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好我們的暗時間
最近看了一本書叫《暗時間》。一開始我不知道這本書為什么叫這個名字,什么是暗時間啊?
首先就說說暗時間吧,暗時間什么意思呢?我們先舉幾個例子來體會下。
比如說一個人,學習看起來非常刻苦,早上不到七點就去自習室了,然后直到晚上熄燈才回來。可是你會發現他考試成績還是很差。這除了一些智力影響,還有一個重要的影響就是對時間和效率的把控。雖然有的人看起來非常刻苦,但有時候你會發現,他可能人坐在那里,但思緒卻已經飛到了九霄云外。有些人學習但時候把一些定義、方法讀了又讀,但并沒有真正地去思考和理解,其實最后還是沒有把一件知識想透徹想明白。總的來說,這些有效的時間都沒有用來真正去做有效率的事情。
比如說一臺服務器,配置相當牛逼,不管是內存、CPU、GPU 都是頂配中的頂配,但是卻被放在那閑置不用,一點功能也沒有發揮出來,這資源就白白浪費掉了。但如果我們把它每天進行一些數據處理、計算,發揮出它的最大價值,這才是這正利用好了這些時間和資源。所以,這臺服務器閑置是一天,滿載運行計算也是一天,這兩種情況,對服務器來說,產生的價值是完全不一樣的。
每個人每天都有 24 小時,但不同的人,利用這 24 小時的方式不同,那產生的效果也就是不同的。人的一天中,有睡眠時間、通勤時間、工作時間、娛樂時間還有很多碎片時間,在這些時間里面,其實有很多時間是暗時間,有的人利用了這些時間進行了思考和學習,而有的人卻在這個時間無所事事。
書中特別強調了思考的重要性,一個人在想什么,我們其實是看不出來的,但同時思考又是非常重要的。善于利用暗時間進行思考的人,可以無形中比別人多出好多的時間,從而實際意義上會比別人或好多年。
書中有一個比喻我特別喜歡:
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都像一個沙漏,里面裝的沙子都差不多(因為大家的壽命都差不多),但不同的是,有些人的沙漏頸部較細,有些人的沙漏頸部較粗。頸部較細的沙漏可以抓住每一粒時間只沙,雖然沙子總量是一樣的,但卻會擁有更長的生命。
我覺得這個寫的是太好了。
我們做一件事情,不能單純地以投入的時間作為評判標準,時間和效率的乘積才是真正有意義的衡量標準。比如說背個英語單詞吧,雖然我們一直在朗讀,但發現記憶效果就是差,這是因為很多時間我們并沒有去投入身心去記憶和思考,去思考這個單詞更深層次的用法,和其他單詞、場景的聯系等等。同樣學習一些新的知識,如果我們不去深入思考,也只能淺嘗輒止。
學習就像電腦的 CPU 處理程序一樣,如果我們始終給一個任務分配高的優先級,分配更多的時間到上面,那效果自然就是更好一些。學習知識也是一樣,如果我們能夠始終多去思考,去思考知識底層更深層的原理和關聯,那效果也會更好。
但,人的時間總是有限的,比如工作的時間是有限的,學習的時間也是有限的,也有一些時間必須要用來做固定的事情,比如通勤、吃飯等等。但有時候我們就發現,有些人似乎看的東西不我們你多,玩的也不比我們少,但不知道為什么別人就是比我們走的更遠。有一個訣竅就是利用了一些暗時間,這部分暗時間完全可以用來思考。
比如說走路、買菜、洗漱、通勤、出游、吃飯等等,這些時間都可以看作是暗時間,我們可以充分利用這些時間進行思考,梳理和精細化之前看的和讀的東西。慢慢地,時間長了,就會產生巨大的影響。
平時生活中,我們可以在大腦中時刻留著幾個問題,比如工作上的、生活上的、學習上的都可以,如果記不住的話,那就可以把一些可以利用空閑時間思考的問題記錄到一個備忘錄里面,有事沒事的時候翻出來就思考一下。比如說坐車的時候,我們可以去思考今天遇到的一個算法或設計上的問題。比如說洗漱的時候,我們可以構思一篇文章或者文檔的內容和設計。有時候可能洗漱的時候,靈感突然來了,一個問題就馬上被想通了。這就是充分利用了暗時間的效果。
能把握住暗時間的人,其實就相當于無形中擁有了更多的時間,這些時間被用在了思考之上,也就可以走的更遠。
好嘞,就先寫到這里,大家也可以試試看,讓我們把握住自己的時間沙漏,利用好我們的暗時間,相信它會迸發出意想不到的威力的。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的公眾號「進擊的 Coder」和「崔慶才丨靜覓」。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