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代碼”將干掉70%的軟件開發工作
“低代碼”將干掉70%的軟件開發工作
根據Gartner 預測:到 2025 年,70% 的新應用將由低代碼/無代碼技術完成開發。
也就是說,“低代碼”將干掉70%的傳統軟件開發工作。
什么是傳統軟件開發工作?
說白了,就是目前絕大多數程序員每天在做的CRUD工作。
你說程序員的命苦不苦?AI想要取代他,“低代碼”要革他的命,甚至干到35歲自己就被淘汰了。
那么,程序員應該如何應對呢?本文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時代在進步,人也要與時俱進。之前,國內某咨詢公司的CTO說:“低代碼是行業毒瘤”,那篇文章在業內廣為流傳,我看了其中的觀點,覺得挺有意思的。
這讓我想起一個故事,在工業革命時代早期,有工廠主發現紡織機經常在夜里遭到破壞,就派人躲在角落里觀察,看看到底是誰在使壞。因為當時沒有監控攝像,只能用人肉監控。
結果他們發現,是一些小作坊的紡織工人在搞破壞,原因是他們認為先進的紡織機搶走了他們的工作,而織布是他們賴以生存的手藝,不甘心這幾十年修煉出來的一身本領,一夜之間被一臺機器所取代,所以破壞機器泄憤。
01
“低代碼”是更先進的軟件開發方法嗎?
先看看資本怎么說,別人拿真金白銀投票的,總不是開玩笑的吧。
OutSystems 宣布獲得3.6億美元投資、估值過10億美元。Mendix被西門子 7 億美元收購。
國內的簡道云、明道云、氚云、釘釘宜搭、輕流、易鯨云等,也先后獲得了數額不菲的融資。
再看看,科技巨頭在“低代碼”領域的布局。研究一個新技術的應用情況,就看看以阿里、騰訊等公司為代表的互聯網巨頭究竟是什么態度。
一、阿里
阿里年初推出了“云釘一體”戰略,把釘釘、宜搭、阿里云等平臺進行整合。為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的IT解決文案:
基礎設施層,由阿里云提供網絡、主機服務,為企業打造云端IT基礎設施。
中臺體系,由阿里數據中臺、技術中臺、釘釘中臺,組成的標準化服務能力。
前臺應用,通過宜搭、以及用戶自建的業務應用軟件構成。
可見,以宜搭為代表的低代碼平臺,在阿里 toB 解決文案生態中,占據重要地位,是“云釘一體”戰略中很重要的一塊拼圖。
二、騰訊
低代碼在騰訊內部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比如“星圖低代碼平臺”是為游戲營銷活動開發而設計的。微信支付、騰訊廣告相關的部門也有相關的低代碼產品,也都是為了提升各自業務場景下的研發效能而建設的。
騰訊將各個事業部的低代碼平臺進行整合,推出了OTeam平臺。它是真正意義上的低代碼平臺,包含了:UI可視化、邏輯可視化、DSL代碼語言、生產和運行模塊、質量保障模塊,以及配套的IDE開發工具。
來源:騰訊大講堂
以上,分析了資本對低代碼的熱捧,以及騰訊、阿里等科技巨頭對低代碼的布局。
可以看出,低代碼絕不只是停留在概念炒作的階段,從資本到科技巨頭都對這個領域極其重視,并且都做了許多積極的探索和實踐。
02
低代碼究竟提供了什么價值?
簡單來說,低代碼為企業提供了“降本、增效、提質”的價值。
降本、增效、提質,就是為企業降低研發成本、人力成本,提升研發效率,縮短產品交付周期,加快企業試錯的速度,降低試錯成本。使得企業的產品和服務以更快的速度進行迭代和優化,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勝出。
在接受 Creatio 調研的 1000 位開發高管中,95% 的人認為低代碼開發速度相對于傳統方式有提高,其中61% 的高管認為提高速度在 40% 以上。
低代碼為什么能夠降本、增效、提質?低代碼平臺所具備的能力有哪些?
1、開發過程可視化。可視化交互是低代碼平臺所具備的一種必備能力,不再面對冷冰冰的傳統文本IDE編輯器,轉而和可視化的編輯器進行交互,不管是UI界面,交互事件、后端接口、數據庫/Redis調用,都能通過優雅而簡單的可視化交互完成配置和編輯。
2、代碼開發組件化。這個能力和中臺化、SDK的概念有相似之處,就是將重復的公共的能力沉淀出來,封裝起來,讓開發人員可以在低代碼平臺上,直接拿出來作為工具嵌到產品中,這樣開發者就不用再關心這個功能/組件的內部實現。
03
低代碼的使用者是誰?
Creatio 調查結果顯示,低代碼平臺的使用者中,約 67% 的人是 IT 開發者,剩下的則是業務人員。也就說是,低代碼的使用者以研發人員為主。
還記得特斯拉技術團隊開發ERP的故事嗎?20幾個人在4個月里,通過使用低代碼平臺Mendix,搭建了第一套ERP/MRP。開發主力仍然是那20幾個程序員,而不是特斯拉的業務人員。
即使低代碼平臺做到很高級的可視化,輕松實現拖拉拽來生成代碼,它仍然屬于軟件研發的范疇,仍然具備很強的專業性。
需要掌握需求分析、業務建模、代碼調試、模塊測試、發布和運維等工作。這些并非一個普通業務人員能夠勝任的。
也就是說,低代碼仍然需要大量的專業程序員,只是低代碼平臺把程序員從低效的、沒有技術含量的CRUD當中解放出來,做更有價值、更高效的軟件開發工作。比如:業務建模、領域建模、數據結構設計、業務流程設計、業務系統調試和部署等等。
舉個例子來講,你可以用記事本寫JAVA代碼,然后通過JAVAC命令指定類路徑來編譯,K哥10幾年前做程序員的時候就是這么干的,也許你會覺得這才是高手,這很牛逼。
但是你不要忘了,這很低效,所以我們現在都使用idea等高級開發工具來輔助編程。
低代碼并不是要干掉程序員,低代碼是新一代的軟件開發方法和理念,將程序員從沒有技術含量的CRUD工作中解放出來,做更有技術含量、更有價值的事情。
結語
以上,我們講了低代碼是一種更領先的開發方法,深受資本和科技巨頭的青睞。
低代碼能夠給企業帶來降本、增效、提質的價值,成熟的低代碼平臺具有:開發過程高度可視化、組件化、一次開發多端發布等特性。
低代碼的主要使用者仍然是程序員,通過低代碼平臺完成:需求分析、業務建模、代碼調試、模塊測試、發布和運維等環節,實現軟件研發全流程的提效。
一套真正意義上的低代碼平臺,能夠覆蓋軟件研發全生命周期,帶來工業級的效率提升,這將是一次不可逆轉的、具有顛覆性的軟件研發效率革命。
參考:
1、《騰訊低代碼OTeam建設概述》,丁濤,騰訊大講堂
2、《這四個才是真正的低代碼平臺》,呂建偉,阿朱說
3、《低代碼的『工具』革命》,王剛,雷鋒網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