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建行手機銀行的微應用
微應用屬于中國建設銀行手機銀行個人版項下的一個子功能,微應用隸屬于一個新興的平臺,微應用的形式不同于博客頁面及傳統PC上應用功能,它主要運行于移動終端,最大的特點是有APP的味道,故稱之為輕APP。
微應用慣稱是指微信應用的開發對接,但依托多年的移動應用開發經驗和產品積累沉淀,領銜突破傳統、大膽創新,在滿足各種公眾微信應用功能對接的同時,還為客戶制作對應的APP客戶端“智能+”服務,無縫的打通了各種第三方移動交互開放接口,實現完美多網合一整合。
我行現已上線的微應用有云寵物、摩拜單車、網點導航服務、-層層疊等。其應用價值的具體體現在本文中,以阿里小藍車為例來淺出的描述。阿里的小藍車其實并不是用來賺錢的,經過4年多的市場洗禮,共享單車的發展經歷了起起伏伏。還記得幾年前,眾多公司紛紛入局共享單車,一時間市場呈現出百花齊放的“繁榮之象”,補貼大戰還沒讓用戶過足癮,很多企業便熬不住了。漸漸地,共享單車的市場就只剩摩拜、ofo、哈羅等幾家。少了燒錢的瘋狂模式,消費者也更加趨于理性,2019為什么沒有涼?答案是運營方為需要流量的公司則賺取流量當然物有所值,運營方只是單一盈利為目的則一定會消亡。運營方選擇被需要流量的公司收購兼并則合理退出經濟圈。阿里系小藍車正是在這樣的現實環境中得以生存且始終立于不敗。“最后一公里”從來都是人們的出行痛點,沒有共享單車,也會有人力車、黑車、平衡車等等其他的代步工具出現。所以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共享單車并不會涼涼甚至是消失,但這個行業的確還需要更加規范化的發展。
那么我行如何在這樣更現實的金融科技競爭環境中推行微應用并始終立于不敗之地呢?答案是肯定的。銀行就因該拿回屬于自己的那片天地,支付結算、普惠金融、微應用標準化等,一切關于C端獲客、B端賦能、G端連接的事情皆可盤。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致江河,以湖南行課題組論文中提及的最小一個點來盤,全國最大的高校的后勤自助付費服務商紫宇科技公司。用戶1600萬,活躍客戶580萬左右。如果G端政府管理機構連接、B端賦能該公司(微應用)、C端建行來獲客,那么將是互惠互利共贏的。如能成功推行,該模式亦可復制到全國全行業全社會。充分發揮社會價值、金融價值,國之金融重器路上添磚加瓦。
寫在最后,微應用的擴張應如同跑馬圈地。直銷銀行是放長線釣大魚,那么微應用定當是全面撒網魚獲之時。金融科技青春路上,競爭是劇烈的,唯有初戀般的熱忱與營銷才能俘獲芳華。且行且珍惜。
金融專區 移動APP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