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非洲經歷回憶錄(我的非洲歷險記)
2018年7月,因非洲項目的需要,踏上了非洲的土地,將近半年的生活、工作經歷,拿出來給大家分享,對于去非洲的華人能有一些參考和借鑒:
非洲(拉丁文:Africa),全稱阿非利加洲,位于東半球西部,歐洲以南,亞洲之西,東瀕印度洋,西臨大西洋,縱跨赤道南北,面積大約為3020萬平方公里(土地面積),占全球總陸地面積的20.4%,是世界第二大洲,同時也是人口第二大洲(約12億)。
此行去的是西非的尼日利亞,非洲第一人口大國,人口超過1億9146萬人,實際應該已經2億多,育齡婦女人均生育率平均為5.5個小孩,最高為8.6個,東北部地區有恐怖組織-博科圣地,2019年剛換屆完成,前任總統布哈里獲得連任。
出行前:
簽證、機票、疫苗:
簽證
只要出國,都會涉及簽證問題,只不過有的國家要求嚴格,像南非,必須有銀行流水和保證金,且只能辦3個月的商務簽,簽證成本較高,在去年南非總統訪華后,已經開始不斷簡化簽證辦理流程和手續,未來會相對輕松好辦些
東非的肯尼亞,目前已停止辦理對華簽證,且去年因為排華勢力,不斷對在肯華人進行臨時檢查,已有很多華人回國,但旅游簽應該影響不大,主要是商務簽和工作簽(分員工簽、老板簽)
西非的尼日利亞,目前實行落地簽、商務簽、工作簽、綠卡等政策,落地簽比較簡單,只需要有邀請函,落地后在機場的出關口辦理簽注即可,最好是交給中介辦理,花點錢省事。
機票
去非洲的航班,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廣州等機場,一般情況下都要中轉機,沒有直飛,中轉地有的是在廣州、香港、迪拜、亞的斯亞貝巴或者其他中轉地。購買機票的話,可以在攜程或是請目的國中介購買(會有優惠,比國內便宜些),攜程購買時,因為是使用護照購買,會有三字姓名、兩字姓名,且英文需要區分first?name?和surname,以及middle?name,所以錄入信息時一定要確認好,且最好避***音737,該機型在2018年底至2019年上半年,出現了幾起事故,目前應該相關機型已停運,但最好能避開。
疫苗
一般情況下,在出發前7-10天需要打,最好確保落地到目的國機場時,疫苗的作用開始生效,因為如果是落地簽的國家,在7天以內的或還沒生效的,會被擋或是禁止入境,有些國家花點小費也能進去,但個人覺得如果不是很著急的話,最好能在7天之后。
另外在打疫苗的時候,要保證那段時間沒發燒或拉肚子、懷孕,一般情況下,打了疫苗,半年內最好不要懷孕。
常備物品及心態:
衣物
非洲很多國家處于熱帶或***帶氣候,所以衣服不用帶的太厚,像我去過的肯尼亞和尼日利亞,在肯尼亞的內羅畢,你是在酒店看不到空調的,而且晚上睡覺還得蓋著厚被子,在那半個月,基本都是穿長袖,或是短袖+外套;在尼日利亞的拉各斯,7月份比較熱,8月份-9月份是雨季,相對來講會比肯尼亞內羅畢要熱,但阿布賈跟內羅畢差不多。
衣物主要是看氣候,如果是肯尼亞,長袖、長褲、外套,短袖或裙裝適當,帶拖鞋;尼日利亞則最好短袖、短褲、拖鞋,長袖和外套適當,一定要帶驅蚊液,蚊子很大個,且很容易得馬拉利,但只要有感覺頭暈、無力、疲乏,就趕快就醫,服藥或打針,倒是問題不大,基本上去的人都會經歷,即使有打疫苗,就好像你像長大漂亮,最好小時候破相的說法一樣。
洗漱
洗面奶、洗發露、洗潔精、護發素,都可以帶小桶的,適量就好,毛巾、拖鞋、剃須刀、水杯、牙杯、牙刷能帶的盡量都帶上,如果要待幾個月的話,如果很有錢想到那邊買的話,也是可以的,但會不習慣,一是很多東西那邊沒有,而是中國超市一般就那么幾個,去一次不大方便,像旅游城市估計會好些,我長待的尼日利亞則不是很方便。
藥品
感冒藥、發炎藥、降火藥、消暑藥、驅蚊液、花露水、創可貼、消毒液等這些都是常備的,同行的可以互補著帶,一個人的話則都備上,如果在當地有后勤團隊,則這些不用擔心,他們都會照顧到的。
食物
方便面、榨菜、零食、面條、火鍋料,辣條,覺得想吃的都可以帶上,特別是方便面,當地也有很多中方便面,但說實在話,吃起來真的是不敢恭維,就像潮濕、過期的一樣。
心態
其實非洲一些國家,沒我們去之前想象的那么差勁,特別是一些像內羅畢、約翰內斯堡等這些旅游城市,服務業很完善,有錢就可以買到想要的,一些不太發達的也不用擔心,很多非漂的華人,不在少數,很多也都待了七八年,甚至還有一些華人在那邊成為了酋長、有自己的領土和子民,酒店、中餐館、賭場、超市、農場、理發店、街區都有。
只要你有勇氣邁上那片土地,你就會感覺到不一樣的東西,會有很多收獲,也會更愛我們偉大的祖國。
乘機及轉機指南:
乘機
如果是幾個月或以上的出行,則一般情況下會帶兩個箱子,只要保證總重量在28公斤*2以內(好像是,具體以值機臺為準)就好,并且最好能提前3-4個小時到機場,也就是比國內乘機在提前個1-2個小時,主要是因為出國中轉地的要求不同,有的會要求OK?to Bord,要一些資料做驗證,所以最好提前辦值機,如果出現什么問題,及時跟攜程或中介聯系,保證不受影響。
再者因是長途飛行,且有中轉,所以把要用到的頭枕、充電寶、手機、充電線、耳機、護照、機票、行程單、疫苗本等會用到的都放在背包或手提包中隨身攜帶。
最好不要帶現金在身上,可以帶一兩張VISA和MasterCard的卡,因為有些國家比較腐敗,海關人員會所要茶水費,帶的越多扣的越多,這都是血和淚的教訓啊。
轉機
轉機涉及國內轉和國外轉,一般都不要出機場候機廳,且最好跟同伴一起,即使英語說得很溜,也不要到處亂逛,即使確認再次登機的時間,提前1個小時到達登機口,有的中轉機場安檢程序比較多,拖鞋、抽皮帶、拖外套等等,有的時候揣著明白裝糊涂比較好,不要亂秀自己的魅力,點頭微笑,I?Don't?Know。
落地
落地后,如果目的國是落地簽,則需要排隊等候辦理簽注,按流程操作就好,如果有中介接機,可以省些時間,加塞快一些,也不用那么緊張,第一次去拉各斯的時候,在簽注的工作間等了4個小時,POS機網絡超時、中斷,被加塞等是經常的事情。
如果辦好了落地簽或者不用辦落地簽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找自己的行李,且最好在出行前,給自己的行李箱裝飾下,做些標記,且不容易掉的
我經過過箱子被拿錯的情況,覺得自己的箱子應該是獨一無二的,就沒做標記,也沒上鎖,也是心大啊,結果從拉各斯飛內羅畢就發生了這樣的事情,幸運的是對方是華人,靠華人朋友圈,經歷了2天的輾轉,順利找回了,中間因為要見客戶,還去商場買了件襯衣,還真的是不便宜啊,那個心疼!
當地經歷:
到了當地,第一件事,除了落腳外,最好是去辦個當地的電話卡,找當地華人推薦下,哪種比較適合。
衣食住行用玩
穿衣
每天出門前,最好查下天氣,或者前一天,提前把次日的衣服準備好,非洲人商務場合還是很講究的,雖然普通民眾穿的不是太好,所以出于尊重和國際形象,我們也要提現中國素質。
食物
最好是讓自己的腸胃適應當地的食物風格,雖然你可以初來乍到會嘗鮮,剛開始很興奮,但還是要堅持,即使不怎么好吃,千萬不要混著吃,一頓吃當地食物,一頓是中餐,如果公司有餐廳或食堂那就不用顧忌,因為我們的腸胃就跟人一樣,也會水土不服,長時間交叉混著吃,容易厭食,腸胃不好的則會經常如廁。
其實不管是非洲還是東南亞,當地的食物都不是特別可怕,都能吃,只要不那么嬌氣、矯情就好。
住宿
有公司或團隊的宿舍或公寓最好了,大家住在一起,很方便,如果是臨時的話,最好是住華人旅館,有便宜的有貴的,一般都提供三餐,中餐,曾經一段時間因為上班距離和興趣,嘗試了下當地的賓館,很潮濕,還會有味道,女生應該會不習慣,有些洗浴設備可能也不是太好,安全性的話倒還好,基本都是有保安,如果有興趣可以試試,但不建議,比較劃算的還是有自己的宿舍或公寓。
出行
非洲不像國內、歐洲、美國,城市交通并不發達,基本都是靠摩托、三輪、汽車,我在非洲期間,用的最多的就是Uber,直到后來,租了司機和車,很多華人在非洲都是自己買車,請司機或自己開,非洲的日本車比較多,不管是一手的還是二手的。如果是打車,會涉及到出發地、目的地、現金還是卡,幾個人等這些常用的溝通信息,如果英語功底不好的,提前做做功課,但其實也不打緊,只要敢說,帶比劃,還是能理解的,只是有時會鬧一些笑話,比如你會帶到一個不是你要去的地方,被一群黑人圍著,要上來幫助你……
用品
衣物和藥品、食品就按上面的就好,涉及到一些做飯、洗衣之類的,要么請廚師、保姆,要么就自己去中國超市買,自己來體驗生活,非洲的供電不是很充足,就跟我們小時候的農村一樣,所以準備一些蠟燭、手電,蔬菜類需要?冰箱保鮮的,不要買太多,不然停電了都會浪費掉。
娛樂
旅游城市娛樂活動多一些,KTV、賭場、酒吧、森林公園、野生動物園、景區啥的,比較單調的就只有KTV、賭場、酒吧,且去的很多都是中國人開的或服務的是中國客戶,非洲幾個月,去的最多的要數中餐館了,飽腹之欲,賭場也就是偶爾去下,小賭怡情玩兩把。
工作相關
成立公司
當地成立公司的前提是要有辦公地址、水電賬單、董事(至少一個,外國人也行),如果是創業團隊,屬于新市場開創,可以參考我們的做法,先找共享辦公室,短租個3個月,緩沖一下,辦理的話一般也是找當地的華人中介或當地的律所、會計所、人力資源公司,他們都有這些業務,只是收費標準不同,第一家可以找華人,畢竟是自己國人,不同的國家,可能在董事方面的要求會不一樣,像西非-尼日利亞和東非-肯尼亞,肯尼亞就需要有當地身份和驗資。
辦理周期大概在15到30個日歷天
申請牌照
當時在當地拿的是州政府的牌照,相對簡單,因為屬于新興行業,辦理周期在25個工作日,一般拿牌照的話建議在年初申請,因為很多時候,牌照是一年一審的,如果在下半年或年末,則剛下來馬上就要更新了,費用的話,每個國家不同,該運作的還是要出點血的。
律所合作
如果是國內大企業,可以直接找當地知名律師合作,如果為了節省成本,在當地倒是有很多律所,是一兩個人或三五個人合伙開的,相對收費低,服務會差一些,到時可以看下執業資格和年限,以及服務的客戶和案例。
目的是協助處理一些涉及到當地法律咨詢、協議合同審查、注冊公司、用工、經營范圍等方面的事情
會計師合作
主要是會計方面,解決財務報稅,做賬等一些問題
人力資源公司
主要是用工方面,國外華企的做法一般是把員工掛在人力資源公司,外派到企業工作,其一避免用工風險,其二省事省時間
征信公司
一般都是國家授權的,有的國家是1家,有的是3家,但不會超過5家,征信體系也在不斷完善,除了語言是英文或當地官方語言外,征信報告或思路可以用國內的來類別,數據質量和覆蓋面,則需要仔細核查。
支付公司
主要分幾類:直接跟央行對接的,跟中央支付網關對接的,某一家銀行直接對接的,相對來講,央行對接會比較穩定,且公司實力主要是服務政府公職人員,穩定性高一些,數據獨特性高,服務模式多樣,中央支付網關對接的,需要拿支付牌照,一般都要有保證金在央行,且還需要跟每家銀行再具體去談,一家一家接接口。但即使是這樣,也還是比較賺錢的,每筆的服務費、資金池都是不菲的收入來源,阿里、騰訊、谷歌都在非洲有投資一些支付公司。
電商平臺
在最近幾年逐漸興起,有當地公司,也有華資企業,馬云之前的非洲青年基金有扶持一批企業,有些已經在近期上市了,國內一些企業這兩年也開始在跨境電商發力,冒出很多企業在做,非洲的電商環境目前來看,主要受限于物流體系,交通不改善,發展的速度還是會受限,好的一面是一些非洲國家與中國開始合作,推動基建的不斷完善,總有一天,會出現萬花齊放的場面。
當地華人
出海比較早的華人,很多已經非漂了七八年,設置幾十年,從做木材、驢皮、山貨、家具、酒店、餐館、超市、KTV、賭場,到現在做園區、電商、支付、物流,越來越多的華人開始踏入非洲的熱土,從原來的傳統行業轉型到互聯網新興行業,也有越來越多的中國資本投向非洲,刨除一些排華和動亂國家,50多個國家或地區,幾十億的人口,其市場潛力和吸引力還是很大的。
運營商
各個國家的政府都開始扶持當地的運營商,打壓外資,原來做的比較好的,因為市場占有率、利潤率、數據量等均對一個國家的經濟產生了影響,非洲的一些國家運營商做支付、貸款,比中國還牛,有些方面有很多思路和做法可以供國內的同行參考。
通訊商
現在國內的OPPO、VIVO、小米近些年來逐漸開拓非洲市場,與之前的傳音一起構成了中國的通訊商品牌,但不得不說像傳音、思達、華為還是做得很不錯的,是國內企業出海非洲的榜樣。
離別時:
非洲人好學、熱情、簡單、提前消費,一些青年,通過留學中國、日本、韓國、歐洲、美國,逐漸把一些國外的思想、模式、概念帶回祖國,就像中國的海外人才歸國一樣,非洲也在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如果政治清明、基礎設施完備、民族團結,人民上進,彎道超車是不難的事情,未來可期,路途漫漫,國際化的浪潮下,協作共贏!
購買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