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消失”的醫院邊界
2014年,移動互聯網之火燒到了醫療領域,中國互聯網醫療企業如雨后春筍一般生長,互聯網原生平臺喊著要“顛覆傳統醫療”的口號進場了。當時,最熱的兩個細分領域是在線問診與掛號預約。2015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提出“積極推廣在線醫療衛生新模式”。

如今讓所有人都沒有預料到的是,逐步前進的互聯網醫療,在這次疫情中突然被推到了“幕前”。一方面,對居家隔離的患者而言,線上的醫生咨詢對掌控病情和撫慰心理都助益頗多;另一方面,其他患者選擇線上問診,可以避免院內交叉感染。在此浪潮的驅動下,公立醫院紛紛加快部署互聯網醫院。
“自從2月1日正式上線互聯網醫院以來,截至6月8日,網上問診數達到了27384人次,視頻問診8190人次,開具電子處方達到3373次。”寶安人民醫院集團副院長、一院副院長李宏濤表示,“疫情不僅改變了群眾就醫的方式,也改變了醫生看病的模式和藥品配送的模式。從觀念上來講,無論是患者還是醫生,通過這段時間的線上醫療,逐步形成了一種新的醫療服務業態。”此外,寶醫集團的互聯網醫院已經跟深圳的醫保系統打通,患者可以使用醫保卡結算。醫保政策成為推動互聯網醫院發展的重要杠桿。這在全國范圍內是非常先進的舉措。
成立于2016年7月20日的寶安人民醫院(集團)是公立醫院聯合體(簡稱“醫聯體”),有一家綜合性三甲醫院、一家綜合性二甲醫院及27家社康中心,立足于深圳區域,通過互聯網向全國輻射,為西藏察隅等邊遠地區的患者服務。對于單個醫院來說,只需要解決醫院內部系統間的互聯互通就可以了。如何在集團醫院之間、醫院與社康中心之間實現信息的互聯互通、資源共享,對于集團整個醫療體系信息化的建設提出了高要求。
面對四重挑戰 ?云化轉型勢在必行
李宏濤回顧了醫院信息化的里程。認為此前寶醫集團的信息化建設主要面臨四大問題:
首先,老舊系統待升級,IT系統建設較早,缺少統一規劃,無法支撐業務快速發展需求;
其次,存在數據孤島,多套應用系統彼此沒有打通,數據格式、標準不統一;
再次,多系統間切換效率低,醫生需在多個系統進行切換,應用系統難互通;
最后,缺少數據挖掘,大量醫療數據長期“沉默”,在臨床業務和經營決策中的價值沒有顯現。
鑒于此,面向醫療服務的敏捷架構云轉型已迫在眉睫。李宏濤表示,集團結合當前醫院的實際情況規劃構建了“1+1+9”體系,逐步實現醫療智慧化的愿景。其中,“1”代表互聯網醫院,另一個“1”指醫療大數據中心,“9”是與之相配套的九大應用平臺,包括處方審核平臺、影像診斷平臺、心電診斷平臺、超聲診斷平臺、病理診斷平臺、檢驗平臺、居家照護平臺、多學科會診平臺、急危重癥救治指導平臺等。通過構建線上線下、院內院外一體化的智慧醫療服務信息體系,為建設區域醫療中心、促進分級診療、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提供技術支撐,讓患者方便快捷地享受到高質量的醫療服務。
此外,寶安人民醫院集團規劃了云轉型路徑的“三步走”:
第一步,搭建云底座,建立醫院云平臺;開展心電云化試點建設,升級智慧心電;
第二步,IT全面云化,搭建互聯網醫院、云影像、云HIS和云HRP平臺;
第三步,全面云轉型,建立云安防、云資產和院長云駕駛艙。
寶安人民醫院集團內各醫院之間、醫院與社康之間已實現信息系統深度對接,醫生在診療活動中可一鍵查詢患者線上線下就診歷史,患者可隨時在線查閱電子病歷、處方費用等數據。
心電上云,來自線上的實時守護
當前,心血管疾病發病率及死亡率居高不下,是威脅國人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是,一方面,發病時間短,危重患者很難得到及時的響應和救治;另一方面,心電診斷專業人才匱乏,特別是基層的醫療機構,心電圖診斷技術成為制約心血管疾病診治的瓶頸,導致一些患者錯過診斷和治療的最佳時機。作為互聯網醫院的重要組成部分,心電上云是一個重要的切入點。
寶安人民醫院集團通過互聯網技術,將原本局限于醫院內部開展的心電圖診斷服務拓展為跨醫院、跨區域的遠程心電圖診療服務。基于華為云,建立了寶安人民醫院遠程心電診斷中心,提供心電遠程診療服務和心電人工智能輔助診斷服務。華為云以穩定及創新的IaaS、PaaS層服務,為集團醫院業務提供資源專屬、多鏈路接入、云上雙活容災的遠程心電平臺架構。
在李宏濤看來,開展心電云試點無論對醫院、醫生還是對患者來說,都是意義非凡的:“ 醫生可以不用局限在辦公室,通過手機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就能為患者提供心電圖診斷。不僅是為我們本院的患者,還為社區醫療機構的患者、對口幫扶醫院的患者等提供遠程診療服務。”李宏濤說。
對病患來說,心梗發生后,血管開通時間越早越好。當然,兩小時內是比較理想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目前首選介入治療,如果溶栓的話,發病后4-6小時內成功率比較高。然而在普通診所,醫護人員往往無法熟練操作心電圖,或者不具備審閱心電圖數據的能力。“黃金兩小時”稍縱即逝。如今,病人在診所通過心電圖機,直連到心電診斷統一綜合云服務平臺,由專業醫生給出診斷建議。一旦發現“危急值”,診所工作人員就可以第一時間呼叫120接送病人。
對于醫院來說,實現心電診斷協作和專家的資源共享,大大提高了醫療資源利用率。
此外,寶安人民醫院還應用華為云WeLink,為對口幫扶的西藏察隅縣人民醫院患者進行遠程診療。
互聯網醫院未來可期
寶安人民醫院通過云和互聯網延伸到基層、延伸到千家萬戶,讓更多百姓便捷地享受到更優質的服務。未來,寶安人民醫院與華為云共同創新的步履不停,例如,通過智能穿戴AIoT的技術,將患者實時生命體征的數據上傳到平臺上,讓醫生更精準地掌握患者的情況;構建心電AI的輔助診斷服務等等,?以及應用5G技術聯接遠程設備,為患者進行B超檢查和會診。
在位于“先行先試”改革開放前沿的深圳,寶安人民醫院正發揚著勇于探索的精神,在技術和制度上積極變革,建設獨具特色的互聯網醫院,真正跑出“深圳加速度”。華為云也將繼續同客戶伙伴一起,推動千行百業的智能化升級。
醫療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