消除數據孤島、優化資源配置、簡化存儲管理的得力助手。
要整合傳統存儲陣列形成的“煙囪”,用“池化”替代“煙囪”,那么,這個池首先要夠大、夠靈活。
“大肚子”、“大嘴巴”
FusionStorage強勢助力存儲整合
傳統SAN存儲與FusionStorage云存儲的核心區別首先在于擴展性。傳統SAN采用控制器堆疊的方式實現擴展,雙控堆疊或者多控堆疊,最多可擴展至幾十個控制器,再在這些控制器后端縱向疊加磁盤框實現容量和性能的增加。而FusionSotrage在設計之初即按照全分布式架構設計,通過軟件將成百上千服務器組織成scale-out架構的存儲池,最大支持4096個能力均衡的存儲服務器,每一個服務器上既有自己的計算能力又有存儲能力,從而實現性能與容量的線性擴展,結合對高效率硬件(例如NVMe SSD介質)的快速兼容,可實現單節點20萬IOPS的極致性能。所以無論你的業務發展多快,FusionStorage無與倫比的擴展性,可以和你的業務一起“野蠻生長”。
結合FusionStorage精細的QoS控制,可方便地為不同的應用負載分配不同的性能。針對某些存在某段時間內爆發性性能增長(Burst performance)需求的業務,我們還可以為該業務提供特殊的資源供給模式,允許該應用在此種場景下獲取更多的性能資源。
在管理方面,通過一套管理平臺對分布式集群進行統一管理的方式替代原來多套存儲管理,簡化運維復雜度,提升運維效率。
存儲整合的關鍵目標之一是實現資源的最優化配置,降低TCO,獲得更優的投入產出比。
而當前使用分布式存儲的用戶,詬病于大多數分布式存儲當前僅能支持多副本方式進行數據冗余保護,導致磁盤空間利用率僅能達到30%-50%。華為在分布式對象和文件存儲演進過程中積累了成熟的EC(Erasure Coding,即糾刪碼)技術,當前又將該項技術應用于分布式塊存儲,使得FusionStorage塊存儲不僅支持多副本方式,同時支持EC方式進行數據冗余保護。FusionStorage提供9種冗余配比供用戶選擇部署,最大可將分布式存儲的磁盤空間利用率提升至80%,相較多副本冗余方式,可降低一半左右初始購置成本。相較其他產品而言,華為FusionStorage以更成熟、靈活和更高磁盤空間利用率的分布式EC技術,實現高可靠與高效能兼容。招商銀行采用FusionStorage構建百節點級云存儲系統支持開發測試、OLAP等存儲資源優化整合,運行兩年以來,降低TCO 40%。
在可靠性方面,FusionStorage新增業界首個全分布式Active-Active真雙活特性,幫助用戶在VMware虛擬化或Oracle RAC等應用場景下構建RPO=0、RTO≈0的雙活數據中心存儲系統,提供99.9999%的解決方案高可用;其基于卷或虛擬機粒度提供雙活存儲服務的方式,讓用戶可根據業務需求靈活配置雙活資源,有效節省投資。而基于FusionStorage的異步遠程復制特性,可實現RPO為1分鐘至5分鐘的存儲容災方案,為企業用戶提供多種高可用解決方案選項。
FusionStorage完美適配
私有云、混合云應用場景
在華為FusionCloud私有云解決方案中,基于FusionStorage可為上層應用提供塊存儲或對象存儲服務等存儲服務,實現存儲資源的按需供給;基于虛擬機快速發放功能,實現虛擬機的批量創建、發放與一步掛載,通過提升存儲資源的供給(發放)效率支撐企業新應用上線效率的提升。
在混合云存儲方案中,基于亞馬遜S3協議兼容能力,實現數據在本地私有云FusionStorage與遠端公有云對象存儲服務的數據自由流動,形成不同的Tier存儲,實現冷熱數據分級。
此外,基于FusionStorage的備份和異步遠程復制特性,無需第三方備份或容災軟件和網關,即可實現本地數據在遠端公有云的數據保護和業務連續性保護,降低軟、硬件購置成本,避免增加單點故障,實現可靠、高效的數據上云。
點擊:閱讀原文
分布式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