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asticsearch入門系列">elasticsearch入門系列
930
2022-05-30
(軟件越來越復雜),開發人員仍然沿用25年前的方法來開發,這就是問題的根本所在 。--IvarJacobson
掌握軟件開發的方法就能不斷的復制成功。
你應該使用UML嗎?一個字:是!舊的面向對象符號正在快速地消逝。它們還會殘留在UML穩固前出版的書上面,但新的書、文章等等將會全部以UML作為符號。如果你正在使用舊的符號,你就應該在1998年間轉換到UML。如果你正要開始使用建模符號,你就該直接學習UML。?????? --Martin Fowler, 1997
用UML進行軟件開發是一個可以積累的軟件開發的過程。可以防止知識和信息的流失。
0.業務
1.需求
2.分析:結構
3.分析:行為
4.設計
面向對象方法支持三種基本的活動:識別對象和類,描述對象和類之間的關系,以及通過描述每個類的功能定義對象的行為。
為了發現對象和類,開發人員要在系統需求和系統分析的文檔中查找名詞和名詞短語,包括可感知的事物(汽車、壓力、傳感器);角色(司機、教師、客戶);事件(著陸、中斷、請求);互相作用(借貸、開會、交叉);人員;場所;組織;設備和地點。通過瀏覽使用系統的腳本發現重要的對象和其責任,是面向對象分析和設計過程初期重要的技術。
當重要的對象被發現后,通過一組互相關聯的模型詳細表示類之間的關系和對象的行為,這些模型從四個不同的側面表示了軟件的體系結構:靜態邏輯、動態邏輯、靜態物理和動態物理。
靜態邏輯模型:描述實例化(類成員關系)、關聯、聚集(整體/部分)、和一般化(繼承)等關系,這被稱為對象模型。一般化關系表示屬性和方法的繼承關系。定義對象模型的圖形符號體系通常是從用于數據建模的實體關系圖導出的。對設計十分重要的約束,如基數(一對一、一對多、多對多),也在對象模型中表示。
動態邏輯模型:描述對象之間的互相作用。互相作用通過一組協同的對象、對象之間消息的有序序列、參與對象的可見性定義的途徑來定義系統運行時的行為。Booch方法中的對象交互作用圖被用來描述重要的互相作用,顯示參與的對象和對象之間按時間序列的消息。可見性圖用來描述互相作用中對象的可見性。對象的可見性定義了一個對象如何處于向它發送消息的方法的作用域之中。例如,它可以是方法的參數、局部變量、新的對象或當前執行方法的對象的部分。
靜態物理模型:通過模塊描述代碼布局。
動態物理模型:描述軟件的進程和線程體系結構。
綜上所述,面向對象方法用于系統開發有如下優點:
(1)強調從現實世界中客觀存在的事物(對象)出發來認識問題域和構造系統,使系統能更準確地反映問題域。
(2)運用人類日常的思維方法和原則(體現于OO方法的抽象、分類、繼承、封裝、消息等基本原則)進行系統開發,有利于發揮人類的思維能力,有效控制系統復雜性。
(3)對象的概念貫穿于開發全過程,使各個開發階段的系統成分具有良好的對應關系,顯著提高系統的開發效率與質量,并大大降低系統維護的難度。
(4)對象概念的一致性,使參與系統開發的各類人員在開發的各所段具有共同語言,有效地改善了人員之間的交流和協作。
(5)對象的相對穩定性和對易變因素隔離,增強了系統對環境的適應能力。
(6)對象、類之間的繼承關系和對象的相對獨立性,對軟件復用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步步為營UML建模系列導航
步步為營UML建模系列七、表圖(Data model diagram)
步步為營UML建模系列六、類圖(Class diagram)
步步為營UML建模系列五、時序圖(Squence diagram)
步步為營UML建模系列四、狀態圖(State)
步步為營UML建模系列三、用例圖(Use Case)
步步為營UML建模系列二、部署圖(Deployment Diagram)
步步為營UML建模系列一(為什么要建模)
出處:http://www.cnblogs.com/springyangwc/
UML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