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寵展信息指南
401
2025-03-31
可持續制造是獲利能力的新關鍵
就在幾年前,制造業中的可持續性還被認為是不可或缺的。如今,可持續制造已成為制造商競爭和最大化利潤能力的關鍵因素。在最近與專業分析師的討論中,這成為了我的主意。她指出,在對前25名制造公司進行評分時,該研究公司通常將可持續性的權重提高10%。今年的重量是15%,明年是20%。
專家很快注意到,制造商采取所有可能的可持續性措施是不切實際的。相反,那里的分析師建議高管關注于對其公司以及客戶,合作伙伴和其他利益相關者最重要的事情。與我們的客戶和其他制造商交談后,最常見的三個驅動因素是成本節省,客戶需求和新的商機。讓我們仔細看看這些。
推動成本節約的可持續制造計劃
最經常影響制造商的費用中的兩個是能耗和原材料。多國現已建立了可持續發展的制造合作伙伴關系。該合作伙伴關系致力于幫助其國家制造商提高能源生產率并加速采用節能技術。
對于那些公司而言,降低能源成本可以轉化為更好的底線績效,以及在不犧牲質量的前提下進行價格競爭的機會。
同時,削減不必要成本的動力正在推動可持續性創新。公司定期與客戶和合作伙伴合作以減少,重復利用和回收材料。
客戶需求
越來越多的行業(無論是出于消費者意識,政府要求還是其他市場影響)都要求表現出對負責任的環境實踐的承諾。汽車行業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與幾年前汽車制造商通過供應商網絡推動采用質量計劃的方式類似,他們現在要求供應商證明其已獲得環境認證。大多數情況下,這意味著要遵守ISO 14001(國際標準,它指定了有效的環境管理系統(EMS)的要求)。
新的商機
實行可持續制造可以帶來商機。它可以采取確保客戶忠誠度的形式。或者,這可能會導致完全為新客戶和市場提供服務。
啟動可持續制造計劃的資源
即使可持續發展逐漸成為企業的障礙,許多制造商仍未開始評估如何實施可持續實踐。有兩個組織提供指南和資源,以幫助各種規模的制造公司開始使用。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是一個國際非營利性組織,已開發出OECD可持續制造工具包。該工具包提供了一組國際適用的,通用的和可比較的指標,以衡量任何企業規模,行業或國家/地區的制造設施的環境績效。它包括分步入門指南和Web門戶,其中包含有關測量和相關鏈接的技術指南。
在將可持續性流程付諸實踐時,制造商通常可以利用其企業資源計劃(ERP)和制造執行系統(MES)軟件來自動化監視和管理。
利用可用的資源,現在是更多制造商開始研究如何實施可持續發展計劃以發展業務,推動客戶獲取和忠誠度以及提高利潤的時候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