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升級,瞄準全場景,華為云如何打好數據庫這張牌?
年初,關于華為關停GaussDB數據庫產品線的傳言可謂是有板有眼、甚囂塵上。
如今,隨著華為云在TechWave技術峰會上宣布GaussDB數據庫戰略升級為華為云數據庫全場景服務,以及發布兩款GaussDB云數據庫服務,華為關停GaussDB的傳言不攻自破。
有時候,短暫的調整是為了更好的出發。在數據庫領域耕耘十余載的華為,選擇此刻將數據庫產品與服務全面走向云化,既契合了企業全面上云和數據庫云化的大趨勢,也在數據庫領域完成了戰略與人才的統籌,力出一孔,將核心資源投入到數據庫云化這個最重要的方向。
華為云CTO張宇昕直言,華為持續打造世界級數據庫的決心不變,持續投入數據庫產業的戰略不變。
多款云數據庫服務亮相
在華為云TechWave技術峰會上,華為云帶來了兩款云數據庫服務:關系型數據庫GaussDB(for MySQL)和非關系型數據庫GaussDB NoSQL兩款云數據庫服務。
據悉,GaussDB (for MySQL)性能在業界首屈一指,可實現超百萬級QPS吞吐,優于原生MySQL性能7倍,支持1寫15讀,存儲容量最大可達128T;GaussDB(NoSQL支持文檔類型(MongoDB)、寬表類型(Cassandra)、時序InfluxDB,K-V(如Redis)等多協議接口,擁有極強的多模式數據管理能力。
華為云透露,華為云GaussDB是華為自主研發的全融合數據庫系列,通過底層統一的智能化DFV分布式存儲架構,擁有最包容的產品生態,已100%兼容市面上主流關系型數據庫MySQL、PostgreSQL等,滿足企業上云對于云數據庫的各種需求。
數據庫云化被認為是大勢所趨。Gartner預測,到2021年,云數據庫在整個數據庫市場中的占比將首次達到50%;到2023年,75%的數據庫要跑在云平臺上。所以,無論是云服務商,還是傳統數據庫巨頭,加速數據庫云化成為它們一致目標。
可以說,云數據庫已經成為云服務商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云數據庫近年來之所以迅速崛起,是因為優缺點并存的傳統商業數據庫在云計算時代下,其缺點正在迅速被放大,已經很難滿足用戶應用對于數據庫的新需求。傳統商業數據庫性能出色、功能齊全、穩定可靠,猶如一部對專業性要求極高的賽車,操作運維極為復雜且成本高昂,往往需要優秀的DBA團隊駕馭,才能將數據庫能力充分發揮出來。
顯然,并不是所有用戶具備打造專業數據庫團隊的實力。云計算最近十年的迅速發展,徹底改變了各行各業對于包括數據庫在內各種IT產品的使用模式。張宇昕表示:“采用云的模式實現了數據庫運維管理的集中化,極大簡化數據庫的安裝、部署、配置、遷移和優化,大幅提升運維管理效率,讓客戶可以投入更多精力聚焦在核心業務創新上。”
更加重要的是,隨著用戶數據產生場景、數據類型、數據量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非結構化數據、日志數據、物聯網數據等成為數據增長的主力,新數據庫產品猶如雨后春筍般誕生,以匹配不同應用場景的數據庫需求,在云上恰恰又最適合打造由不同類型數據庫產品與服務。自此,全場景數據庫服務就成為包括華為云在內的所有云服務商的目標。
瞄準全場景:數據庫也要量體裁衣
在傳統商業數據庫時代,用戶業務用與不用商業數據庫,它都在那里,并不會因為用戶業務而做出大的變化,而是需要用戶不斷投入精力和財力,去購買昂貴的硬件設備、組建專業的數據庫團隊,不斷升級“裝備”去匹配傳統商業數據庫這輛“豪華賽車”。
“過去幾十年,數據庫類型相對單一。但最近十年,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這些技術的快速發展,用戶應用場景早已不可同日而語。”張宇昕如是說。的確,近年來像AI、物聯網等應用逐步在各行各業中落地,對于像圖數據庫、時序數據庫等需求大幅提升。此刻,數據庫需要去匹配業務應用,根據業務應用特點進行“量體裁衣”。
為此,華為云的思路是提供一個豐富的數據庫組合,來滿足客戶在不同應用場景的數據庫需求。目前,華為云提供了包括GaussDB (for MySQL)、GaussDB (for Mongo)、GaussDB(for Casandra) 等一系列云數據庫服務。張宇昕透露,華為云后續還將陸續上線時序數據庫等云數據庫服務。
事實上,包括華為云在內的幾乎所有云服務提供商在云數據庫領域都是全場景的“全家桶”思路。這種全家桶的思路是否意味著平庸、全而不強?顯然,云數據庫服務的產品力就是不同“全家桶”之間差異化的體現。
從數據庫的產品力來看,華為之前就擁有全場景數據庫深厚的功底,形成了GaussDB 關系型事務性(OLTP)數據庫、分析型(OLAP)數據庫等多款產品。以分析型數據庫為例,華為GaussDB分析型(OLAP)數據庫去年輕松通過了信通院512節點分布式分析型數據庫基礎能力評測,并且在全球最頂尖的商業銀行中實現了對傳統數據倉庫巨頭產品的替代。
不僅如此,華為GaussDB分析型(OLAP)數據庫在云服務場景也已經大展身手,在華為消費者云業務中部署了上千個節點的規模來支撐規模龐大的各項業務。
除了關系型數據庫產品外,華為GaussDB NoSQL擁有極強的多模數據管理能力,在并發讀寫能力、故障重構時間、備份效率、恢復效率等方面業界領先。華為云數據庫還提供了統一管控平臺和接口,實現多業務數據融合。
華為云數據庫業務總裁蘇光牛介紹:“華為云數據庫正在積極構建高安全、高可靠、高性能的全場景云數據庫服務,并積極擁抱開源生態,持續打造云數據庫的多元生態服務。”
另外,從數字化轉型或者數據價值實現等更高視角來看,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數字化技術融合的趨勢明顯,數據庫不再是一個相對孤立的產品,而是云服務商打造全棧能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以華為云為例, 其全棧技術能力包括1個底座、3個平臺、4個聯接,以及190+個豐富的行業解決方案。
所謂1個底座即擎天架構,提供軟硬協同、智能調度、多種部署統一體驗能力;3個平臺則是應用平臺、AI平臺和數據平臺;4個聯接為聯接物、聯接應用、聯接開發者、聯接組織。這些技術彼此之間緊密聯系與配合,以實現全棧能力的最佳。
張宇昕直言:“全棧、全場景、多形態是華為云最為顯著的三個能力標簽,這才使得華為云擁有打造全場景數據庫服務能力。從未來趨勢看,用戶的核心訴求一定不會是單個數據庫產品。通過多形態的數據庫能力,滿足用戶不同場景需求,實現數據的使能,挖掘數據價值。”
不要低估華為云對于數據庫的決心
如今,數據庫產業迎來了一次真正的戰略轉折點。
這種戰略轉折一方面體現在包括金融、電信、制造、政府等過去傳統商業數據庫最為重要的用戶群,正在加速擺脫大機/小型機環境,積極擁抱混合云,直接驅動著云數據庫的強大需求。
另一方面,云計算不僅讓數據庫在云上實現了使用形式的重構,更加驅動著數據庫朝著分布式、智能化、集成化、融合化的方向發展。
在這個戰略轉折期,數據庫已然成為最重要的基礎云服務之一,必然成為云服務商未來的兵家必爭之地。因此,千萬不要低估華為云對于數據庫的決心。
事實上,華為多年以來都對數據庫領域十分重視,之前在電信、金融、制造、能源等多個行業積累了豐富的產品研發與實踐經驗。如今,在混合云環節成為行業用戶數字化轉型首選的趨勢下,華為將傳統線下數據庫的純軟件銷售和交付模式,調整為依托華為云與華為云Stack的模式,為用戶提供一致的使用體驗,加上華為數據庫過去多年在重點行業的積累與實踐,將極大地契合用戶業務對于混合云環境的使用需求。
“華為具備全棧軟硬件研發能力和調優能力,未來將布局統籌全球七大區域11個研究所的1000多數據庫專業人才,持續打造業界頂尖的數據庫產品與服務。”張宇昕最后表示道。
目前GaussDB(for MySQL)、GaussDB(for Mongo)、GaussDB(for Cassandra)3款自研黑科技,現在體驗優惠價6.7折起噢!
活動鏈接:https://activity.huaweicloud.com/gaussdb.html
數據庫 GaussDB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