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駐共創]自動售貨機數據傳輸背后的智能奧秘
1. 模組介紹
數據傳輸是由一個神奇的物件所支撐,我們稱為模組,即小模組大智慧~
模組是在電路板上集成了有芯片加上芯片所需的外圍電路,如晶體、存儲器、電阻、電容、電源電路等組成的小模塊,模塊中的軟件組成軟件系統可以與外設提供接口和功能,核心功能是數據傳輸。
1.1 模組在物聯網應用中的作用
可以這么理解,模組是一個負責特定功能的硬件電路板模塊,以面向產品的思路,最終目嵌入到產品內部成為執行特定功能的模塊,即模組是圍繞芯片的外設,并且結合一定執行特定的功能或者滿足某些應用場景的一種封裝。
并且根據應用場景的數據量需求大小模組分為三種速率來適配不同的場景,分別是低速率應用場景、中速率應用場景、高速率應用場景。
低速率應用場景適用于數據需求量比較小的,比如智能抄表場景、心率功能等。
中速率應用場景適用于數據量有一定需求但不是需求量很大的場景,比如對講機等。
高速率應用場景適用于數據量比較大的場景,比如地廣人稀拉光纖成本高、車載。
1.2 模組開發模式的選擇
無線模組按開發方式一般分為兩種標準模塊的模組和QuecOpen模組。
1.2.1 標準模塊的模組
最初的模組是標準模塊的模組,標準化顧名思義,很規范可移植性比較好,對開發者的要求門檻相對會比較低,適用于開發周期比較短的,或者要求外設能力比較強的情況。
1.2.2 QuecOpen模組
QuecOpen模組是在個性化定制的大前提下,用戶想把一些模塊放入模組中運行(我們不一樣不一樣~),那么勢必不能用原始的標準模塊的模組了,這時就出現了QuecOpen模組。
但是這種個性化定制必然需要掌握更多內部組成的知識,比如OS等等,所以對開發者的要求門檻就會提高很多,并且開發周期會長一些。
QuecOpen模組的優點也很明顯,可以充分利用其中的各種資源,對外的接口也非常豐富。一般在需求中要求成本比較敏感、尺寸要求相對較小的情況下會推薦使用這種QuecOpen模組的方案。
1.3 模組開發模式的選擇
場景應用的不同分為蜂窩模組(手機)、Wi-Fi模組(路由器)、GNSS模組(定位模組,室內可能會受限,在基站定位會更加適用)和天線。
2. 懂設備的物聯網平臺
我們前面知道了數據傳輸是通過模組傳輸出來的,而傳輸出來的數據會傳輸到云端或者云平臺(物聯網平臺)。
2.1 物聯網平臺的背景
物聯網平臺的背景其實是一種產品。由于在這現在這個信息化的時代,設備和設備之間的通信是不可避免的,我們會面對各種疑難雜癥,主要的痛點有:
2.1.1 接入的設備協議不同
各個設備使用各自不同的協議,各自玩各自的。
2.1.2 場景復雜度的不同
每個設備所處的場景不同(泰國新加坡印度尼西亞~)。
2.1.3 接入數據不標準
接入數據不標準(五花八門百家齊放。。。T .T),還是由于各玩各的導致的。
2.1.4 數據使用的不便利
數據傳輸上來后的使用(在使用過程中對數據流轉的要求,場景多樣),有萬般的無奈,東西就在嘴邊就是不知道咋吃啊(T . T)。
2.1.5 并發量很大
與手機等不同的是,會面臨巨量的并發量(好可怕的感覺,膜拜波大佬~)。
2.1.6 煙囪模式的開發
物聯網平臺的參與角色有設備開發商、軟件開發商、系統集成解決方案商幾種參與到其中,在物聯網平臺出現之前,一般采用的是“煙囪式”的開發模式,將設備的協議交給開發商去開發,每個開發商當然只針對自己為承接的設備進行開發,這樣就造成了每個設備與設備之間通信非常困難,難以交互。
并且接收上來數據后,即使設備與設備之間可以通信了,但是由于不開發商開發的模式的不同使用協議的不同,會造成一個講“漢語”,一個講“外語”的情況。
2.2 懂設備的物聯網平臺的誕生
根據上面的各種疑難雜癥,我們急需要一個水平的平臺來解決這些方方面面的問題,我們的華為云lot全棧云服務就應運而生了,并且暖心的宗旨是以打造設備接的容易、管的簡單、用的便宜為主張的懂設備的物聯網平臺(懂你哦~么么噠~是不是很暖心~)。
2.2.1 “端”“邊”“云”的服務規劃
“端”(輕量級的操作系統LiteOS實時調度管理,降低功耗,增強通信等)“邊”(loT邊緣,解決數據自閉環的問題,可以將數據存儲到本地,數據處理和分析,借助云的能力,我們愿稱你為“小云~”)“云”(也有許多應用服務,比如車聯網服務、車路協同服務、園區物聯網服務、智慧物流、loT開發者服務(幫助快速開發,小助手系列哦~)等等)這一系列相對的服務規劃,使開發變得更加容易。
2.2.2 接入簡單方面的介紹
接入簡單方面,是支持很多種協議都能快速接入,并且支持多種部署形態的接入。
2.2.2.1 可接入設備的分類
接入設備有直聯設備的接入、沒有子設備的設備、網關接入(數據存儲不是很強、智能分析基本沒有,只是匯聚下面的子設備)、范協議接入(通過購買設備進行轉換后接入)。
3. 端云協同
之前的開發模式中在準備開發到上云的過程也有許多痛點,導致設備開發周期比較長(上云時間長,比如看文檔、代碼編寫、程序編譯、測試等等都需要時間),研發門檻高,對設備資源要求高等等。
認證模組開發模式,是將模組預集成進SDK,上設備聯接變得更加簡單,使得設備通過華為云認證的模組可以直接調用AT指令方便快捷的連接平臺。
并且還降低了成本以及極大的縮短了時間(不重復造輪子)。
通過AT指令將設備聯接到華為云平臺上。
3.1.1 智慧酒店的模擬場景中的智慧門鎖案例
智慧門鎖案例的場景是不用領卡,直接預約后,掃碼進入。
3.1.1.1 創建設備
3.1.1.2 通過AT指令聯接,聯接成功
由于通過AT指令已經聯接成功了,所以設備的狀態從離線狀態變為在線狀態。
3.1.1.3 上報數據
上報數據,并且上報成功(card_no為3028的門牌號,use_type為1的開門狀態)。
從小案例我們可以看到認證模組的應用,就是拿來即用,極大縮短了上云的時間。
3.1.2 認證模組所應用的行業
認證模組所應用的行業有車載和運輸、能源、支付方面、安防方面、智慧城市、網關、工業、個人和醫療、農業和環境等等。
6. 動手實操場景模型
場景是自動售貨機銷售商品,由自動售貨機、云平臺、消費者、支付機構、商戶五個角色組成的消費。
其中通信模塊在自動售貨機中,案例的操作步驟為拿了一聽可樂,自動售貨機會將需要購買的可樂信息上報到云平臺,通過支付機構調用支付接口,返回結果(帶有商品信息的支付二維碼),消費者掃碼進行支付,支付后會通過支付機構轉給商戶,并且告訴云平臺已經收到了付款,云平臺會告訴自動售貨機已經支付成功,可以將可樂拿出來給消費者,消費者取走可樂結束消費。
4.1 查看注冊的設備(自動售貨機)
查看各種狀態
通過連云操作,顯示設備連接成功
4.2 查詢設備信息
查詢出的信息
4.3 查詢商品信息
獲得商品信息,55002設備接收到了,商品數量count為10個。
4.4 創建訂單
獲取訂單信息,PayStatus狀態為0,未銷售狀態。
4.5 支付
支付成功,買了一聽100塊錢的可樂(呵呵噠~),PayStatus狀態變為1,已經銷售狀態。
4.6 查詢庫存
獲得庫存信息,庫存count已經變成了9。
本文整理自華為云社區內容共創活動《自動售貨機數據傳輸背后的智能奧秘 》,《【內容共創系列】1024,懂你所需,予你溫暖,致敬新時代可愛的程序員們》https://bbs.huaweicloud.com/blogs/302011
IoT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