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成吉思汗馬掌

      網友投稿 835 2022-05-30

      做成吉思汗的馬掌

      馬如果沒有釘馬掌,馬蹄就是軟的,容易磨損,馬也跑不快。華為創始人任正非說過,終端服務體系要做“成吉思汗的馬掌”。如今,華為在中國手機市場銷量第一,全球份額進入前三,鐵騎已然開始縱情馳騁,回憶往昔鍛造馬掌的過程,許多磨礪和挑戰依然歷歷在目。

      一次尷尬的巡店

      時間回到五年前,我剛入職安徽代表處,滿懷期待地開始了第一次巡店。華為手機剛開始探索2C轉型,服務陣地都位于運營商指定的多品牌綜合門店內,還沒有自己的專營門店。巡店前我沒提前跟門店方面打招呼,想趁著臉生來一次“暗訪”。那時華為手機還不算一線品牌,我已經有心理準備,估計門店建設得不會太好。

      可殘酷的現實還是給我迎頭潑了一盆冷水,我循著地址找到一家3C數碼賣場,在三層一眾維修中心里,認不出哪個是華為的維修點,居然“迷路了”。“我一個服務經理都找不到華為手機維修點,普通消費者怎么找得到呢?”。我硬著頭皮一家家問,終于找到了,卻又遇到尷尬一幕,一名消費者正在跟店員吵架:“你們還能不能修好,快一個月了,存那么多話費送個手機,現在一個月都用不上,扣掉的話費你們賠不賠!”眼看客戶就要爆發,我趕緊上前安撫,原以為是華為的物料供應不及時導致維修超時,誰料真正的原因竟是店里維修多種品牌,客戶的華為故障機無專人維修,被維修店遺忘在角落。

      這次尷尬的巡店讓我印象極深,這也是當時中國區服務門店窘況的縮影。當時恰逢華為高端機上市,一個面向消費者的品牌,連最基礎的服務專營店都沒有,消費者維修渠道不暢通,何談服務創品牌?該如何縮小服務形象和品牌形象的巨大差距,成為我們服務團隊面臨的首要問題。

      啟動服務專營店建設已經迫在眉睫。

      安徽十六個地市有近30家服務供應商,全是指定的綜合門店,全省每月維修量卻不足5000單,這種情況下,讓供應商服務門店只承接華為服務業務盈利困難,更別說單獨建設專營店了。

      匯聚,必須匯聚!把有限的業務匯聚到有限的供應商身上,通過匯聚形成規模,通過規模提升效益。我們開始逐一拜訪省市各家運營商,提出縮減多品牌綜合門店,建設服務專營店的想法,運營商伙伴起初比較抵觸,甚至威脅中斷銷售采購合同,但當我們一次次地把消費者不滿意、投訴數據匯報后,運營商伙伴終于認同了我們的策略,通過良好的服務提升用戶滿意度,進而提升用戶對品牌的認可,成為我們的共同目標。

      接下來,我們尋找愿意與華為合建服務專營店的供應商。當時供應商均為多品牌綜合門店,沒有建設專營店經驗,對單品牌服務心存疑慮,而且當時華為品牌影響力尚在起步階段, “能賺到錢么?”供應商心理都在打鼓。

      必須打消顧慮。一方面我們跟合作伙伴逐個溝通,讓大家明白,好的店面環境能提升滿意度,好的形象能讓消費者更加信賴,更放心到這里來修手機,大大提升店面的保外成交量。而且華為銷售的大勢一年比一年好,未來業務量一定會對經營有所支撐。另一方面我們也拿出“真金白銀”,地區部出臺了針對服務專營店的差異化勞務費政策,解決供應商后顧之憂,讓大家看到華為建設服務專營店的決心。

      終于,2014年初,安徽第一家服務專營店在合肥開業,當年實現盈利。其他各個區域服務專營店也如雨后春筍,競相開業。2016年實現了安徽全部地市覆蓋。

      如今,華為服務專營店大氣的門頭、多形式的門店指引,讓消費者更快更便利到達門店。規范的SI形象,讓消費者無論走進哪家門店,都能感受到華為統一的服務標準,“一杯水,一個微笑,一聲問候”,依托這些門店,更多服務內容也得以實現。

      服務專營店

      想消費者之所想

      服務專營店初見規模,物料也能及時供應,一般的故障維修基本不成問題。可客戶滿意度仍停滯不前,我們調研發現,部分客戶不是因為手機沒修好感到不滿意,而是在店里等待維修的時間太長,情緒焦急。建設了服務專營店 我們有了自己的“服務陣地”,我們開始關注更重要的——維修效率,它是提升消費者滿意的根本。

      我們一起討論如何解決。

      “有的復雜故障必須要較長時間測試,這是沒辦法的。”

      “用戶全部注意力都在等待上,肯定覺得時間難熬。”

      “對,說白了要讓用戶隨時知道進度,也有其他事情可做,才不會越等越著急。”

      于是,我們在店里設置維修進度展示屏,消費者可以實時關注手機維修進度,將維修間墻壁改成透明玻璃,消費者可以隨時觀看維修情況。同時我們還提供了免費Wi-Fi、電視、閱讀刊物等,以此充實消費者的等候時間,消費者就不會老惦記著“什么時候才能修好”,減緩等待的焦急。甚至我們還開創行業先河,推出手機免費寄回服務,讓消費者不用在店里等待,手機修好了我們免費寄給消費者。

      技術顧問維修

      雖然服務陣地越來越多,維修效率越來越高,但依然有不便到店或者路途較遠的消費者,想修手機可以怎么辦呢?我們的想法是,雖然我們無法把店面建到每個消費者身邊,但可以把服務“送”過去,于是我們推出寄修服務,消費者把故障機寄到門店,維修人員檢查、處理好后再寄回。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手機檢測有沒有故障、消費者選擇修還是不修,往返快遞費都由華為承擔。在當時保內保外往返物流免費的寄修服務,是業界絕無僅有的。

      寄修服務

      除了維修這項基礎服務,我們還有各種服務去貼近消費者、給消費者提供便利。比如每月第一個周末的服務體驗日,例行為用戶免除維修人工費、提供免費貼膜,體現了華為品牌的溫度,受到大量用戶的認可,很多用戶專程慕名而來。

      服務體驗日活動

      這里我還想說一個自己身邊的溫暖故事。

      有次我巡店遇到一位70多歲阿姨,用拖車拖著電腦主機箱,我驚訝地上前詢問,原來阿姨不會用電腦給手機備份和導出數據,只好把機箱拖來求助,我們趕緊幫忙處理好,并寫下每一個步驟,方便阿姨日后操作,正好那天下午,門店的消費者講堂在講關于備份的知識,于是請阿姨參加。

      兩個月后我再次來到這家店,碰巧又遇到阿姨進店。

      “于阿姨好,您又有什么不會操作的了嗎,我來幫您弄。”

      “沒有,沒有,小伙子,我是來你們店里聽課的。”

      聊起才知,于阿姨的子女常年在外,她就隔三岔五往門店跑,成了消費者講堂的常客。在店里既能學到知識,還能和年輕人交流,就像和自家孩子說話一樣。其實,推出消費者講堂的初衷,就是在普及手機知識同時,拉近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像于阿姨這樣的粉絲還真不少,很多消費者跟門店員工都特別熟悉。

      兩個多月的學習,于阿姨記了厚厚一本“華為寶典”,還經常拿出來給朋友們“曬”。現在,拍視頻、拼接照片、制作相冊、發朋友圈、關注公眾號等等,阿姨儼然成了手機達人。

      于阿姨說:“我買華為手機遇到你們,是一件多么幸運的事。”這句話是給我們的最大褒獎,華為人常年在外打拼,有時疏于對家人照顧,但我們可以給許多像于阿姨這樣的老人帶來溫暖,也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消費者大講堂

      24小時都能找到我們

      門店服務體驗在突飛猛進提升的同時,熱線也歷經脫胎換骨的變化。

      早在2012年剛進公司時,就聽到有人抱怨,“華為熱線太難撥通了,別說咨詢什么事,就是想投訴都打不通。”

      我知道熱線團隊的難處,中國區總共不足50人,還處于無知識庫,無系統,無工位的“三無”狀態。

      無知識庫,一條條知識分散在零散文件中,熱線員工找起來十分不便利,新員工更是常常手忙腳亂。

      無問題管理系統,所有問題僅能用excel表記錄效率低,耽誤消費者時間。記得有位消費者在同一天內,打來多個電話詢問手機操作方法,由于我們沒有問題跟蹤單,客服每次接電話都要先詢問一遍信息和產品型號,消費者把同樣的話要說好幾遍,體驗很差。

      無固定工位,隨著業務上升,團隊人數增加,座席嚴重不夠。當時的技術是座席線直接接入電腦板卡,沒有足夠固定座席就沒有足夠電腦板卡,消費者打電話來常常遇到占線。

      可這些內部的困難,并不能成為進步的阻礙。做服務工作只有一條目標,讓客戶滿意。2012年華為手機2C轉型逐漸深入,銷量井噴,熱線電話進線量增長六倍,從每天500多個漲到每天3000多個。

      這時大家也意識到,熱線不僅是消費者的求助窗口,更是華為傾聽消費者聲音的重要渠道。消費者對產品的評價、對零售的建議、對服務的需求,都可以從熱線獲得。我們達成共識,線上線下兩對馬掌都牢固了,馬才能跑得穩健。

      沒有知識庫和問題管理系統,學著去建,我們從運營商交付團隊那里借鑒了IT系統,學習里面的各個節點字段、問題類型、升級方式,怎么將線上的問題轉到線下,怎么快速有效的管理消費者的問題,怎么進行內部團隊成員管理和權限管理等,最終管理小組梳理出屬于自己的業務說明文檔,向公司申請團隊開發了自己的IT系統。

      人手不夠,就引入供應商。這個工作從2013年開始,痛并快樂著,快樂是接入壓力一時得到緩解,痛苦在于供應商做業務依據KPI,對于KPI以外的需求關注較少。熱線管理團隊每天都駐扎在供應商辦公室,一點一點溝通,讓供應商認同華為文化、熟知華為流程、認可華為管理方式,逢山開路遇水架橋,肩拉手扛的完成了各項初期的業務建設。

      這期間,我們不斷豐富線上服務的內容,從單純的接電話,到微信、微博、APP互動,從只回答問題,到替用戶預約、寄修,甚至直接“動手”,利用遠程服務幫消費者解決問題。

      北京的宋先生是華為忠實用戶,最近又新買一臺手機,可他不知道如何將舊手機里的信息導入新手機。于是給熱線打電話,溝通了很久,仍舊找不到云服務的數據遷移在哪里。我們的一線坐席向他推薦遠程服務,獲得宋先生授權后,坐席進入遠程操作界面,發現用戶的云服務界面和普通用戶的不一樣,他非常專業地判斷,是云服務軟件的版本問題,得到用戶同意之后,遠程進行版本回退,一分鐘不到,電話那端宋先生說,找到操作界面了。遠程,真的不遠。

      時至今日,線上已經建成了包括電話、電商、互聯網坐席在內的近3000人隊伍,每年承載5000余萬業務量。實現了24小時熱線服務,不論白天黑夜,消費者想找我們時都能找到,熱線已成為華為服務品牌的堅實組成部分。

      熱線坐席

      轉眼間,投入終端服務已有六年。我們從沒有一家專營店,到覆蓋全國所有地市;從幾十人的熱線團隊,壯大到近三千人的隊伍;從不知道服務如何管起,到建立運營,培訓等一整套能力支撐體系,滿意度躍升全國第一,遠超友商。

      服務永無止境,距離消費者的要求仍有差距,未來依然面臨挑戰。但潤物細無聲,我相信我們的產品和團隊,能盡心盡力將馬掌釘牢,更好地為消費者服務。

      本文為《華為人》版權所有,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系編輯部hwrb@huawei.com

      華為人期刊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

      上一篇:助教日志_[沈航軟件工程]_期末總結
      下一篇:Java基礎 第五節 第七課
      相關文章
      亚洲真人无码永久在线| WWW国产亚洲精品久久麻豆| 国产成人va亚洲电影|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11| 精品亚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 亚洲女人被黑人巨大进入| 香蕉视频亚洲一级| 亚洲国产aⅴ成人精品无吗| 亚洲国产日韩综合久久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色在线婷婷|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不卡青青草原| 亚洲国产精品人久久| 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 亚洲高清日韩精品第一区| 亚洲日本视频在线观看| 99热亚洲色精品国产88| 亚洲欧美成aⅴ人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gv| 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线一区 | 亚洲午夜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看片无码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紧|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 亚洲另类无码专区丝袜|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色欲 | 国产精品自拍亚洲| 亚洲国产精品狼友中文久久久| 亚洲性日韩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AV在线播放日韩亚洲欧| 国产V亚洲V天堂A无码| 亚洲最大的成网4438| 91亚洲精品麻豆| 亚洲愉拍一区二区三区| 风间由美在线亚洲一区| 亚洲美女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 中国亚洲呦女专区|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麻豆丫 | 伊人亚洲综合青草青草久热|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 亚洲色成人网一二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