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云GaussDB新產品特性亮相DTC2021,重磅新品開源預告
709
2025-04-01
超融合的概念自2012年被提出到現在,經歷了6年的時間。其技術已經從最初的以存儲的融合為重點,經歷過計算、存儲、網絡的全面融合,到現在,重心落在云計算平臺的交付,整個技術趨于成熟。
今天我們有幸邀請到青云QingCloud青立方產品總監廖洋(Lester)老師,請他分享青云在超融合的技術和產品上所做的一些嘗試,我們一起來學習超融合的發展現狀和未來方向,以及超融合是如何兼顧企業的“敏態”和“穩態”的業務需求的。
遇見未來未來數據中心的建設戰略之超融合
1、 自我介紹,團隊介紹
廖洋(Lester Liao),青云QingCloud青立方產品總監。15年IT行業從業經驗,專注于存儲及云計算產品,對超融合系統、SAN存儲、分布式存儲系統、虛擬化、云計算等領域有較深入的研究。
目前團隊的工作重心主要在青云QingCloud的硬件產品線--“青立方”,包括青立方超融合一體機、青立方對象存儲一體機和青立方NeonSAN一體機等。團隊涵蓋以上產品線的硬件設計、云平臺及存儲集成、測試與服務等產品技術人員。
2、作為超融合領域資深的專家,請您簡單介紹下超融合技術的發展歷程和現狀,它主要幫助用戶在數據中心建設中解決什么樣的問題和痛點,以及其最佳應用場景
超融合(HCI :HyperConverge Infrastructure)最初是借鑒了Google、Facebook等互聯網公司的技術,通過產品化的包裝,導入到企業級IT市場。2012年美國Nutanix公司提出超融合的概念至今已有6年的時間。
市場上的超融合產品至今也經歷了三個階段的發展。
第一個階段,融合1.0。重點在存儲:以Nutanix為例,其產品剛推向市場的時候主要強調其分布式存儲技術。從技術本身來看并沒有什么創新,而主要的創新其實是在其部署架構上,即將VMware的虛擬機與分布式存儲部署在相同的服務器上。這一階段的主要價值是幫助用戶從傳統的集中存儲架構切換到以軟件定義存儲為核心的分布式存儲架構,簡化了存儲管理的復雜性,提高了存儲的可擴展及利用率,從而降低了存儲成本,并且在某些特定的場景中提供比集中存儲更高的性能和可用性。
第二個階段,融合2.0,重點在于計算、存儲、網絡的融合,即將數據中心基礎架構的三大件——計算、存儲、網絡實現軟件定義,通過軟件+通用服務器的方式,在同一個架構里進行交付。這一階段的主要價值是:簡化了用戶對IT的管理,從計算、存儲、網絡三個層面實現橫向擴展。
第三個階段,融合3.0,重點在于云計算平臺的交付,實現應用(PaaS、SaaS等企業級應用)的橫向擴展。青云QingCloud在2015年發布超融合產品時,就強調超融合不僅是計算、存儲、網絡等資源層面的問題,還要交付完整的云計算。
在第三個階段以前,業界普遍認為超融合僅適用于面向互聯網、橫向擴展的分布式業務,而一些傳統應用很難構建在超融合架構上。但是青云QingCloud提供的超融合一體機積累了大量公有云的實踐經驗,融合了多種創新技術來解決擴展性問題。
在存儲層面,青云不僅提供分布式存儲(SDS 2.0),也提供NeonSAN共享塊存儲;
在計算層面,青云不僅提供虛擬主機和容器主機,還提供物理主機,在統一架構上滿足應用對基礎架構的所有需求;
在應用層面,QingCloud AppCenter能夠實現應用的橫向擴展。
這也是全模云的概念,即面向企業兼顧“敏態”和“穩態”的需求,為分布式和集中式業務架構進行云端部署提供一體化解決方案。企業用戶可以根據自身業務特點靈活選擇不同類型的云端資源,構建靈活、敏捷、高效的全模式業務系統,并實現統一管理。
3、超融合給用戶帶來的主要價值是什么呢?
降低基礎架構復雜度,易于管理;
采用橫向擴展方式,易于擴展;
采用通用硬件,可降低成本;
更加適合承載云計算業務,提高了性能;
支持全模云,兼顧企業“敏態”和“穩態”的業務需求。(青云QingCloud獨有的價值)
4、目前市面上比較流行的超融合技術派系及其優缺點分析
第一類是傳統IT廠商,他們的產品更關注硬件層面的融合,軟件層面一般采用開源技術,缺乏自己的核心技術;
第二類是專注軟件定義存儲的IT廠商,他們將以往的軟件存儲方案加上計算,以超融合一體機的形式交付。但是產品成熟度較差,在功能、可擴展性和穩定性上還有待提升;
第三類是云計算廠商,把云計算技術,通過超融合一體機的形式,形成私有云的交付。以青云QingCloud為例,從軟件層面來看,不管是公有云、私有云還是混合云,青云QingCloud采用統一的代碼、自研的技術,核心代碼自主可控。因此無論從需求自定義還是產品更新迭代的能力上,都優于開源軟件。從硬件層面,青云QingCloud對底層硬件持開放態度,兼容各種主流硬件,不存在硬件綁定。成熟度、穩定性,自研、定制化,兼容性,技術演進路線清晰。
5、目前超融合技術涉及到的似乎都是IaaS層面,也就是都只在基礎架構上,那么未來會朝著什么方向發展呢,會上升到PaaS層嗎?
上面融合3.0里有提到應用層面的擴展,不僅是PaaS,也有SaaS,主要通過QingCloudAppCenter實現。
6、在IT的管理維護上,數據架構的高可用與安全總是備受關注的兩個問題,請您簡單介紹下貴公司的超融合產品在實現高可用和數據保護上,都有哪些具體的方案,達到的效果如何?
首先從管理架構上看,青云QingCloud支持計算、存儲與管理節點分離的部署模式,從而在高可用和安全性上達到高可靠性。其次是P2P運維機器人系統,能夠自動處理各類硬件故障、數據中心級的災難等。此外,青云的高可用和數據保護可以細致到“卷”的級別,這是很多超融合廠商無法做到的。同時,青云QingCloud支持各種容災級別,如同步復制、異步復制、同中心三副本、異地副本等,都可以自定義。
7、在您看來,超融合技術會朝著什么樣的方向發展呢? 在貴公司下一步產品在超融合這些方面進行哪些優化?
接下來,青立方超融合一體機將做到更精簡的交付。我們現在最小可以做到兩臺服務器交付,未來從交付規模上會做到更小的集*** 付。隨著業務規模的不斷擴展,能夠從1-2臺的小規模擴展到上百萬臺的大集群,或者從易捷版(Express)擴展到高級版、企業版,都是完全平滑的過渡方式。為企業提供從基礎的計算虛擬化到企業級的私有云,一條完整通暢的數字化轉型路徑。
跨界與融合、機遇與挑戰、個人與企業、現在與未來。讓各行業、企業,以及每一個向未來而努力的人,聽見時代最前沿的聲音,見證成長!
華為云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