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集市-寵物集市華東、華南、華北排行榜一覽表
857
2025-03-31
第四次工業革命速度展開 深入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戰略
工業互聯網作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關鍵支撐,通過實現人、機、物的全面互聯,構建起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全面連接的新型工業生產制造和服務體系,是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驅動。
-***指出,與以往歷次工業革命相比,第四次工業革命是以指數級而非線性速度展開;要深入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戰略。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一年多來,在各地方各行業的廣泛響應和積極參與下,工業互聯網平臺蓬勃發展、開局良好,突破了一批平臺關鍵核心技術,涌現出一批具有特色的平臺解決方案和應用案例,對工業經濟數字化轉型的支撐作用不斷增強。
一
工業互聯網平臺已成為我
國工業經濟數字化轉型的重要途徑
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戰略部署下,工業互聯網平臺各項工作扎實推進,初步形成了高效協同的多層次政策體系,創新發展工程和試點示范項目穩步推進,充滿活力的產業生態體系正在孕育形成,企業界和各地政府共同發力,形成了全國各地“建平臺、用平臺”的良好氛圍。
通過調研發現,我國11家平臺企業工業設備連接數平均達到59萬臺,工業APP平均突破1500個,注冊用戶數平均超過50萬,平臺積累數據量平均超過1000TB,2018年平臺相關業務收入平均約為5億元,相關研發投入平均約為4.6億元。總的來看,平臺發展取得顯著進展,平臺應用水平得到明顯提升。
一方面,既有平臺迭代升級、創新服務。樹根互聯“根云”平臺推出3.0版本,數據接入效率提高了5倍,工業APP開發效率提高40%,大幅提升產品后市場服務能力;海爾COSMOPlat平臺將大規模定制解構為交互、研發、營銷、采購、生產、物流、服務7大模塊,通過靈活訂閱、連接嵌套的模式創新用戶服務能力。
二是平臺供給能力不斷強化,超前布局一批平臺關鍵技術。具有較強實力的企業加快平臺核心技術研發與產業化,前沿性、融合性技術安全可靠能力不斷增強。
平臺開源框架及工具方面,華為提出“利用開源、回饋開源、高于開源”理念,發起了一批平臺開源項目。
三是平臺應用能力不斷提升,創新涌現一批解決方案和應用案例。圍繞行業生產特點和企業痛點問題,平臺企業持續創新服務能力,開發形成了一批具有亮點的創新解決方案和應用案例。
企業管理環節,用友精智平臺為天瑞水泥減少錯發貨物損失超過2000萬元,有效解決了企業供應鏈協同管理難、用戶訂單響應不及時問題。
四是區域落地加速推進,建設形成一批平臺發展高地。重點平臺企業紛紛制定平臺區域推廣戰略,通過“區域平臺+示范基地”的模式加快平臺落地。
海爾COSMOPlat平臺在全國的12個城市布局,覆蓋華東、華北、華南等六大區域,實現全球20個國家復制推廣;航天云網Indics平臺建成10個行業云、19個區域云、16個行業大企業服務專區,行業及區域影響力不斷增強;阿里supET平臺推出結合區域產業特色的廣東飛龍、重慶飛象平臺,提升區域定制化服務能力;徐工信息“漢云”平臺已服務于國內330多個地級市,并在“一帶一路”沿線10個國家進行布局。
五是積極打造平臺生態,探索形成若干跨界合作模式。圍繞企業合作、人才交流、創新競賽等方面,平臺企業積極推動平臺生態建設,形成了若干跨界合作模式。
企業合作方面,打造“1+X”平臺體系,構建“基礎平臺模板+行業賦能子平臺”成為平臺行業拓展的共性模式,如東方國信打造Cloudiip+能源云、煉鐵云、空壓機云實現多行業布局。
人才合作方面,平臺企業通過聯合培養、建設專家資源池方式,推動人才交流合作,如紫光與東北大學合作,引入東北大學電機行業專家團隊開展工業APP開發等。
二
推動我國工業互聯網
平臺建設的經驗和體會
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快速發展,得益于平臺企業的積極投入和各地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的大力推動,從平臺建設推廣的經驗來看,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一是堅持由企業深挖內生需求,自下而上推動平臺創新發展。
企業布局工業互聯網平臺領域均有較強的內生動力,如華為、阿里著眼于推動自身業務轉型,富士康、航天云網以此來更好地服務自身制造及產業鏈伙伴,徐工、三一、海爾強調創造差異化服務提升產品競爭力,浪潮、用友順應信息技術發展趨勢變革產品體系。
不同領域企業從不同角度出發,將工業互聯網平臺作為數字化轉型下業務創新的抓手,自發主動地推動平臺建設及推廣。
二是堅持調動地方政府積極性,多措并舉推動平臺培育推廣。
廣東、江蘇、山東等地先行先試、大力投入,通過政策創新率先吸引了一批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的落地,如廣東通過全國首創“工業互聯網產業生態供給資源池”建設,吸引了航天云網、阿里、樹根互聯等一批平臺企業落地,并著力培育了華為、富士康、華龍迅達等一批本地企業建設平臺,形成了平臺創新發展優勢。
三是堅持問題導向、應用牽引,探索形成各具特色的發展路徑。
平臺企業以應用為牽引,探索形成了不同平臺特色。如華為、紫光、阿里平臺突出通用使能,東方國信、富士康平臺分別以流程和離散智能化生產為重點,航天云網平臺著力推進網絡化協同制造,海爾平臺大力發展大規模定制,徐工信息、樹根互聯平臺瞄準服務化延伸,用友平臺持續打造數字化管理能力,初步形成了多角度、體系化發展格局。
總的來看,當前我國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推廣取得了良好的進展。但與此同時也應看到,工業互聯網平臺總體仍處于高研發投入、長周期回報的產業培育期,市場成熟仍需時日,平臺應用深度和廣度不足、平臺標準體系不完善、數據安全保護機制不健全、平臺專業人才難以滿足產業發展需求等問題依然突出,亟須進一步完善政策、加大投入、形成合力,共同加快工業互聯網平臺發展。
三
下一步的工作考慮
我國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正面臨良好的發展機遇,結合當前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及推廣的基本情況,下一步擬重點開展三個方面工作。
一是加強政策保障,完善平臺發展環境。
二是開展平臺遴選,培育標桿解決方案。
開展跨行業跨領域平臺遴選和集成應用試點示范,打造一批工業互聯網平臺解決方案和典型應用案例,培育一批骨干平臺企業。鼓勵地方舉辦工業互聯網平臺與工業制造企業的對接會,支持建設工業互聯網平臺示范基地和展示中心,加快推動平臺技術成果轉化和人才培養。
三是強化跟蹤管理,做好平臺評價服務。
根據實際情況適時修訂工業互聯網平臺評價方法,持續開展日常隨機和季度性系統調研,做好平臺跟蹤評價。建立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退出機制,推動工業互聯網平臺優勝劣汰、動態調整,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