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吼云上線多路互動直播服務 加速多場景互動直播落地
856
2025-04-03
文章目錄
路由基礎
什么是網絡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路由協議
常用路由協議的管理距離
路由表
實驗:---靜態路由
如何判斷最優路徑?
距離矢量的路由協議
RIP
基本配置
EIGRP
基本配置
路由基礎
什么是網絡
計算機網絡是指將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獨立功能的多臺計算機及其外部設備,通過通信線路連接起來,在``網絡操作系統,網絡管理軟件及網絡通信協議的管理和協調下,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計算機系統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收到一個數據包之后,拆封裝,首先看到的是幀頭,看到目的mac,如果目的mac不是我,丟失,如果目的mac是我,繼續拆包,看到ip包頭,主要提取目的ip地址,看目的ip地址是不是我,如果是我,繼續拆包,如果不是我,查路由表,看能不能給你轉發,如果沒有表項,丟棄,如果可以轉發,把幀頭重新封裝好,根據路由條目轉發出去。
簡單說就是:查詢轉發—查詢路由表,轉發下一跳
邏輯:逐跳查詢,逐跳轉發—接力過程—路由表里存放的一定是最優的路由條目
路由協議
含義:用于路由器選擇路徑和管理路由表
分類:
1、靜態:手工配置,靜態路由---比較適合中小型環境 2、動態:自動下發--適合網絡規模比較大型的環境 RIP協議,協議號 520--徹底被淘汰了 EIGRP 協議 思科私有協議 OSPF 協議 ISIS 協議 BGP 協議 ODR 協議 ---協議已經被淘汰 BGP 協議---邊界網關協議
1
2
3
4
5
6
7
8
9
10
動態路由協議又分為:
1、距離矢量協議 EIGRP RIP BGP
2、鏈路狀態協議:ospf ISIS
實際環境下,動態路由和靜態路由是相互組合使用的
協議:沒有那種絕對的好,只有適合不適合
路由協議與被路由協議的區別:
被路由協議:三層環境==TCP/IP協議 IPX APPLETAL 底層環境 路由協議:四層環境==協議功能 OSPF EIGRP RIP 等等
1
2
3
4
常用路由協議的管理距離
CISCO: 直接相連: 0 靜態路由: 1 EIGRP: 90 IGRP: 100 OSPF: 110 RIP: 120 IBGP: 200 EBGP: 20 ODR: 160 ISIS : 115 HuaWei: 協議 優先級 Direct 0* Static 60 OSPF Internal 10 OSPF Inter-Area 10 OSPF External 150 ISIS L1-Internal 15 ISIS L1-External 15 ISIS L2-Internal 15 ISIS L2-External 15 RIP 100 EBGP 255 IBGP 255 BGP-Local 25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路由表
路由器的主要工作就是為經過路由器的每個數據幀尋找一條最佳傳輸路徑,并將該數據有效地傳送到目的站點。
IGP協議: 園區網內部使用–醫院,學校—獨立課管控(這些設備你都可以調試)-----IGP協議(內部網關協議),不是協議,是協議總稱。
EGP協議:
ISIS BGP —不同區域互聯 、運營商IDC(機房)-----EGP(外部網關協議)
路由器轉發數據的關鍵是路由表
并不是查詢路由表
=會查詢CEF表(思科快速轉發表)—也就是FIB表(華為叫FIB表)–forwarding information base 轉發信息表
FIB 是基于路由表而誕生的,沒有路與表就沒有FIB表
RIB route information base 路由信息表
路由表的弊端—遞歸查詢(華為叫迭代查詢):—一次數據多次查詢,路由表越大,耽誤的時間越多
數據轉發方式:
1、進程轉發:每次都差路由表--安包查詢--對CPU占用率很大 2、快速轉發--查一次路由表,,根據目的ip 記錄到緩存里面---基于目的IP地址負載均衡 3、CEF轉發:一次都不查CEF表 直接轉發--基于數據流負載均衡 sho ip cef 直接查詢 如何定義一個數據流:(源ip 目的ip 源端口 目的端口 協議===數據流) 總結:不同的轉發方式,基不同的負載均衡
1
2
3
4
5
6
7
8
9
10
實驗:—靜態路由
思科:
ip route 目的網段或目的接口 掩碼 下一跳(本地出接口)
華為:
ip route-static 目的網段 掩碼 下一跳 preference 優先級
CISCO:
R1#show ip route Codes: L - local, C - connected, S - static, R - RIP, M - mobile, B - BGP D - EIGRP, EX - EIGRP external, O - OSPF, IA - OSPF inter area N1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1, N2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2 E1 - OSPF external type 1, E2 - OSPF external type 2 i - IS-IS, su - IS-IS summary, L1 - IS-IS level-1, L2 - IS-IS level-2 ia - IS-IS inter area, * - candidate default, U - per-user static route o - ODR, P - periodic downloaded static route, H - NHRP, l - LISP a - application route + - replicated route, % - next hop override Gateway of last resort is not set 101.0.0.0/32 is subnetted, 1 subnets C 101.1.1.1 is directly connected, Loopback0 102.0.0.0/32 is subnetted, 1 subnets S 102.1.1.1 [1/0] via 192.168.1.2 103.0.0.0/32 is subnetted, 1 subnets S 103.1.1.1 [1/0] via 192.168.1.2 192.168.1.0/24 is variably subnetted, 2 subnets, 2 masks C 192.168.1.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Ethernet0/0 L 192.168.1.1/32 is directly connected, Ethernet0/0 S 192.168.2.0/24 [1/0] via 192.168.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192.168.2.0/24 [1-管理距離/0===開銷] via 192.168.1.2—下一跳-via
【管理距離/度量值】
HUAWEI:
[R1]display ip routing-table Route Flags: R - relay, D - download to fib ------------------------------------------------------------------------------ Public routing table : Static Destinations : 2 Routes : 3 Configured Routes : 3 Static routing table status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前綴 Destination/Mask==目的網段/掩碼
協議 Proto =====協議類型,eg:ospf
優先級 Pre =====優先級 ospf 10
開銷Cost ====開銷值 eigrp 5k值(帶寬,延時,可靠性,負載,MTU)
標簽Flags =====標簽R,RD D就是表示路由被加載到FIB表
下一跳NextHop
本地出接口 interface
如何判斷最優路徑?
1、掩碼最長匹配:
當不是一個條目的時候,有數據去往,網段范圍內,掩碼最長匹配,網段越小==更精細=轉發數據
192.168.1.0/8
192.168.1.0/24 走這條路由,掩碼最大,最精確
2、不同協議,相同條目===比較由優先級,比小,越小越優
3、相同協議,相同條目===度量值,不同協協議計算方式不同
距離矢量的路由協議
RIP
RIP 30s 更新一次/觸發更新,一旦有變化的時候也發送更新
EIGRP 沒有周期更新/觸發更新,一旦有變化的時候,也發送更新
RIPV1—廣播更新—浪費帶寬
RIPV2:觸發更新
觸發更新:有變化的時候–發送部分更新==怎量更新
環路的產生:
從一個接口收到的路由條目,又從此接口發出去
解決方法:
1、水平分隔:路由器從某個接口接收到的更新信息不允許再從這個接口發回去
2、毒性逆轉:
路由器從某個接口上接收到某個網段的路由信息之后,將這個網段的跳數設為無限大,往回發送。收到此種的路由信息后,接收方路由器會立刻拋棄該路由
3、觸發更新:
若網絡中沒有變化,則按通常的30秒間隔發送更新信息。但若有變化,路由器就立即發送其新的路由表。這個過程叫做觸發更新
4、最大跳數:ttl 生存時間,最大255跳
5、定時器
路由更新定時器:設置路由定期更新的時間間隔 (默認30s),發送完整的路由表拷貝到鄰居 路由失效定時器:認定一個路由成為失效路由的等待時間(默認180s),一旦成為失效路由,將發送更新消息至所有鄰居,通知自己失效 保持失效定時器:設置路由信息被抑止時間(默認180s),當指示某路由成為不可達路由的更新數據包被接受,路由器進入保持失效狀態,持續到一個更好的度量的更新數據包被接受或定時器到期。 路由刷新定時器:設置路由成為無效路由并從路由表刪除的時間間隔(240s)
1
2
3
4
Router (config)# router rip 1 #進程號默認是1 Router(config-router)# version 2 #宣布版本 Router(config-router)# no auto-summary #關閉自動匯總 Router(config-router)# network 網絡號 #宣告網絡接口
1
2
3
4
5
EIGRP
EIGRP—平衡混合協議====觸發更新,怎量更新,采用組播224.0.0.10更新
更新路由條目–前綴信息(100.1.1.0/24)
EIGRP 默認自動匯總,根據主類自動匯總—減少路由表的大小
no auto-summary#關閉自動匯總
EIGRP主要功能
通過協議相關模塊支持 IP, IPX, AppleTalk 無類 支持VLSM和CIDR 有效鄰居發現 基于可靠傳輸協議(RTP)的通信 基于彌散更新算法(DUAL)的最佳路徑的選擇
1
2
3
4
5
6
eigrp路由選擇標準:帶寬和延時
-專業術語:
可行距離:最優路徑的全長===FD
通告舉例:你的鄰居到達目的的距離===AD
繼任者:最優線路的下一跳
可行繼任者:備份線路的下一跳
建立鄰居
收到hello或ACK 匹配AS號 相同度量 認證一樣
1
2
3
4
算法
EIGRP路由器維持所有鄰居的路由拷貝
若沒有可替代路由,EIGRP 快速詢問鄰居查找
三表
鄰居表:以建立的鄰居關系 show ip eigrp neighbors 拓撲表:互聯網中每個路由器從每個鄰居接受到的路由通告 show ip eigrp topology 路由表:當前使用的用于路由判斷的路由 show ip route 度量:帶寬,延遲,負載,可靠性,最大傳輸單元
1
2
3
4
5
6
7
8
Router (config)# router eigrp 100 進程 Router (config) #no auto-summary #關閉自動匯總 Router (config-router) #network x.x.x.0 #宣告網絡
1
2
3
總結:
思科不通的現象:
u.u.u.u ---不可達,通常代表的是下一跳路由設備沒有路由 ....本地設備沒有路由,或者網線有故障
1
2
3
4
5
NAT TCP/IP 網絡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