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接器端子上錫不良失效分析
連接器端子上錫不良失效分析
案例背景
連接器端子一旦發生失效問題,就會導致電路故障,嚴重時甚至會產生安全事故。因此,了解連接器端子的失效問題,并在生產制造過程中預防,降低隱患發生的可能性,進而實現安全制造與質量提升。
分析過程
1.外觀分析
從觀察位置1、2及3可見,樣品焊錫末端,錫與焊盤有分離現象。左側固定引腳焊錫層無異常。右側固定引腳焊錫層有焊錫受擾現象。此現象的成因是錫填充到端子底部后,在冷卻階段受力才會形成。
2.切片斷面分析
從長向切片分析來看,1pin有虛焊現象,塑膠底部出現分層鼓泡且接觸PCB表面的位置,端子整體傾斜,1pin端高于10pin端。
3.回流溫度分析
PCB先進回流爐的一端兩個焊盤的溫差,10pin固定腳位置溫度均高于1pin固定腳位置溫度。
PCB后進回流爐的一端在升溫220℃-230℃之后,最大溫差9.7℃,即10pin固定腳溫度高,降溫到220℃-210℃之間,最大溫差達到-11.3℃,即1pin固定腳溫度高,兩者間溫度差異非常明顯。
回流設定溫度在端子耐溫規格范圍內。且樣品經烘烤后,不良率降低。
分析結果
綜合以上分析,造成端子虛焊的原因為:樣品端子耐溫上限為250℃,相對于無鉛焊接材料的要求(260℃/10s),本身規格不符合。
而且該端子的材質具有吸濕性,但該樣品未使用防潮包裝,儲存過程中易吸濕。在高溫回流的情況下,易發生端子分層鼓泡問題,成因是在允許溫度范圍內端子發生分層,為端子吸潮后不耐高溫導致。
同時,該樣品在高溫回流時,兩個定位引腳對應的焊盤溫差大,導致連接器兩端張力不平衡,造成連接器一端微翹起,加劇樣品失效的發生。
改善方案
1.材料
樣品端子耐溫需滿足260℃/10s的無鉛焊接要求,封裝材質應采用抗吸潮性強的材料或采用標準的防潮包裝。
2.回流溫度改善
1.針對該產品,建議使用至少8溫區回流爐,優選10溫區回流爐,減少PCB各部分的溫度差異。
2.建議優化回流溫度。
3.鋼網開口改善(固定引腳)
目前鋼網開口增加了十字避空,但錫量整體仍偏高。該樣品端子的焊接點面積小,焊盤大,建議整體開口縮小20%。或者采用端子位置局部加厚鋼網的方法改善。
審核編輯 黃昊宇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