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寵展、全球寵物產業風向標——亞洲寵物展覽會深度解析
518
2025-03-31
智能制造的本質
以40年從事復雜產品研制的經歷、思考和實踐,希望可以繼續和所有中國工業制造業的同仁們一起身體力行,共同推動中國工業和制造業的數字化轉型和發展。
工業和制造業是國家命脈。智能制造是國際公認的實現工業體系轉型升級的新一代工業技術,能夠從根本上提升我國復雜產品的創新能力和科研水平。
“工業強則國家強”是人類的共識。第一次工業革命發生在18世紀60年代的英國,人類從農耕文明進入工業文明,從手工業時代轉向高度機械化的“蒸汽時代”。隨著機器的大量使用和工廠的出現,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第一次提出了勞動分工的觀點,勞動分工使得1+1>2成為可能,極大提升了勞動效率的同時,現代管理體系也在最早的工廠管理中應運而生。勞動分工使得勞動者提高了對專項工作的熟練程度,使得新技術和新發明的應用成為可能。1840年前后,英國的資本主義工廠基本取代了傳統手工工場,工業革命基本完成,英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
綜上,智能制造的本質就是在前三次工業革命打下的堅實基礎上,積累了大量有關產品研制的設計知識、工藝知識、生產知識、設備維修知識、管理和決策知識等,而且這些知識經過反復驗證被證明是成熟的,人們通過高水平數字化技術的大規模應用,把這些知識轉變成工業軟件和數字化的產品模型,這些軟件和模型在計算機上的執行,實現了對數字產品和物理產品更好的控制,對制造資源更優化的配置,逐步實現產品本身的智能化、產品系統結構定義的數字化、產品研制生產過程的數字化,以及龐大的零部件供應鏈的網絡化,形成了全新的產業形態。在《智能制造的本質》一書,我把智能制造的本質簡單歸納為三句話:第一,軟件化的工業技術;第二,軟件定義的生產關系;第三,生產關系的優化和重構。
我們中華民族在歷史上從未和工業革命如此之近,第四次工業革命給了我們絕佳的機會,中國第一次可以和發達國家幾乎在同一條起跑線上起跑,《智能制造的本質》一書凝結了我本人40年從事復雜產品研制的經歷、思考和實踐,希望可以繼續和所有中國工業制造業的同仁們一起身體力行,共同推動中國工業和制造業的數字化轉型和發展。以書為介,交流探討。
ymf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