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2530(zigbee)入門開發: 定時器使用實例
theme: geek-black
highlight: vs2015
小知識,大挑戰!本文正在參與“程序員必備小知識”創作活動。
第一章 定時器技術與CC2530時鐘源介紹
1. 定時器技術
定時器在單片機里也是屬于基本必備功能,非常常用;程序設計里,很多地方都需要使用到時間的概念,比如:使用定時器做一些輪詢檢測、精準的延時函數、串口斷幀檢測、定時器發送、提供心跳包等等。
定時器在CPU內部的實現原理:
定時器,是一種能夠對內部時鐘信號或外部輸入信號進行計數,當計數值達到設定要求時,向CPU提出中斷處理請求,從而實現定時或者計數功能的外設。
定時器的最基本工作原理是進行計數。不管是定時器還是計數器,本質上都是計數器,可以進行加1(減1)計數,每出現一個計數信號,計數器就會自動加1(自動減1),當計數值從0變成最大值(或從最大值變成0)溢出時,定時就會向CPU提出中斷請求。
CC2530一共帶了5個定時器,其中定時器1是一個16位的定時器,屬于CC2530中功能最全的一個定時,在應用開發中可以優先使用。
根據文檔的介紹定時器1的工作模式有三種:
第一個模式是自由運行模式:計數器從0x0000開始,在每個活動 時鐘邊沿增加1,當計數器達到0xFFFF時溢出,計數器重新載入0x0000并開始新一輪的遞增計數。該模式的計數周期是固定值0xFFFF,當達到最終計數 值0xFFFF時,標志位T1IF和OVFIF被設置。 第2個模式是模模式:計數器從0x0000開始,在每個活動時鐘邊 沿增加1,當計數器達到T1CC0寄存器保存的值時 溢出,計數器又將從0x0000開始新一輪的遞增計數, 模模式的計數周期可由用戶自行設定。 第3個模式是正計數/倒計數模式:計數器反復從0x0000開始,正計數到TICC0保存的最終計數值,然后再倒計數回0x0000,當達到最終計數值時,標志位T1IF和OVFIF被設置。
2. 時鐘源
CC2530一共有兩個可選的時鐘源,分別是內部和外部。
1、內部RC震蕩器(32KHz、16MHz)
2、外部石英晶振(32.768KHz、32MHz)
一般在無線收發中采用外部石英晶振,因為外部石英晶振比較穩定,不受CPU內部溫度影響。
3. 時鐘源的切換
用于判斷時鐘源是否切換成功
4. 定時器中斷
定時器有3種情況能產生中斷請求(幾乎所有單片機都是這樣的事件分類):
1. 計數器到達設定的計數值
2. 產生輸入捕獲事件
3. 產生輸出比較事件
第二章 相關寄存器
第三章: 示例代碼
定時器1共有5對T1CCxH和T1CCxL寄存器,分別對應通道0到通道4。在使用定時器1的定時功能時,使用T1CC0H和T1CC0L兩個寄存器存放最大計數值的高8位和低8位。
下面編寫定時器1的使用示例代碼,開啟了定時器中斷。分別定時1秒和10秒,在中斷服務函數里進行判斷,完成LED燈控制。
#include
單片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