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寵展信息指南
516
2025-03-31
低代碼時代的呼叫中心(七)
面臨巨大的挑戰,危機重重,解決辦法是什么呢?對,就是低代碼。
1、傳統架構
本文的讀者有很多朋友,在業內經過了20多年的耕耘,見過無數不同體系架構,各種架構在系統的特征上是不同的,也能體現出不同的功能優勢和客戶價值:
渠道的整合能力;AI的整合能力;數據的分析能力;客戶體驗的跟蹤;整體績效管控能力;數據完整性;
但是,總體來說,我眼中的系統架構就是這張圖。
系統主體分成三層:
基礎層:與系統架構相關的基礎部分,如果是微服務架構,則需要注冊中心、配置中心、熔斷器、API網關等等;平臺層:對于呼叫中心來說,基本上兩大平臺,一個是通信平臺,我們常說的IPCC或者交換機+中間件,一個是智能平臺,提供ASR、TTS、NLP等等智能能力;應用層:
a) 較為通用的包括:軟電話工具欄、首頁、工單管理、外呼管理、大屏監控、知識庫、質檢、公告管理、報表、考試管理、培訓管理、在線客服;b) 較為個性化的例如:客戶資料管理、商品管理、車輛信息管理、投訴管理、催繳管理、積分管理等等等等。
2、低代碼架構
低代碼開發平臺的架構看似變化不是特別大,僅僅是,在平臺層增加了一個部分,如下圖:
請看,增加了紅色的部分,也就是說,平臺層不單單有通信平臺和智能平臺,還增加了低代碼開發平臺。
然而,低代碼開發平臺LCAP與原有的兩個平臺的本質區別在于:
通信平臺和智能平臺是對應用層的加強,增加功能、提升能力、加強體驗等;
LCAP是生成應用層所有的模塊。換言之,應用層不再是代碼編寫的,而是低代碼生成的。
低代碼開發平臺LCAP兩大部分組成:
1) 低代碼
a) 頁面設計器:代碼生成式VUE+Element UI;b) 業務腳本編輯器:代碼生成式VUE JS;c) Sql數據服務;d) 工作表服務:管理數據模型;e) 沙盒工具:負責業務遷移;f) 字典管理;g) 工作流服務;h) 問卷服務;i) 消息服務;
2) 零代碼
a) 工作流b) 問卷調查c) 報表d) 外呼數據管理
各個部分在后面會詳細解釋,各位客官稍安勿躁。
3、無縫的遷移
架構的改變,經常會被問到兩個問題,這兩個問題答案其實一模一樣。
一、用低代碼生成的業務,比原來的業務少了什么?
答案是,沒有少,客戶根本無法感知架構的差異,只是發現業務需求變化滿足的時間更短了。
二、用低代碼生成的業務,比原來的業務多了什么?
答案是,沒有多,客戶根本無法感知架構的差異,只是發現成本更低了。
總而言之,與原來的架構沒有任何客戶感知上的差異,只是業務生成的方式產生了革命。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