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低代碼開發會成為主流軟件開發模式嗎?
2021年低代碼開發會成為主流軟件開發模式嗎?
2021年的春天還沒有到來以前,低代碼開發平臺早早迎來了春天,比以往更加火熱。
低代碼爭議
有分析師在回顧不尋常的2020年時指出低代碼非常火熱,好像突然間每個技術廠商都有了一個低代碼產品,微軟、SAP、Oracle,國內的ERP、CRM、HR廠商也都有低代碼產品或者稱自己應用了低代碼技術,此外,還有不少低代碼/無代碼創業公司。
阿里、騰訊巨頭的加入對于國內低代碼市場無疑是利好,與此同時,業內對于低代碼開發平臺也出現了爭議,隨后兩位業內人士關于低代碼的隔空對話將低代碼的爭議推向了高潮。
低代碼雖然充滿爭議,但確實有很多落地的場景,比如阿里巴巴在宜搭構建了1.27萬個應用,包括HR、財務、法務、行政等多場景,其中99%是由沒有開發經驗的員工搭建。宜搭數據顯示,過去單個企業應用的平均研發耗時為17.5天,通過低代碼的方式,可以縮減至3.5天。Forrester甚至表示,低代碼可以將軟件開發加速10倍。
低代碼是什么
低代碼開發平臺并不是一個新的概念,可以追溯到2000年左右,由Forrester 創造了“低代碼開發平臺”這一術語。2018年西門子以約7億美元收購了低代碼開發平臺Mendix,OutSystems獲得了3.6億美元融資,低代碼開發平臺在海外變得火爆起來,隨后引起了國內媒體和從業者的關注,2001年成立的OutSystems已經成為業內的一個標桿。
任向暉在其文中指出,低代碼平臺的實質并不是代碼依賴度更低的開發工具,包括明道云在內的這一代零代碼/低代碼平臺的實質是“應用平臺”(APaaS),低代碼只是它的使用特征之一。“所謂應用平臺,就是DevOps(應用開發和運維體系)的對立面。應用不再需要通過原生高級語言(Java,PHP,C#等)編寫,也不再需要完整的軟件開發角色分工(DBA,后端開發,前端開發,交互設計,界面設計,測試等)。真正意義上的APaaS是不會有IDE環境的,也不會有代碼編譯,更不會有搭建應用運行環境的繁復過程。應用通過APaaS搭建(我避免使用開發這兩字),搭建完成后,就在APaaS上直接運行。”
Baja Ventures的創始人Betsy Atkins指出,低代碼和無代碼軟件的本質是出現了一類新的軟件 “組裝者”,而不是傳統的軟件“開發者”。軟件組裝者是“公民開發者”,本質上意味著,員工只需要接受最低限度的編碼培訓或不需要任何編碼培訓,就可以創造新的軟件功能,從而幫助加快整個數字化轉型計劃。
OutSystems平臺戰略高級總監Barry Goffe表示,低代碼快速發展的部分原因歸結為一個簡單的因素壓力。在全球經濟面臨挑戰的情況下,用更少的資源做更多的事情的壓力越來越大,我們看到越來越多過去以近乎宗教般的狂熱堅持傳統編碼策略的客戶轉變了他們的觀點,對用新方法解決老問題持開放態度。雖然低代碼的開發方法有優勢,但對于客戶來說,要取得想要的成果,需要的不僅僅是低代碼本身,整個應用程序的生命周期需要重塑,以便CI/CD流程的每個方面都能從可視化建模和AI中受益。此外,這些平臺的功能需要提供與傳統編碼相同的表達能力–尤其是在為云端構建解決方案方面。
2019年我在《低代碼開發平臺生存在標準化之外》中寫到,低代碼開發平臺更多是解決標準化之外的定制化需求,在發展的初級階段,還有一定的局限性。如今,一年多過去,其局限性還在,在通往主流開發模式的路上還有攔路虎,有分析指出低代碼/零代碼便捷、簡單,但有一些挑戰,常見的有對傳統集成的有效性、開發者的相關性、鎖定、安全性和規模等,若要成為主流開發模式,需要戰勝這些挑戰。
那么2021年低代碼開發會成為主流軟件開發模式嗎?答案見仁見智,“主流”并沒有統一的定義。這篇文章的最后以兩段話作結,一是某國外的分析師所說的:Forrester和Gartner分析師估計,在即將到來的2021年,75%的企業軟件將采用低代碼技術構建。這可能是63.2%,也可能是81.7%,這并不重要,所有的預測表明實際數字可能超過一半,這是相當重要的。另一個是上學時一位教授告訴我們的一句話:世上所提倡的往往是缺失的。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