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寵展信息指南
697
2025-03-31
為什么OKR不能和績效掛鉤呢!?
如果費老大勁搞出來的OKR不綁定績效的話,公司又該如何考核員工呢?
我們(銷售/客服/...)部門的員工就是看KPI干活的,不用KPI的話完全管不了啊!
OKR和KPI有什么區別?
KPI:績效考核工具,通過數據指標完成對員工的路徑控制和結果考核,一般伴隨著自上而下的硬性任務安排和業績壓力分攤。
優點:短期內簡單粗暴但有效(但僅限于 確定性強 & 業務穩定可預測 的團隊)。
缺點:剝奪員工自驅意識和創新精神,不利于適應變化,不利于企業長期發展。
優點:靈活的目標管理,與績效考核脫鉤。鼓勵員工創新應變自驅、工作產出不設限,利于公司在快速變化的不確定的市場環境中長期生存發展。
缺點:對公司人才密度要求較高,短期內收益不明顯。
其次,OKR比KPI 更先進。
KPI:源于工業化時代泰勒提出的科學管理原理:要確切地知道你希望人們做什么,并檢查其是否以最佳、最經濟的方式做到。
在工業化時代,經營邏輯相對穩定,單靠管理效率提升就可以提升組織績效。
KPI:大老板敲定個目標數字,小老板把數字分一分,搞定
OKR:
培訓會、對齊會,不就定個目標至于么?啥都不干,天天開會
跟進會、復盤會,寫個周報就夠頭疼了!又多那么多東西要填
KR這么寫不對、績效和KR掛鉤不對,咋還整那么多規矩
如果你對以上吐槽有同感,不妨進一步思考一下:OKR為什么會比KPI麻煩這么多呢?
KPI:僅僅執行目標制定 → 拆解兩個零散的步驟,沒有形成管理閉環。
OKR:制定 → 拆解 → 對齊 → 執行 → 跟進 → 調整 → 復盤 → 制定(新周期OKR)
那么問題又來了:既然OKR這么“麻煩”,到底能對公司的目標管理起到哪些價值呢?
OKR的核心價值是什么?
OKR:制定 → 拆解 → 對齊 → 執行 → 跟進 → 調整 → 復盤 → 制定(新周期OKR)
OKR要求各級員工在執行之前自己制定KR,這意味著各級員工必須充分理解業務邏輯,能確定自己職責范圍內的業務目標(KR中的數據指標)和路徑規劃(KR中的具體行動)。
上下同欲才能做大做好蛋糕!
KPI:
KPI的總KPI是蛋糕的各類數據指標:蛋糕應該多大/多重/口味NPS多高。總KPI下面的各部門各組拆解是做蛋糕的SOP和分蛋糕的依據。
OKR:
OKR的總O就是要做一個又大又好吃的蛋糕。
總O下面的各級OKR是老大和公司所有人基于“做一個又大又好吃的蛋糕”這個目標思考自己該干點什么,然后過程中應對各種變化及時調整。
最終結果:大家齊心協力做出了一個又大又好吃的蛋糕。
你是更想吃到“KPI蛋糕”呢?還是“OKR蛋糕”呢?
創業公司最適合使用OKR
雖然前文高呼“上下同欲才能做大做好蛋糕”,但是請別誤會,本文并非在吹捧“所有公司都適合使用OKR”。重讀OKR和KPI的優缺點,很容易發現:
如果身處某垂直傳統行業的老牌頭部公司,行業技術壁壘強,業務前景穩定,無需創新以應對不確定的市場環境,在這種背景下,使用傳統的績效管理方式問題不大。
推行OKR的過程可以檢驗一家公司當前是否在正確的道路上前進,并且可以促進公司上下對齊目標和戰略,督促公司關注人才管理和組織成長,沉淀長期有價值的內部經驗。
OKR工具太復雜不好用?甚至不如用文檔?伙伴云OKR,專屬于創業公司的OKR。不綁定任何平臺和工具,簡單輕量剛剛好。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