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寵展、全球寵物產業風向標——亞洲寵物展覽會深度解析
479
2025-04-01
爆火的低代碼,是一門好生意嗎?
021年,低代碼按下了ToB競爭的加速鍵。
對于ToB行業來說,低代碼將助力企業服務產生一次巨大的變革,然而這場變革卻少有人看見。
最典型的表現是,當一些人還在質疑低代碼是行業毒瘤時,以阿里、用友和簡道云為代表的低代碼玩家,已快速完成了低代碼的布局,并進入新一輪的比拼。
這種市場反應下的“冷”和“熱”造就了一種現實的錯位:一部分看衰低代碼,一部分看好低代碼,并踴躍加入。不過,在踴躍加入低代碼的公司中,既有真正做低代碼的李逵,也有蹭低代碼熱度的李鬼。
因此,「ToB行業頭條」認為,在低代碼井噴的今天,理清低代碼行業三類代表玩家的發展現狀和競爭態勢,或許可以幫助那些正在觀望和已經入場的低代碼玩家們,看清接下來要走的路。
01
布局低代碼,齊聚SaaS賽道
從低代碼的發展來看,低代碼出現的時間很早,但在國內發展的時間并不長。
2014年,著名研究機構Forrester正式提出低代碼概念,彼時,國內低代碼還未萌芽。2018年,國外低代碼遍地開花,這吸引了國內廠商的注意,BAT開始入局。此后,更多的企業敲開低代碼的大門,匯入低代碼河流。
總體來看,低代碼流域的源頭,主要包括三大分支——有專門做低代碼的廠商,如簡道云;有互聯網云廠商,如阿里云;還有傳統軟件廠商轉型的云廠商,如用友。三類頭部廠商的匯集,讓低代碼一舉成為近2年行業關注的新焦點。
但是,低代碼不是一項新技術。用友、阿里、簡道云,為什么還要爭先恐后的布局低代碼呢?
這是因為,在他們眼里,低代碼不僅是低代碼,更是它們升級企業服務的船票。
具體而言,從公司戰略層面來看,用友低代碼起著“價值感知界面”的作用。
2020年,基于企業數智化需求,用友完成從ERP階段到BIP階段的完美一躍,從產品服務模式升維到平臺服務模式。
升級后的用友,希望為企業提供商業創新平臺,使客戶的商業創新簡單、便捷、大眾化和社會化。
但在這一企業愿景實現過程中,YonBIP必須有一個為企業高效開發應用的工具,在打通用友技術平臺、數據中臺、智能中臺等能力基礎上,去幫助企業把需要的智能化、數字化應用開發出來,讓客戶最直接的感受到用友的價值。
而用友2020年8月發布的低代碼平臺YonBuilder就具備為用友自身應用開發、用友伙伴開發、客戶開發提供統一開發輸出的能力。
因此,YonBuilder的布局,使得用友BIP強大的平臺能力在客戶端得以快速展現,從而覆蓋更多創新場景,幫助YonBIP實現商業落地。
用友的低代碼布局,完善了自身的服務鏈條,阿里同樣如此,它看重的不僅僅是低代碼賽道,而是低代碼對阿里的補足。對阿里來說,低代碼起著“連接”和“高效辦公”的作用。
2019年1月,在阿里巴巴第一屆ONE商業大會上,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首次提出了“商業操作系統”,他希望系統可以幫助企業實現品牌、商品、銷售、營銷、渠道管理、服務、資金、物流供應鏈、制造、組織和信息管理系統等多環節的數字化。
那怎么形成這個龐大的商業操作系統?簡單來說,就是要建立平臺,然后將多個平臺融合到一起,形成操作系統。
但在阿里內部,阿里云的準確定位是“技術底座”,所以它的平臺就需要更上層更垂直的其他端側觸角來做,而這個端側就是后來的釘釘。
2020年9月,阿里將釘釘升級為大釘釘事業部,與阿里云全面融合。隨后,阿里又宣布原釘釘事業部、阿里云視頻云團隊、企業智能事業部宜搭團隊、烏鶇科技部分團隊等加入到新的大釘釘事業部,并整體融入阿里云智能事業群,釘釘成了云服務的平臺。
在阿里云內部,做云計算的新思路是,既要抓住端側產品貼近用戶,又要做平臺化的產品,放大自身價值。
因此,2020年12月28日,釘釘宣布推出低代碼應用開發平臺”釘釘宜搭”。
在“釘原生”的基礎上,釘釘宜搭有兩個核心業務方向:第一,在增量業務上,企業很多增量場景可以快速的用釘釘宜搭構建;第二,在企業的存量系統上,幫助企業做連接,打破數據孤島。
如此一來,釘釘宜搭具備了連接器的能力,能夠快速把原有的存量系統服務用連接器連接起來,解決系統之間的信息孤島問題,同時還能更高效地、移動化地隨時隨地便捷辦公。
至此,宜搭成為云釘體系的重要一環。
而對于簡道云來說,做低代碼的目的要樸實許多,因為他們屬于“無意間”進入。
2015年,簡道云從帆軟獨立出了一個不到十人的團隊,其中有研發、產品、市場、交互設計幾個角色。“其實開始想法非常簡單,沒有低代碼的概念,也沒有協同辦公這種概念,我們只是想要去解決客戶的實際需求。”簡道云事業部總經理(聯合創始人)單蘭杰表示。
因為目標單純,至今簡道云對低代碼的定位依然是幫助客戶解決實際的業務問題,實現降本增效的SaaS工具。
雖然用友、阿里、簡道云此前并不在同一個賽道上,但因對低代碼的布局,讓三類廠商站在了同一發令槍下。
于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開始在低代賽道打響。
02
發展低代碼,加注ToB砝碼
在大眾認知里,一個企業的基因往往決定了企業的發展方向。以低代碼業務為例,從企業基因來看,用友是傳統軟件廠商轉云廠商,阿里是互聯網廠商轉云廠商,簡道云是低代碼平臺廠商,三類廠商都有ToB基因。
但是,因為培養低代碼的土壤不同(如企業的業務優勢、企業發展等),所以用友、阿里、簡道云三家在低代碼的發力點上也有很大的不同。
總體而言,用友布局低代碼,打造了“開發者生態+低代碼產品”。
2021年6月,用友收購了APICloud,形成YonBuilder+APICloud的低代碼雙平臺布局。
雙平臺融合后,YonBuilder+APICloud的組合,不僅讓用友的低代碼平臺覆蓋了更廣泛的開發者群體,滿足了更多企業的應用開發需求,更重要的一點是,雙平臺進一步增強了用友的開發者生態。
據數據顯示,目前用友云生態已經發展數百家融合伙伴和優選伙伴,而APICloud目前也已有100萬注冊開發者學習和應用。因此,兩者的融合加速了用友平臺原生開發的井噴。
不僅如此,在用友的布局中,YonBuilder平臺支持開發者無代碼可視化應用構建及專業開發人員低代碼高效率應用開發,APICloud平臺面向移動端低代碼開發。兩大平臺的合作,讓用友平臺上的應用累計超過150萬個。目前用友的低代碼產品開發勢頭良好。
而宜搭主要目的是服務釘釘平臺,所以阿里主攻“平臺+應用生態”。
2018年,阿里實現氚云、簡道云與釘釘的深度融合。2021年,釘釘搭將宜搭、氚云、簡道云和易鯨云4家低代碼廠商接入平臺,開始在應用層發力。
有數據顯示,截止到2021年3月31日,釘釘平臺應用總數超過百萬,3個月增長了近一倍,其中低代碼應用3個月時間增長了近38萬,應用生態長勢良好。
而阿里的野心還不止于此。有業內人士認為,釘釘搭最終要做的事是將各行各業的低代碼平臺整合在一起,覆蓋不同的行業,得以成為ToB領域一個“包治百病”的存在。
釘釘雖然已經服務了超過1500萬家企業組織,但釘釘上的應用生態還在進一步擴大。目前,“釘釘上企業的數字化訴求遠遠沒被滿足,我們需要更多行業解決方案提供商都能夠進來,一塊去把整個企業的服務做好,一起成長”。阿里負責人曾這樣毫無保留的對外表露。
除了倡導企業通過釘釘宜搭創建“釘原生”應用,釘釘也開放了許多API,支持企業自主集成釘釘應用,以此構建全面的應用生態。可以說,從當前來看,在眾多布局低代碼的廠商中,阿里的應用生態位列前茅。
相對于布局復雜的用友和釘釘,簡道云對于低代碼的布局要聚焦很多。
2017年,簡道云開始嘗試商業化,彼時,簡道云在沒有任何銷售的情況下,就有上千家企業客戶靜默下單。
單蘭杰強調:“我們更看重訂閱收入以及客戶采購后的使用健康程度,我們不期望看到簡道云看上去賺了很多錢但是客戶并不滿意。”
簡道云也確實做到了這一點。目前簡道云已經有近1500萬用戶,超過90萬的企業和組織,近10000家付費企業客戶,穩穩占據同行業第一。2021年,簡道云還作為國內唯一一家零代碼廠商,入選全球權威的技術研究和分析公司Gartner發布的《2021年中國ICT技術成熟度曲線報告 》,證明了自己在國內的地位。
無論用友、阿里還是簡道云,都在低代碼的賽道全力以赴,不斷地為客戶提供更好的SaaS服務能力,進而為ToB未來的競爭加注砝碼。
03
低代碼賽道,誰會雄霸市場?
權威分析機構Gartner 預測,到2025年,企業70%的新應用將會通過低代碼或者無代碼技術開發,這將加快低代碼市場的全面爆發。
海比研究院數據也顯示,2020年,中國低/無代碼市場規模達19億元,而到2024年,低代碼市場將達到百億量級。
雖然,當前整個低代碼行業還只處于導入期,但是以低代碼/零代碼技術重構數字化業務的廠商和專注于低代碼/零代碼技術的研發公司,必須提前看到未來在低代碼市場層面的競爭,才有存活的可能。
目前,用友、阿里、簡道云經過多年深耕,都已在某些領域形成了領先的優勢。
拿用友來說,首先,用友的軟件經驗早就得到了行業的認可。這些年,用友在企業服務的各個細分領域,已經積累了很多經驗,這些經驗可以依托低代碼平臺更好地輸出給開發者,進而更好的服務客戶。
其次,客戶基礎夯實。客戶基礎不是單純多或者少的問題,而是企業能提供的綜合服務能力問題。其中,如何將客戶在傳統軟件時代積累的數據、服務、使用習慣平移到數字化、智能化時代,同時對接到互聯網時代的服務標準,是非常關鍵的一個點,而用友在這方面優勢明顯。
最后,開發者生態完善。按照行業考量,業務部門發起的需求,75%左右的代碼靠低代碼平臺產生,另外25%一定是需要程序員來輔助去做。25%來自于哪?在企業內部IT人員不愿接手的情況下,就需要平臺去賦能開發者。而在眾多低代碼玩家中,用友最重視開發者生態。
因此,綜合來看,用友的軟件經驗、客戶基礎、開發者生態都不可小視。
而對阿里來說,技術就是最核心的壁壘。
因為宜搭是跟阿里云和釘釘底層深度融合后的產物,所以釘釘上的企業/組織用釘釘宜搭進行應用的開發,就等于進入了“釘原生”,而‘釘原生’往下是‘云原生’,所以使用宜搭的企業,不需要關注使用了什么樣的數據庫,不需要做深度維護,不需要關心云安全,只需要關注自身的業務邏輯即可。
這就相當于使用了‘釘原生’,就是等于使用了阿里云、釘釘原生技術。
如此一來,釘釘宜搭因為阿里云和釘釘的優勢,而使得技術能力不可小覷。
不同于阿里、釘釘的先天客戶優勢,簡道云一直在行業默默耕耘,最終在產品開發效率層面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優勢。
據公開數據顯示,目前,簡道云平均每天有近1000個應用被創建。而且,由于先發優勢和客戶群體的培養,簡道云已基本確立其在輕量級應用搭建平臺的領導地位。
總體而言,目前,三家各有特色,都有圍獵行業第一的可能。
但是,誰稱雄的幾率會更大一些呢?
因此對于阿里而言,低代碼不是主菜,而是配菜,并不需要爭第一。
反之看用友和簡道云,他們對低代碼可謂是勢在必得。因為回歸兩家商業本質,發力低代碼都是在為更好的做SaaS而服務。
只不過兩者不同的是,用友是以平臺的方式,發揮低代碼的價值,服務自身、合作伙伴及開發者,而簡道云是用低代碼工具服務客戶及合作伙伴。
也這樣的區別,也讓兩者的發展前景出現了偏差。
具體來說,用友力爭做中國的Salesforce,但因為不設邊界,必然前期投入時間長;而簡道云由于沒有固定的服務群體,雖然發展風險較大,但是由于不受生態圈限,成長規模宏大。
總結來說,放眼當下,用友低代碼是三家中實力相對出眾的。而放眼未來,簡道云是最有發展潛力的。至于阿里的低代碼,因為阿里云的存在,無論是當下還是未來,都是巨無霸級別的。
當前,整個低代碼還在呈現出全面爆發態勢。這意味著,未來低代碼端的競爭還將加劇。
雖然如今國內低代碼的土壤、環境、時間都十分合適,用友、阿里、簡道云也似乎證明低代碼模式可行。
但是,站在風口之上,「ToB行業頭條」還是認為,對于低代碼,動心者要謹慎入局,入局者要謹慎前行。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