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 Linux數據備份介質的選擇

      網友投稿 909 2022-05-28

      備份數據要有存放數據的安全容器。對存儲介質的基本要求一般從存取速度、存儲安全和存儲容量 3 個方面進行考慮:

      存取速度是對存儲介質的一個基本要求。數據的備份是一個讀寫操作極度頻繁的過程,存取速度非常高的備份介質,可以大大縮短備份數據的時間,同時也可以減少恢復數據的時間。

      存儲安全性是對存儲介質的一個硬性要求,不安全的存儲設備還不如不用?,F在很多存儲設備都對安全性做了很多優化,例如做 RAID磁盤陣列、Cache 讀寫等。專業的存儲廠商有 EMC、IBM 和 SUN 等,都有自己的存儲設備。

      存儲容量也是選擇存儲介質必須要考慮的一個方面。過大的存儲空間會造成存儲設備的浪費,過小的存儲空間可能導致數據存儲失敗,因此,必須根據備份數據的大小,選擇相應大小的存儲介質。

      13.3 Linux數據備份介質的選擇

      除此之外,當然還要兼顧到成本。

      對于一些小型設備(如臺式計算機、個人站點)的備份來說,刻錄光盤或者移動硬盤時比較合適的選擇,這些存儲介質價格低廉,且能提供足夠大的備份空間,在穩定性方面,這兩種介質通常能有 5 年左右的壽命。

      大型系統的備份,需要使用磁帶機。磁帶具有容量大、保存時間長的特點,適合用于數據量大、更新頻率高的環境。市面上有大量磁帶產品,從低端到高端,只要和存儲沾點邊的硬件廠商,通常都不會放棄這個大市場。這里重點介紹一下磁帶機的使用方法。

      linux 下使用磁帶機的方式有多種,tar 命令是最經常使用的方法。tar 主要用于單機環境下,將數據直接寫入磁帶機。磁帶機在 Linux 下對應的設備名稱為 /dev/stX,如果是第一個磁帶機,即為 /dev/st0。基本操作如下:

      倒帶,將磁帶卷至起始位置,執行命令如下:

      [root@localhost ~]# mt -f /dev/st0 rewind

      擦掉磁帶上的內容。

      [root@localhost ~]# mt -f /dev/st0 erase

      新購買的磁帶,打開后即可使用,無需進行擦寫操作,同時當數據寫滿磁帶后,磁帶可以覆蓋原有數據并繼續寫入,因此無需進行任何擦寫動作。由于擦寫對磁帶有一定的損害,因此建議不要經常性地執行擦寫操作。

      出帶,即將磁帶卷至初始位置然后從磁帶機內彈出,執行命令如下:

      [root@localhost ~]# mt -f /dev/st0 offline

      通過 tar 列出磁帶上的目錄或者文件,執行命令如下:

      [root@localhost ~]# tar tvf /dev/st0 <--需要查看的文件或者目錄

      如果后面不跟任何文件或目錄,則是查看磁帶上的所有數據。當磁帶上還沒有任何數據時,執行此操作會報錯,不過不影響磁帶的使用。

      通過 tar 備份數據到磁帶,執行如下命令:

      [root@localhost ~]# tar cvf /dev/st0 <--要寫入的文件或目錄名

      備份數據到磁帶有兩種方式,即打包壓縮后寫入磁帶和不打包直接寫入磁帶。這里我們推薦將數據不打包直接寫入磁帶的方法,這樣可以提高數據存儲的安全性。

      為什么建議不打包備份呢?因為磁帶是順序寫入數據的,即線性存儲,如果將所有數據打包成一個獨立的文件,那么當磁帶的任何一個地方發生故障,都可能導致這個壓縮文件解壓失敗而不可用;而如果對備份數據進行不打包存儲的話,在磁帶上就有很多文件,即使磁帶某個地方發生故障,其余的文件仍然可用,這樣就大大提高了數據備份的安全性。

      例如,將 /data/ixdbal.tar.gz 這個壓縮文件寫入到磁帶,并覆蓋原有的內容,可以執行如下操作:

      [root@localhost ~]# tar cvf /dev/st0 /data/ixdba1.tar.gz

      通過“tar cvf”將數據寫入磁帶時,每次都會覆蓋磁帶中原有的數據,也就是每次都是從磁帶的開始部分寫入數據。磁帶機的傳輸速度比較慢,對于不是很大的備份文件,在很短時間內就能備份完成,非常適合做系統級的文件備份。

      通過 tar 繼續寫入數據到磁帶,執行命令如下:

      [root@localhost ~]# tar rvf /dev/st0 <--要寫入的文件名

      由于磁帶是線性存儲,數據是依次寫入的,因此為了在寫入新的數據時,不搜蓋原有已經存在的數據,可以使用“tar rvf”參數組合將數據依次寫入磁帶。

      例如,依次將 /data/ixdba2.tar.gz 和 /data/ixdba3.tar.gz 備份到磁帶機上,方法如下:

      [root@localhost /data]# tar rvf /dev/st0 /data/ixdba2.tar.gz [root@localhost /data]# tar rvf /dev/st0 /data/ixdba3.tar.gz

      通過 tar 將數據從磁帶恢復到磁盤,執行命令如下:

      [root@localhost ~]# tar xvf /dev/st0 <--要恢復的文件或目錄名

      例如,首先查閱磁帶上存在的所有數據,方法如下:

      [root@localhost ~]# tar tvf /dev/st0 -rw-r--r-- root/root 320 2009-2-20 10:19:02 ixdba1.tar.gz -rw-r--r-- root/root 320 2009-2-20 10:25:10 ixdba2.tar.gz -rw-r--r-- root/root 320 2009-2-20 10:45:18 ixdba3.tar.gz

      現在如果要恢復磁帶上的 ixdba2.tar.gz 文件到磁盤,可以執行如下命令:

      [root@localhost ~]# tar xvf /dev/st0 ixdba2.tar.gz ixdba2.tar.gz

      這樣就將數據從磁帶恢復到了當前的路徑下。

      Linux 容器 數據庫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

      上一篇:linux總結10大危險命令
      下一篇:哪些樹莓派外設是必須的
      相關文章
      yy6080亚洲一级理论| 亚洲导航深夜福利|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络| 麻豆狠色伊人亚洲综合网站 |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在线观看 | 亚洲日本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亚洲综合一品| 亚洲国产第一站精品蜜芽| 亚洲国产第一站精品蜜芽| 亚洲av最新在线网址|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潮喷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亚洲av无码成h人动漫无遮挡|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二区| 蜜芽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91亚洲va在线天线va天堂va国产 | 久久99国产亚洲精品观看| 亚洲高清在线视频| 久久丫精品国产亚洲av不卡| 亚洲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乱码在线观看97| 亚洲一级毛片免费看| 亚洲va久久久久| 鲁死你资源站亚洲av| 最新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区精品日韩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男男| 国产亚洲AV无码AV男人的天堂 | 亚洲一卡2卡3卡4卡5卡6卡| 亚洲另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 亚洲欧洲|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日韩在线| 亚洲人成色7777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美国国产综合一区二区| 亚洲经典在线观看| 伊人久久五月丁香综合中文亚洲| 亚洲成aⅴ人片久青草影院按摩| 国产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