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在IoT深水區挖到第一桶金?

      網友投稿 665 2025-04-03

      引子


      大家都再說下個10年會是物聯網時代,但跟當前的移動互聯網相比,IoT發展歷程卻要坎坷得多。筆者從事IoT相關產業也有4年的時間,從最初的研究傳感器網絡(RFID),到短距無線網 ZigBee/6LoWPAN 項目演示,到最近大熱的 LPWA/NB-IoT 生態建設。一步步走來,個人總感覺IoT和移動互聯網相比,一直都是“雷聲大雨點小”,產業發展也是不溫不火。究其原因,我大概總結出以下幾點:

      IoT在技術上并沒有什么徹底地革新,僅僅做了少量升級(甚至有人說降級),其難以對原有產業真正撼動

      沒有出現移動互聯網時代中類似淘寶,微信這樣的標志性平臺。IoT平臺山頭林立,發展水平也是參差不齊;

      商業模式創新力不足,始終圍繞著賣“盒子”來轉圈圈,少數幾個熱點區域也早已殺成紅海,產品同質化嚴重。沒有出現一兩款真正的“爆品”;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絕大多數IoT方案還都不是最終用戶的“剛需”,盡管每隔幾年會出現一兩個新品,但不到半年大家新鮮感過后,就冷了下去。

      IoT概念的提出至今已經有十余年了,IoT也逐漸進入深水區。筆者就試著從以上4個方面問題進行深度剖析,嘗試從中找到可能的“破解之法”,幫助相關從業者找到第一桶金的尋蹤。

      當然各位看官如果有任何想法,歡迎留言。

      IoT技術沒能本質革新,原有產業改造動力不足

      移動互聯網的爆發主要有2個主要因素,一個是3G特別是4G網絡的突飛猛進,將原有幾十K的網速一躍提升到幾十M,這一千倍的提升直接激發人們對互聯網無窮的需求。隨時隨地在線聽歌,看片,玩游戲促進了移動互聯網應用的繁榮;另一個突破點,就得感謝喬幫主,其iPhone智能手機的發布,開創了智能硬件的新時代。隨著移動端CPU和GPU遠超摩爾定律的進步,手機App/H5等移動端開發技術的爆發,促使了移動互聯網一整套的商業生態的全面繁榮。

      與之相比的是,IoT技術提出其實比移動互聯網還要早。最近幾年的快速發展也是伴隨著智能硬件能力的提升而在個別單點發展得較快,比如智能家居,可穿戴設備,視頻安防領域。兩年前大熱的ZigBee技術,在智能家居領域火得不行,但由于其互通性問題,逐漸被WiFi取代。同樣大熱的NB-IoT/LoRA也由于網絡覆蓋的問題,至今也很難完全取代2G/GPRS技術。

      目前能夠看到的適合IoT技術大致可分為3類:1、傳感器數據采集類;2、資產定位跟蹤類;3、傳統家電,設備遠程控類。在這幾大領域中,新IoT技術并不能很好的取代傳統技術,比如表類,定位跟蹤等,NB-IoT由于模組成本高昂,覆蓋程度不足,很多場景下性價比遠不如2G產品。

      如何才能在IoT深水區挖到第一桶金?

      通過長期與行業伙伴接觸,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盡管整個IoT產業發展不溫不火,但模組,單產品生產商利潤并不低。特別是部分關鍵技術的持有者,在這一波產業發展期,活得還不錯。相比,集成商和運營商就不太舒服了,由于前期投入巨大,很少能盈利。最典型的就是前兩年的共享單車,通信模組廠商狠賺一筆,運營商們卻苦苦掙扎。

      筆者看法:現在如果再進入某個單項IoT技術(模組,平臺,水平應用)領域可能已經錯過了最佳時機,而圍繞IoT場景化技術集成可能會是個更好機會。IoT互聯互通技術種類繁多,如何根據應用場景選取最適合方案才是目前IoT項目的最大挑戰。

      各類IoT平臺山頭林立,價值一直被用戶挑戰

      微信是QQ的移動端延伸,淘寶,京東的移動端也顛覆了傳統購物方式。原有的移動端后臺,只是作為基礎設施支撐應用展示。隨著數據和用戶層出不窮的需求爆發,逐步升級為開放式平臺。微信小程序,公眾號的接入。微淘,京麥則從電商平臺長出來成千上萬小應用,最終構建出一套完備的移動互聯網平臺生態系統。

      回頭再看看IoT,起初在SIM卡連接和設備接入做些文章,后又通過集成MQTT組件改造成IoT Hub支持海量設備接入。但在IoT應用廠家眼中,IoT平臺就是多此一舉。IoT應用廠家還是需要編寫很多代碼。更可恨的是,每個運營商/云廠商都有一套獨一無二的IoT平臺,IoT應用廠商要想接入設備還需要逐一學習如何進行對接。說得不好聽就是“此山是我開,此樹是我摘...”。

      縱觀林林總總幾十種IoT平臺,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誤區。IoT平臺是為了平臺而平臺或是為了后面的云而搭建的平臺。反觀移動互聯網,他們的平臺幾乎都是在應用上長出來的。不管微信,淘寶還是滴滴,支付寶,其主要的數據和服務對象都是在自己的手中,然后開放一部分能力給第三方從而與應用開發者形成生態上的結盟。而IoT平臺更像是在E2E過程中強塞了一個節點。當然我這里并不是抨擊IoT平臺不好,我一致是認為有一套平臺在其中,可以將硬件和應用進行解耦,這可以極大降低IoT構建難度。

      個人看法:場景化IoT平臺一定會更有機會。簡單得說,當前的IoT平臺太單薄,要服務好IoT產品一定要“長高長壯”,還要足夠“輕盈”。怎么理解這句話呢?首先單純的CMP/DMP是很難有出路的,就算做出價格極低的IoT Hub,在整個構建流程中還只是價值底端。一方面需要IoT平臺向下長,將邊緣智能,多種連接方式協調好(GreenGrass思路就挺好),另一方面則是向上長,將業務處理做得更深入。比如推薦算法,業務流等。目前這部分都是讓應用廠商自己去做的。另外就是橫向發展,不能僅限于設備接入,還需要考慮和第三方數據進行集成,把數據的價值真正挖掘出來。有實力的公司可以聚焦一個大場景(如智慧城市)構建這樣的平臺,一些小廠商或創業團隊可以聚焦單個領域(如資產跟蹤)來打造極簡的IoT平臺。最后就是需要利用云計算技術,打造靈活可擴展的“輕盈”框架,先服務好自己的應用,再逐步開放接口,進行流量變現。

      (未完待續 ~)

      AI IoT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

      上一篇:當AI遇見藝術,講一段故事給你聽
      下一篇:成為項目集成管理工程師,致力于打造協調與成功的項目集成
      相關文章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一区在线观看 |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桃色| 久久亚洲私人国产精品vA| 日韩欧美亚洲中文乱码|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宅男| 在线观看亚洲AV日韩A∨| 亚洲一卡2卡3卡4卡乱码 在线|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一区| 亚洲三级视频在线|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精品一区| 亚洲色精品VR一区区三区| 亚洲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 亚洲色最新高清av网站| 亚洲精品色播一区二区| 亚洲A∨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 亚洲成年人啊啊aa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国产情品久久| 亚洲国产一区视频|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77777| 亚洲色精品vr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无码乱码成人| 亚洲国产精品热久久| 亚洲码在线中文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网站日本片| 亚洲成A人片在线播放器| 亚洲爆乳无码精品AAA片蜜桃| 国产亚洲综合视频| 国产亚洲成人久久|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软件 | 午夜亚洲国产理论秋霞|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 亚洲人成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乱码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 亚洲欧洲| 国产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线|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国产手机| 亚洲大码熟女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精品 美利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