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T美學】物聯網發展簡史與概述
前言
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簡稱:IoT,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時代的重要發展階段。
物聯網發展簡史
1.物聯網的發展
冰可樂事件 ? ? ? ? ? ? ? ? ?? ??? ??? ??? ??? ??1990年 ? ? ? ?? ??? 卡耐基·梅隆大學
特洛伊咖啡壺事件? ? ? ? ? ? ? ? ? ? ? ? ? ? 1991年? ? ? ? ? ? ? ?劍橋大學? ? ? ? ? ? ? ? ? ? ? ? ?計算機圖像捕捉技術
未來之路? ? ? ? ? ? ? ? ? ? ? ? ? ? ? ? ? ? ? ? ?1995年? ? ? ? ? ? ? ?比爾蓋茨? ? ? ? ? ? ? ? ? ? ? ? ?物聯網理念
EPC系統? ? ? ? ? ? ? ? ? ? ? ? ? ? ? ? ? ? ? ? ? 1998年? ? ? ? ? ? ?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 ? ? ? ? ? 物聯網構想
物品編碼、RFID? ? ? ? ? ? ? ? ? ? ? ? ? ? ? ?1999年 ? ? ? ? ?? ??美國Auto-ID中心 ? ? ? ?? ??首次提出物聯網概念
ITU互聯網報告2005:物聯網? ? ? ? ? ? 2005年? ??? ??? ??? 國際電信聯盟? ? ? ? ? ? ? ? ? 引用物聯網概念
2.NB-IoT標準演進
窄帶蜂窩物聯網通信技術NB-IoT標準從2015年9月正式立項,于2016年6月核心標準凍結。
NB-OFDM:基于窄帶正交頻分復用
NB-LTE:基于窄帶和LTE制式
R14新增多項技能持續演進,NB-IoT被認可為5G的一部分
3.軟銀收購ARM
4.物聯網在行業領域滲透發展
1999年-2013年? ? ? ? 無線射頻領域的"物"
2014年-2016年? ??? ??智能穿戴、智能家居
2016年-至今? ? ? ? ? ? ?進入日常生活
物聯網概述及架構
1.物聯網概述
物聯網概念最早于1999年由美國MIT提出,早期的物聯網是指依托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術和設備,按約定的通信協議與互聯網結合,使物品信息實現智能化識別管理,實現物品信息互聯、可交換和共享而形成的網絡。
通過二維碼識讀設備、射頻識別(RFID)裝置、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和激光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按約定的協議,把任何物品與互聯網相連接,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國際電信聯盟(ITU)
物聯網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其一,物聯網核心和基礎仍然是互聯網,是在互聯網基礎上的延伸和擴展的網絡;其二,其用戶端延伸和擴展到了任何物品與物品之間,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百度百科
2.物聯網:從人人的信息聯接到物物的信息聯接
3.物聯網的層次劃分
感知識別層
感知層負責信息收集和信號處理。通過感知識別技術,讓物品"開口說話、發布信息",這是物聯網區別于其他網絡的最獨特部分。感知識別層的信息生成設備,既包括采用自動生成方式的RFID電子標簽、傳感器、定位系統等部分,還包括采用人工生成方式的各種智能設備,例如智能手機、PDA、多媒體播放器、筆記本電腦等。感知識別層位于物聯網四層模型的最底端,是所有上層結構的基礎。
網絡構建層
直接通過現有的互聯網、移動通信網、衛星通信網等基礎網絡設施,對來自感知識別層的信息進行接入和傳輸。在物聯網四層模型中,網絡構建層接駁感知識別層和平臺管理層,具有強大的紐帶作用。
平臺管理層
在高性能網絡計算機的環境之下,平臺管理層能夠將網絡內海量的信息資源通過計算機整合成一個可互聯互通的大型智能網絡。平臺管理層可解決數據如何存儲(數據庫與海量存儲技術)、如何檢索(搜索引擎)、如何使用(數據挖掘與機器學習)、如何不被濫用(數據安全與營私保護)等問題。平臺管理層位于感知識別層和網絡構建層之上,處于綜合應用層之下,是物聯網的智慧源泉。人們通常把物聯網應用冠以"智能"的名稱,如智能電網、智能交通、智能物流等,而其中的智慧就來自于這一層。
綜合應用層
綜合應用層是物聯網系統的用戶接口,通過分析處理后的感知數據,為用戶提供豐富的特定服務。具體來看,綜合應用層接收網絡構建層傳來的信息,并對信息進行處理和決策,再通過網絡構建層發送信息,以控制感知識別層的設備和終端。物聯網的應用以"物"或物理世界為中心,涵蓋物品追蹤、環境感知、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海關等各個領域。
5G IoT 輕量級操作系統 LiteOS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