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山被投走進華為云,共創研討To B企業發展與合作機遇
技術發展的進程在過去20年已經越來越快,據雷·庫茲韋爾的「加速回報法則」預測,人類在21世紀的進步總量將是上世紀的1000倍。

回看今天的數字化轉型浪潮,在5G、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AI等底層技術驅動下,行業數字化進程也必將加速發生,并帶來巨大的價值創造。而技術只是這場變革的一環,背后還存在大量思維理念、組織架構重構等「軟性」挑戰。如何迎戰已成為創新企業的必修課。晨山資本特別啟動「晨習社」實戰交流項目,希望為晨山成員企業創造更多產業聯結機會,在業務、戰略和管理等層面提供切實有效的幫助。
4月8日,晨習社攜10余家成員企業參訪華為深圳總部,與華為云開展專場交流活動。雙方探討了數字化轉型中To B業務銷售、組織管理、人才激勵、企業文化建設等諸多實戰議題。本次聯動特別增設“共創研討”模塊,晨山成員企業與來自華為云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安全等領域的業務專家展開腦力碰撞,探尋未來發展與合作機會。
新創企業 x 華為云,有哪些思維火花?
王文宇 數安行CEO
熊強勝 優諾科技南區事業部總經理
姚延棟?四維縱橫創始人
吳紅纓?炎凰數據銷售負責人
王郁?星闌科技CEO
華為路徑分享:變陣+組織合力
在華為云Cloud BU首席戰略官余虎看來,數字化轉型將是科技公司難逢的機會窗口。數據領域百花齊放,沒有all in one的解決方案,建議創業公司要尋找縫隙市場、機會市場,不要大而全。在與大廠的合作層面,創業公司也可以成為技術供應商或在企業服務側成為服務的一個部分。經過3年半的快速發展,華為云已經位居中國公有云市場Top2。他認為華為快速發展的關鍵在于,從“依賴于人的偶然發生”到“不依賴于人的必然發生”。華為保持長期競爭力的“軟實力”是從業務實踐中沉淀可復用、系統承載的管理流程,并從解決問題出發,持續迭代。
關于華為云的銷售方法論,華為云銷售團隊的陳盈霖通過分析若干華為經典銷售案例總結了一條重要原則——No Pain,No Change,引導“痛苦”在整個組織中流動。銷售團隊需要找到客戶痛點后驗證結論,并在內部進行“痛苦”傳遞,引起不同部門共鳴和與客戶的同理心,真正從幫助客戶解決痛點出發,才能最后獲得客戶認可。
從ON Cloud到IN Cloud,云原生2.0的出現將進一步提高資源利用率、賦能開發和管理、實現更多數據和智能產品組合,并且更加安全可靠可追溯,以應對各行各業面臨的合規與安全挑戰;另一方面,分布式云將把云基礎設施和服務延伸到業務所需位置,滿足多場景、多地域的業務需求。華為云智能邊緣云產品經理王晨凌認為,未來“無處不在”的云和“無所不及”的智能,將幫助更多企業走上全面數字化治理的道路。
華為云中國區副總裁胡維琦最后分享了她對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的理解,她表示華為云希望做“未來智能世界的黑土地”,和更多新創企業成為合作伙伴,做生態伙伴的支持者。
共創研討,尋找潛在合作機遇
“創新技術驅動商業新價值”共創研討環節是本次華為云之行的重頭戲,以“技術+解決方案+落地場景”和“產業+業務+落地場景”為兩大主要議題,晨山被投企業與來自華為云大數據&底層技術、人工智能&行業數字化、物聯網&工業互聯網和安全四大領域的專家和部門負責人進行了分組專項業務探討,尋找潛在合作機會。共創研討成果豐碩,在各方向均達成了合作意向,后續將深化合作落地。
關于晨習社
聯結產業?· 晨習社是晨山資本投后服務體系中的關鍵項目,是由晨山伙伴企業組成的互助合作組織,旨在通過組織內的產業和生態資源能力,在萬物智聯時代為優秀成員企業創造更多產業聯結的機會。
交流業務?· 晨習社將以產業龍頭企業參訪、專項業務交流、關鍵業務模塊培訓等形式,共享產業互聯網核心人脈圈和商業資源,幫助被投企業解決在發展中遇到的挑戰,持續提升軟實力。
共創美好數字世界?· 晨山資本希望借助資本紐帶的力量,促進產業上下游伙伴更多地互動和合作,促使成員企業在業務、戰略和管理等層面獲得有益幫助,與產業生態伙伴共同創造更加美好的數字世界。
IoT 云原生 云計算 大數據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