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并線(三條電線怎么并線)
1004
2022-05-30
在我國移動互聯迅猛發展、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眾多行業的業務操作都逐漸從線下轉移到了線上,與客戶之間通過數據電文形式進行信息和文件的傳遞。在這種情況下,傳統的手寫簽名、手印、企業公章顯然已無法派上用場,因此,我們必須用另一種全新的方式來識別文件簽署當事人的真實身份并確認其簽署意愿。電子簽名技術的應用恰好解決了這一難題。電子簽名的法律效力決定了電子合同的有效與否,并成為了保證交易安全性、真實性以及不可篡改性的關鍵環節。
那么,什么是電子簽名?電子簽名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呢?本文將就這些問題進一步展開分析。
01 什么是電子簽名?
根據我國《電子簽名法》規定,電子簽名是指數據電文中以電子形式所含、所附,用于識別簽名人身份并表明簽名人認可其中內容的數據。通俗地說,電子簽名就是通過密碼技術在電子文檔上加載的電子形式的簽名,其作用類似于紙質合同上的手寫簽名或加蓋的公章。
電子簽名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一是能夠證明文件的來源,即識別簽名人身份;二是表明簽名人對文件內容的確認;三是構成簽名人對文件內容正確性和完整性負責的依據,不容事后否認。
目前電子簽名常見形式主要有幾種:一種是附著于電子文件的手寫簽名的數字化圖像,包括采用生物筆記辨別法所形成的圖像;二是向收件人發出的證實發送人身份的密碼、計算機口令;三是采用特定生物技術識別的工具,如指紋、人臉識別等。
02電子簽名具有法律效力嗎?
我國于2005年發布實施的《電子簽名法》為電子簽名的應用奠定了法律基礎。根據《電子簽名法》第十三條規定,電子簽名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視為可靠的電子簽名:(一)電子簽名制作數據用于電子簽名時,屬于電子簽名人專有;(二)簽署時電子簽名制作數據僅由電子簽名人控制;(三)簽署后對電子簽名的任何改動能夠被發現;(四)簽署后對數據電文內容和形式的任何改動能夠被發現。
此外,根據《電子簽名法》第八條,審查數據電文作為證據的真實性,應當考慮以下因素:(一)生成、儲存或者傳遞數據電文方法的可靠性;(二)保持內容完整性方法的可靠性;(三)用以鑒別發件人方法的可靠性;(四)其他相關因素。這是目前電子簽名作為證據使用的原則性規定,從根本上要求企業操作中要做到審查、驗證、保存交易記錄。
根據上述法律規定,我們可以總結有效的電子簽名需滿足技術的可靠性、控制權的專屬性、變更的可記錄性(可發現性)三點要求。技術的可靠性,是指電子簽名在生成、儲存、傳遞、保持內容完整性、鑒別發件人等環節均需采用可靠的技術方案,不得存在技術漏洞,以確保電子簽名的可靠性。控制權的專屬性是指電子簽名自生成至使用的全流程均處于電子簽名人專屬并控制的狀態,其他任何人均無法接觸、調用、控制電子簽名,以確保電子簽名的真實性。變更的可記錄性(可發現性)是指電子簽名本身或電子簽名簽署的電子合同的任何變更均需具備詳細的記錄,能夠被及時發現,以確保電子簽名的不可篡改性。
需要注意的是,由合同當事人自行提供的電子簽名是無效的,因其通常并不滿足有效電子簽名所需滿足的要求。一定要經過符合法律規定、具有一定資質的第三方電子簽名平臺提供,比如眾簽,其提供的電子簽名滿足“識別簽約當事人真實身份、精確記錄文件簽約時間、有效防止文件被篡改”三個條件,完全符合《電子簽名法》中關于“可靠電子簽名”的規定。
隨著國際無紙化辦公進程的推進,電子簽名部分取代手寫簽名將是未來發展的潮流和趨勢,也將會為電商、金融、旅游、教育、物流、長租、供應鏈等領域業務場景的在線交易、合作帶來深刻變革。
安全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