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復活”記
825
2025-03-31
智能商業模式日趨成熟,你還在等待什么
01? 勞動密集型企業開始選擇上云
上月,我們簽單了一家著名服裝企業。企業有很強的上云意愿,在我們和客戶深入溝通后發現!他們累積四年的數據量還不及中型互聯網企業一周的數據量!這該怎么玩?有必要做一個數據中臺嗎?
他們希望借助華為云平臺搭建一套系統,集生產、物流、銷售、運營為一體。在抵御市場風險、行業變化時可快速響應、快速決策;同時培養全員數字化運營思維,實現內部轉型。
其實,企業內部已有ERP系統,負責生產經營過程中的銷售訂單管理、成本控制、生產計劃調度、庫存周轉控制;CRM系統,負責整個客戶在生命周期內的管理來提升客戶的價值、忠誠度、促進銷售增長等。然而,獨立業務系統在業務數據的挖掘上無法滿足企業全部的需求,他們需要看到實時的全貌數據大盤。
全貌、實時、大盤是我們接下來要講的重點
02 打破數據孤島,實現全貌數據查詢搜索
搭建服飾企業的數據中臺,我們目的是將各獨立業務系統的數據源源不斷的接入中臺,員工無需切換多個系統搜集相關信息,就可輕松跟蹤潛在客戶,挖掘銷售線索,簡化整個流程。所以,打通“ERP”、“CRM”、“財務系統”、“物流系統”……之間的數據孤島,是關鍵。
初次實踐,技術成為了門檻
企業現有的ERP系統是傳統通用性ERP系統,服裝加工企業業務流程的特殊性導致傳統的ERP系統難以完全適用于整個服裝流程,所以客戶有很強的個性化定制需求。我們起初選擇放棄ERP、CRM等獨立系統,讓業務單元全部上云。
我們對企業業務做了調研分析,重點研究、提煉現有ERP系統和CRM系統中的數據結構與關系,抓取其共性問題并在我們DLI服務中新建庫、表;為后續業務更新進行數據新增查詢。
DLI平臺可以支持SQL和Spark,對于技術人員是低門檻進入大數據領域,但對于服裝企業這類主要是非技術人員,使用SQL的門檻不低。業務復雜多變,數據涉及面廣,數據間協作密切,不能僅靠企業IT部門更新業務數據。
跨源分析成功打破數據孤島
我們為了降低技術門檻,保留了公司現有的獨立業務系統。我們直接連通系統中的數據倉庫,使用DLI服務中“跨源分析”的功能,跨域做數據查詢分析。在操作上,工作人員保留了原先的工作習慣。
這次充分考慮到公司的實際情況,利用DLI“跨源分析”功能,DLI充當了整個中臺的核心大腦,就像足智多謀的八爪魚,跨源分析就是其觸須,可深入不同系統抓取想要的“食物”,最后經由大腦處理全局輸出,打破數據孤島。
03?“實時、大盤”讓數據便于閱讀,提升工作效率
快速響應、快速決策在于數據的快速讀取、分析,所以整個方案中數據的可讀性尤為重要。
我們利用DLI對數倉中的數據進行融合分析生成BI指標放到關系型數據庫RDS中,使用數據大屏服務DLV對生成的BI指標在大屏上進行展示。使用數據湖工廠對以上的任務進行定時調度,保證每天都可以更新到最新的數據,大屏上展示企業的經營狀況。
04 結語
我們在開篇就已經提出,服裝企業建數據中臺的疑惑,那么云湖湖用“現有產業+新技術=新產業”來解釋這個疑惑。
在19世紀前英國的紡織業(現有產業)在蒸汽機(新技術)的加持下,生產效率比東方純粹手工的紡織機高出很多,當英國打開東方市場的時候,當地幾千年來的傳統家庭紡織業在短短100年里消失了。
現在產業+數據中臺(新技術)打開了新的智能商業模式,GIV預測在2025年,全球所有企業都將使用云技術,而基于云技術的應用使用率將達到85%,企業的數據利用率將達86%。落后就要挨打,我們要學會借用技術的力量,從我們的已知把握未來局勢。
了解更多,請鎖定數據湖探索DLI服務
官網鏈接:https://www.huaweicloud.com/product/dli.html
論壇鏈接:https://bbs.huaweicloud.com/forum/forum-599-1.html
云計算 HUAWEI CONNECT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