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小心,愛上你
黃瑤
“一個四川妹子,來非洲干嘛?”
無數的親朋好友和同事問過我,為什么最終在俄羅斯和非洲之間,選擇了后者。
可能就是,所謂緣分吧。
選俄羅斯還是肯尼亞?
那是2018年7月19日的早上,當時我已經通過俄羅斯的面試,只差啟動調動流程。從印度出差結束回家休假路上,我在泰國轉機,思考用哪個姿勢躺在人來人往的長椅上比較不突兀時,HR主管的消息一閃:“肯尼亞現在也在要人,考慮下?”
我噌地一下坐起來,頓時睡意全無,肯尼亞?沒聽過啊!講英語嗎?安不安全……在接下來登機前的4小時內,我做了三件事:第一,淡定地給HR回了消息“我想想,謝謝”;第二,瘋狂Google肯尼亞;第三,給我身邊的所有華為同事留言“肯尼亞怎么樣?”……
回想當時,自己血壓升高,心跳加速,有種選擇未知相親對象的興奮和忐忑。俄羅斯和肯尼亞,將會是完全不同的經歷,一個在北一個在南,一個寒冷一個溫暖,一個大代一個小代……所有的糾結止于我走出機場的那一刻,我選擇了肯尼亞。
做出選擇就要負責,第一個是說服家人。拖到第二天晚上,我終于告訴父母,外派地可能從俄羅斯變成肯尼亞,二老沉默。父親眉頭緊鎖地躲進書房,母親盯著電視唉聲嘆氣。我知道,很少外出的父母,對非洲的感知僅僅來自于新聞里對非洲饑餓、疾病和戰爭的報道,我當時很難有把握說服他們。
出乎意料,沉寂了一天后,父親開口了:“我上網看了,肯尼亞沒有什么疾病,氣候也很好,我尊重你的選擇,但是安全第一,只要不開心,就回來,老爸養得起你。”
我很感動,父親是最懂我的人。對于家人,我從來都只有無法償還的感激和虧欠。
初來乍到的下馬威
沒去之前,我就知道一線工作一定面臨無數的困難和挑戰,但下馬威來得比我想象中還要快、準、狠。
作為專職內控,我需要支撐代表處所有流程的內控運作,指導和監督業務部門做到流程遵從和管控風險,但應屆畢業才一年,我對業務的了解還非常有限,真的是兩眼一抹黑。
我安慰自己需要一段時間去熟悉業務和流程,領導也很快就跟我明確了2018年的代表處內控工作規劃,訴求不少,標準也不低,流程內控、財報內控、經營風險、BCG宣傳、整個代表處的機制運作和氛圍建設……一個不能少,也給我很多優秀代表處的實踐經驗,讓我思考和學習。剩下的就是我自己去琢磨怎么搞定。
第一個月,每周工作量都翻倍,但是效果并不好,我還沒有掌握到適合自己的工作方法,每個方面都想做好,都想了解,卻又消化不了撲面而來的場景和規則,總之,能力和經驗都跟不上,很是沮喪和惶恐。
怎么辦?為了雙手沾泥,我跟領導說:“讓我兼職個PFC吧,把我扔到流程里去。”領導也認為這是幫助我快速了解業務的方法。于是我開始作為項目財務,負責肯代平安城市項目一期擴容項目。
前任PFC跟我交接了半個下午。就這樣,不熟悉PFC的系統的我,開始做預估和滾動預測了。雖然項目體量不大,但是我需要協助PM準確觸發收入,結轉成本,還要例行審視驗收和開票進展,繁瑣但必須仔細,處處都是細節。比如一個軟件的收入為什么與內部BOQ拆分對不上?軟件收入觸發了,但是為啥成本沒結轉?第三方供應商來現場調測服務屬于生產采購品類,那應該怎么下PO?我不知道每個問題pending(待處理)后對業務的正常運轉有多大影響,但是兼職不代表可以犯錯誤,所有的問題,我都第一時間找對應行業線去咨詢討論,一個一個解決。
那段時間,我和項目組坐在一起,每天都跟項目經理加班到很晚,白天有時候干內控的活兒,有時候去站點,晚上等項目經理從外面回來,再一起對計劃對問題解決的進展。接近年底是收入沖刺的關鍵期,也是SACA期,一方面我每天都要盯著收入成本不能出問題,一方面組織協助整個代表處所有流程做SACA,每天都加班到很遲。
雖然很累,但真的很開心,我第一次感受到團隊作戰的感覺,和大家一起合力攻下了大大小小很多“堡壘”。
半路殺出的“程咬金”
PFC的歷練確實對我的內控工作幫助很大,就在我以為跟肯尼亞磨合得不錯的時候,我忘記了生活總是充滿了驚喜,比如,我們永遠不知道更大的困難何時到來。
ITC(集成稅務遵從)是公司級的一個稅務變革項目,全球已經有100多個國家完成了推行和驗收,進入穩定的持續運營狀態。肯尼亞2018年9月開始推行,跟進整個項目包括場景調研、稅法解讀、方案設計、系統測試的中方稅務經理,很快就要調離肯尼亞。
我2月中下旬接手ITC PMO(項目管理)這個工作。因為參與過幾個國家驗收,我知道這個項目從推行到驗收的難度和工作量有多大,內心很是忐忑。
我跟領導一商量,先按照驗收時間倒排了接下幾個月的重點工作,好在地區部了解情況后幫我們申請驗收延遲到9月,我們還有5個多月的時間完成BSM(業務場景矩陣)刷新和規范、系統自動計稅上線成功和跑通、流程打點和機制運作等工作。
時間還好,但是最熟悉方案和場景的人卻要離開,這對肯尼亞ITC來講,是一個相當大的挑戰,因為項目組的其他成員都沒有稅務經理那樣如此了解方案設計的原理和稅則與系統之間的邏輯。
作為的PMO,在3月的前兩周,我是很慌的,多次跟領導說:“怎么辦,方案都是稅務經理一直跟的,他走之后,萬一有背景或問題,我們都不知道了……而且我是內控,兼職PMO,很多技術側的解讀和適配,我很難幫上忙”,領導很給力地呼喚來了地區部炮火。我每天就拉著稅務經理學習方案和系統邏輯。
但當我真的去上手分析系統自動計稅失敗原因的時候,我才知道,我上一次慌早了。我們3月的成功率僅僅35%(考核指標是95%),三個稅種涉及業務側8個系統以上,我需要把所有失敗場景全部拉出來,挨個定位原因,找到解決方案,保證解決方案落地,并且努力讓同樣的錯誤不再犯。
思路還是很清晰的,但是第一步就讓我很痛苦……光增值稅每天就能有幾十個不同的場景計稅失敗,代扣稅更是第一個月幾千個場景無一幸免,而我完全不知道怎么入手,一方面沒有稅務基本功支撐自己分析,另一方面,稅則、采購品類和稅務產品之間的匹配表和系統之間的邏輯完全不懂,只能瞪著這個百分比,請人教我從零開始分析。
從機關直接稅、間接稅和IT到地區部稅務,包括烏干達、加納和尼日的稅務經理,都是被我反復叨擾的對象,但是讓我非常感激和感動的是,每一個我求助的人都無比耐心地指導我,幫我找資源,經常一共享屏幕就是幾十分鐘,從教我怎么看表格信息,到分析原因再到怎么跟業務溝通,就像一個班級里,一群善良熱情的優等生輪流為我這個零基礎開小灶,還不收費。
我每天利用時差,早上跟稅務側開會討論,下午跟業務溝通各個系統的操作,晚上總結當天分析出的錯誤原因和解決措施,以及待處理的任務,以防遺漏細節。
這樣的堅持,效果還是很明顯的,現在的我已經能獨立分析計稅失敗原因,跟本地稅務經理確認稅法后,再跟業務同事溝通標準動作,計稅成功率也從3月的27%上升到了4月的78%,再到現在的99%。
一次部門團建,領導主動跟我說:“這段時間,辛苦了。”當時的我真的差點哭出來。革命尚未成功,ITC還需努力,但因為大家的支持,我看到了希望。
撥云見日后的美好
一晃來肯尼亞已經快一年了,在各種驚慌、無奈、痛苦和堅持之后,我逐漸適應了這里的節奏和生活,開始享受和欣賞肯尼亞的美好。
欣賞代表處上下忙碌但團結一致的日常工作狀態;欣賞危機事件發生時公司成熟的處理機制和同事們的積極反應;欣賞遠在他鄉的我們彼此照顧和幫助。
一直以來,聽過不少對非洲的評價,戰爭、危險、疾病、搶劫……但是我在肯尼亞,從來沒有遇到過任何危險,我相信一方面,是因為公司把我們保護得夠好,另一方面尊重都是互相的,一個微笑,一個“Asanti”(本地語,謝謝),相處就會很融洽。
不到一年的時間里,無論是外面的世界還是肯尼亞,都有太多的故事發生,可愛的人陸續出現,也有很多默契的搭檔離開,有誓死堅守的困境,也有舉杯相慶的勝利。
我們堅信,任何時候,一切跟肯尼亞的藍天一樣,即使偶爾烏云密布,也終會撥云見日。
明天,依舊陽光明媚。
--------------------
本文為《華為人》版權所有,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系編輯部hwrb@huawei.com
華為人期刊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