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入門python的基本語法
797
2025-04-03
第一部分:敏捷實踐
敏捷:是一種應對快速變化的需求的一種軟件開發能力。更強調程序員團隊與業務專家之間的緊密協作、面對面的溝通(認為比書面的文檔更有效)、頻繁交付新的軟件版本、緊湊而自我組織型的團隊、能夠很好地適應需求變化的代碼編寫和團隊組織方法,也更注重軟件開發過程中人的作用。
Story:可以理解為一張簡單描述任務的卡片,由于敏捷迭代開發要求快速持續交付,所以要求每一個story是一個盡可能獨立的小任務,最佳實踐證明每個story1-2人做1-2天。
站會:一般時間早上或者下午,要求每個人稱述三件事:1)昨天做了什么?2)有什么問題?3)今天做什么?
codeRevive:第一階段:不是審代碼,是集體聽每個提交代碼著的思路,方案,審設計問題;第二階段:審查代碼是否可以重構,是否用代碼可以替代注釋;第三階段:挑剔,命名不規范,格式縮進等。
新人培養:pair,其實看資料是一個自學任務,重點是怎么快速上手,那就是pair,在做任務時,你寫我看,我寫你看,交叉。
工具使用:用過一次完整版的Idea,再也不想用eclipse,程序員學會三件事:命令行+免費軟件+翻墻工具。
第二部分:TDD(測試驅動開發)
Test:包括UT(開發者)和AT(測試,開發,SE)+自動測試(測試,SE)+其他測試(其他人)
注意點:
1)? ?UT測試必須是冪等的;
2)???統一平臺使用統一框架;
3)???寫UT納入代碼監視(若納入監視能夠保證質量,但同時寫UT必須納入任務工作量)
4)???最佳實踐證明:有用的UT覆蓋率只能達到60%左右,若在高,有可能與AT重合,自動化重合等無用的。
測試驅動開發舉例:
需求描述:
出租車兩公里以內為6元,不超過8公里,每公里收費0.8元,超過后每公里多收0.4元,等待每分鐘是0.25元,最終收費四舍五入,實現出租車收費系統。
需求用例分析
用例1:輸入:miles=1.1km, waitTime = 2.1minutes 輸出:7元
用例2:輸入:miles=7km,waitTime = 0minutes 輸出:10元
用例3:輸入:miles=9km,waitTime=4minutes 輸出:13元
用例4:輸入:miles=-3km,waitTime= -5minutes,輸出:Exception
用例寫作(用例全部為紅色)
代碼實現(所有的用例完全變綠):
代碼重構(在上面代碼中if等判斷可以單獨處理),選中代碼后快捷鍵:ctrl+alt+m?出現如下界面:
點擊ok后,生成單獨方法:
模式設計:
面向對象的三大特征,五項原則,23種設計模式,后面有時間補充。
開發者 敏捷開發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