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IOT知識點我做了個腦圖,分享給大家,歡迎指導共同學習
特洛伊咖啡壺 1991 年劍橋大學特洛伊計算機實驗室的事件

當時的美國 Auto-ID 中心也基于 RFID 和物品編碼的技術,在 1999 年第一 次提出了物聯網的這個概念。之后在 2005 年的信息社會世界峰會上,ITU 引用了物聯網的概 念并對物聯網的定義進行了完善。再到 2009 年,溫家寶總理在無錫提出了感知中國的構想,
這個事件可以被看作是中國物聯網的啟蒙。那么到了 2015 年,李克強總理簽署發布了《中國 制造 2025》的這么一個政策,這個政策可以被理解為中國的物聯網政策。
操作系 統的架構把它描述為‘1+N’的架構,‘1’就表示他只有一個內核,這里的‘N’表示 N 個 中間件。
智慧城市的解決方案的優點就在于三個方面,從應用側的角度來講,它可以降低物聯網應用的 開發門檻,降低開發者開發的難度,同時也可以縮短整個物聯網城市生態的孵化時間,能夠讓 這樣一個智慧的城市生態快速落地。從平臺的角度來講,它可以匯聚城市當中各個方面的信 息,為城市的綜合管理者提供更加綜合全面的數據。從設備和網絡的角度來講,由于所使用的 設備和標準都是統一適配的,避免了物聯網應用接入碎片化的問題。
電力系統的整個流程就是發電、變電、輸電、變電、配電、用電六個步驟。
打造一個高安全、低時延、廣覆蓋、低功耗 和海量連接的全連接電網。
生產可視化,第二個要講到的應用是資產定位。
5 其實代表的就是第五代通信技術,I 代表的是物聯網 IoT,A 代表的
是人工智能 AI,B 代表的是區塊鏈 Block Chain,C 代表的是云計算 Cloud Computing,D 代表的是大數據 Big Data,E 代表的是邊緣計算 Edge Computing。
。物聯網的安全威脅它其實是呈倒三角的模型的,越往下層,物聯網就會越薄弱。由此可以看出物聯網的威脅主要集中 在終端側,因為在終端側一直都缺乏非常有效的手段來抵御安全問題,那么主要原因是物聯網 終端其本身很容易遭受到物理破壞,比方說被暴力拆卸等等,其次由于終端設備的功耗比較 小,運行非常高級的加密系統。因而終端變成了物聯網安全的突破點。
3T 中的 T 指的是技術,分別指的就是物聯網架構中感知層、網絡
層和平臺層中不同的安全技術。1M 中的 M 指的是運維,1M 就是會對各個層級進行統一的安 全運維管理。
首先在感知層,通常會使用 FOTA 數字簽名來確保升級固件合法、完整。FOTA 又叫固件空中升級,通過 FOTA 技術可以 在遠程設備進行升級。其次在網絡層,傳輸網絡可能被入侵,并篡改數據。因而需要對網絡傳輸通道進行加密。通常 會使用 L2PT/IPsec 等安全管道,對傳輸網絡進行保護隔離,同事也會通過平臺檢測上行信 ,感知異常行為,及時發現問題。
平臺層比較重要的一項作用就是進行鑒權,保證每一個接入平臺的設備以及每 一條上傳的數據都是安全的,所以在平臺側需要做的就是端到端的認證接入以及傳輸安全。
以太網的核心技術是采用 CSMA/CD(載波監聽多路訪問/沖突檢測)通信控制機制。CSMA 協議要求站點在發送數據之前先監聽信道。如果信道空閑,站點就可以發送數據;如果信道 忙,則站點不能發送數據。但是,如果兩個站點都檢測到信道是空閑的,并且同時開始傳送數 據,那么這幾乎會立即導致沖突。
RS232 的特點就在 于它主要是支持一對一的通信并且通信的距離是比較短的,只能是不超過 20 米。RS485 就相 當于是 RS232 的一個改良版,到了 RS485,它就支持一對多的傳輸了,總線上最多允許 128 個收發器。同時傳輸速率和通訊距離也得到了極大地提升。
藍牙 5.0 支持最高 3Mbps 的傳輸速率以及最遠 300 米的傳 輸距離。同時藍牙技術在發展到后期是又被分為了兩種技術類型,一種是 BR/DER,另一種是 LE。
新一代的 Wi-Fi6 這個版本,它支持 9.6Gbps 的傳輸速 率以及低至 20ms 的時延無源、小包、偶發的通信需求。基于這樣的場景需求,就要求通信網絡必須要 是功耗低,覆蓋廣的,也就是 Low Power Wide Area 的場景。
180KHz,它僅相當于是 4G 保護帶寬的寬度。GSM 的信道帶寬是 200KHz,把 NB-IoT 的 180KHz 帶寬放進去綽綽有余。
DRX 周期可以是 1.28s, 2.56s,5.12s 或者是 10.24s。 ?eDRX 周期,這個時間最長可以達到 2.92h。PSM(Power Saving Mode,省電模式)休眠態最長可以被延長到 310 小時,差不多就是 13 天左右。
NB-IoT 在覆蓋范圍方面的設計目標是在 GPRS 的基礎上覆蓋增強 20dB
5G 三大場景所需要具備的能力:1 毫秒的時延,
10Gbps 的速率,每平方公里一百萬的連接,還有就是切片的網絡架構,
在網關上有三類插件,分別是: 驅動程序-驅動本地的硬件,Agent-驅動云端的能力,可能是運營商自己的能力,也可能是第三方的能力。應用插件。
HiLink 平臺就有四個優勢:開放共建、簡單易用、安全可靠和低成本。
新的發展階段,物聯網發展呈現“萬物互聯、泛在智能、
平臺生態、數據運營”的新特點,物聯網業務,需要一個終端接入解耦、能力開放、安全可靠的平臺作為 支撐。
物聯網平臺架構大致可以分為四層:終端層、接入層、平臺層、應用層,其中平臺層又可以細
分為設備連接層和業務使能層。
業務使能層:華為云物聯網平臺解決方案業務使能層主要提供 API 開放網關、數據管理、規 則引擎等功能。
跟 MQTT 相比,CoAP 不需要保持長連接,不用不停發送心跳消息,更加適合物聯網場景中
需要休眠/喚醒機制的設備,設備可以長時間處于休眠模式,節省電量,一塊電池使可以用 10
年甚至更久,目前智能水表、智能電表、智慧農業、智能停車場等解決方案主要就是用的 CoAP 協議。海量接入:海量時間線能力,最大可達億級。
時序存儲:列式存儲及專用壓縮算法,高壓縮率。
高效查詢:基于時間多維度聚合,近實時分析查詢。
數據可視化:提供時序洞察工具,方便物聯網數據分析師進行時序數據探索。
物聯網邊緣計算能做什么?
(1) 開放生態
(2) 邊云協同
(3) 邊緣智能
全球 SIM 聯接(Global SIM Link)
企業面臨的挑戰:
部署難:
海外流量獲取難:
換卡難:
卡管理難:
平臺特點
接入無關
高可靠性設計 (1) 系統可靠性 (2) 網絡可靠性 (3) 業務可靠性 (4) 模塊可靠性
安全性
彈性伸縮
能力開放
請求方法
HTTP 請求方法(也稱為操作或動詞),它告訴服務你正在請求什么類型的操作。
GET:請求服務器返回指定資源。
PUT:請求服務器更新指定資源。
POST:請求服務器新增資源或執行特殊操作。
DELETE:請求服務器刪除指定資源,如刪除對象等。
HEAD:請求服務器資源頭部。
PATCH:請求服務器更新資源的部分內容。當資源不存在的時候,PATCH 可能會去創建一個
新的資源。
硬件標準物模型規范 ,
應用授權 ,標準API接口 ,解釋注釋 標簽 ,統一識別,
數字孿生 ,數字模型打通? ,結合環境 算法 ,人員密集情況 ,得到具體值 ,舒適度,
未來的預測,過去的反推 ,AI算法,時序數據庫 ,時序分析 ,
統一一張網 ,接入無感 ,不同位置 ,員工訪問策略 資源 統一管理 ,全球一張網 ,
人工智能 運維 ,AP 回傳能力 ,光電融合 ,持續供電 ,超大帶寬 ,單點 不能滿足 體驗
網絡部署 ,客戶體驗部署? ,整網性能最大化
SDN 管理方式 ,云調度網絡
多云靈活組合 ,敏捷高質量 ,1跳如云 ,1網通達,一鍵導航,云資源協同 ,1纖多用,
資源池共享,
HDC2021 IoT 內容共創 開發者 活動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