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有機生產管理體系,以及有機生產管理體系包括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今天給各位分享有機生產管理體系的知識,其中也會對有機生產管理體系包括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本文目錄一覽:

有機食品管理制度
有機產品 第4部分: 管理體系
范圍
GB/T 19630的本部分規定了有機產品生產、加工、經營過程中應建立和維護的管理體系的通用規范和要求。
本部分適用于有機產品的生產者、加工者、經營者及相關的供應環節。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GB/T 19630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為本部分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勵根據本部分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部分。
GB/T 19630.1 有機產品 第1部分:生產
GB/T 19630.2 有機產品 第2部分:加工
GB/T 19630.3 有機產品 第3部分:標識與銷售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GB/T 19630.4的本部分。
3.1
有機產品生產者 organic producer
按照本部分從事有機種植、養殖以及野生產品采集,其生產單元和產品已獲得有機認證機構的認證,產品已獲準使用有機產品標志的單位或個人。
3.2
有機產品加工者 organic processor
按照本部分從事有機產品加工,其加工單位和產品已獲得有機認證機構的認證,產品已獲準使用有機產品標志的的單位或個人。
3.3
有機產品經營者 organic handler
按照本標準從事有機產品的運輸、儲存、包裝和貿易,其經營單位和產品獲得有機認證機構的認證,產品獲準使用認有機產品認證標志的單位和個人。
3.4
生產基地 production base
從事有機種植、養殖或野生產品采集的生產單元。
3.5
內部檢查員 internal auditor
有機產品生產、加工、經營單位內部負責有機管理體系審核,并配合有機認證機構進行檢查、認證的管理人員。
4 要求
4.1 基本要求
4.1.1 有機產品生產、加工、經營者應有合法的土地使用權和合法的經營證明文件。
4.1.2 有機產品生產、加工、經營者應按GB/T 19630.1~GB/T19630.3的要求建立和保持有機生產、加工、經營管理體系,該管理體系應形成本部分4.2要求的系列文件,加以實施和保持。
4.2 文件要求
4.2.1 有機生產、加工、經營管理體系的文件應包括:
a)生產基地或加工、經營等場所的位置圖;
b)有機生產、加工、經營的質量管理手冊;
c)有機生產、加工經營的操作規程;
d)有機生產、加工、經營的系統記錄。
4.2.2 生產基地或加工、經營等場所的位置圖
應按比例繪制生產基地或加工、經營等場所的位置圖。應及時更新圖件,以反映單位的變化情況。圖件中應相應標明但不限于以下的內容:
a) 種植區域的地塊分布,野生采集/水產捕撈區域的地理分布,加工、經營區的分布,水產養殖場、蜂場分布,畜禽養殖場及其牧草場、自由活動區、自由放牧區的分布;
b)河流、水井和其它水源;
c)相鄰土地及邊界土地的利用情況;
d)畜禽檢疫隔離區域;
e)加工、包裝車間;原料、成品倉庫及相關設備的分布;
f)生產基地內能夠表明該基地特征的主要標示物。
4.2.3 有機產品生產、加工、經營質量管理手冊
應編制和保持有機產品生產、加工、經營質量管理手冊,該手冊應包括以下內容:
a)有機產品生產、加工、經營者的簡介;
b)有機產品生產、加工、經營者的經營方針和目標;
c)管理組織機構圖及其相關人員的責任和權限;
d)有機生產、加工、經營實施計劃;
e)內部檢查;
f)跟蹤審查;
g)記錄管理;
h)客戶申、投訴的處理。
4.2.4 生產、加工、經營操作規程
應制定并實施生產、加工、經營操作規程,操作規程中至少應包括:
a)作物栽培、野生采集、畜禽、蜜蜂、水產養殖等有機生產、加工、經營的操作規程;
b)禁止有機產品與轉換期產品及非有機產品相互混合,以及防止有機生產、加工和經營過程中受禁用物質污染的規程;
c)作物收獲規程及收獲后運輸、加工、儲藏等各道工序的管理規程;
d)畜禽、水產等產品的屠宰、捕撈、加工、運輸及儲藏等管理規程;
e)機械設備的維修、清掃規程;
f)員工福利和勞動保護規程。
4.2.5 文件的控制
有機生產、加工管理體系所要求的文件應是最新有效的,應確保在使用時可獲得適用文件的有效版本。
4.2.6 記錄的控制
有機產品生產、加工、經營者應建立并保持記錄。記錄應清晰準確,并為有機生產、加工活動提供有效證據。記錄至少保存5年并應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內容:
a)土地、作物種植和畜禽、蜜蜂、水產養殖歷史記錄及最后一次使用禁用物質的時間及及使用量;
b)種子、種苗、種畜禽等繁殖材料的種類、來源、數量等信息;
c)施用堆肥的原材料來源、比例、類型、堆制方法和使用量;
d)控制病、蟲、草害而施用的物質的名稱、成分、來源、使用方法和使用量;
e) 對畜禽養殖場(及養蜂場)要有完整的存欄登記表。其中包括所有進入該單元動物的詳細信息(品種、產地、數量、進入日期等),還應提供所有的出欄畜禽的詳細資料,年齡、屠宰時的重量、標識及目的地等。
f)畜禽養殖場(及養蜂場)要記錄所有獸藥的使用情況,包括:購入日期和供貨商;產品名稱、有效成分及采購數量;被治療動物的識別方法;治療數目、診斷內容和用藥劑量;治療起始日期和管理方法;銷售動物或其產品的最早日期。
g)畜禽養殖場要登記所有飼料的詳情,包括種類、成分和其來源等;
h)加工記錄,包括原料購買、加工過程、包裝、標識、儲藏、運輸記錄;
i)加工廠有害生物防治記錄和加工、貯存、運輸設施清潔記錄;
j)原料和產品的出入庫記錄,所有購貨發票和銷售發票;
k)標簽及批次號的管理。
4.3 資源管理
有機產品生產、加工者不僅應具備與有機生產、加工規模和技術相適應的資源,而且應具備符合運作要求的人力資源并進行培訓和保持相關的記錄。
4.3.1 應配備有機產品生產、加工的管理者并具備以下條件:
a)本單位的主要負責人之一;
b)了解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及相關要求;
c)了解GB/T 19630.1~GB/T 19630.4的要求;
d)具備5年以上農業生產和(或)加工的技術知識或經驗;
e) 熟悉本單位的有機生產、加工管理體系及生產和(或)加工過程。
4.3.2 應配備內部檢查員并具備以下條件:
a) 了解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及相關要求;
b)相對獨立于被檢查對象;
c) 熟悉并掌握GB/T 19630.1~GB/T 19630.4的要求;
d) 具備3年以上農業生產和(或)加工的技術知識或經驗;
e) 熟悉本單位的有機生產、加工和經營管理體系及生產和/或加工過程。
4.4 內部檢查
4.4.1 應建立內部檢查制度,以保證有機生產、加工管理體系及生產過程符合GB/T 19630.1~GB/T 19630.4的要求。
4.4.2 內部檢查應由內部檢查員來承擔。
4.4.3 內部檢查員的職責是:
a)配合認證機構的檢查和認證;
b)對照本部分,對本企業的質量管理體系進行檢查,并對違反本部分的內容提出修改意見;
c)對本企業追蹤體系的全過程確認和簽字;
d)向認證機構提供內部檢查報告。
4.5 追蹤體系
為保證有機生產完整性,有機產品生產、加工者應建立完善的追蹤系統,保存能追溯實際生產全過程的詳細記錄(如地塊圖、農事活動記錄、加工記錄、倉儲記錄、出入庫記錄、銷售記錄等)以及可跟蹤的生產批號系統。
4.6 持續改進
應利用糾正和預防措施,持續改進其有機生產和加工管理體系的有效性,促進有機生產和加工的健康發展,以消除不符合或潛在不符合有機生產、加工的因素。有機生產和加工者應:
a)確定不符合的原因;
b)評價確保不符合不再發生的措施的需求;
c)確定和實施所需的措施;
d)記錄所采取措施的結果;
e)評審所采取的糾正或預防措施。

什么是有機食品標準體系
有機食品的標準是:產品的生產必須符合有機產品(GB/T19630.1)的要求,產品的加工必須符合有機產品(GB/T 19630.2)的規范,產品的標識與銷售必須符合有機產品(GB/T19630.3)的要求,產品生產、加工、經營過程中必須遵守建立和維護的管理體系(GB/T19630.4)的通用規范和要求。
什么是有機產品
所謂有機產品,是指利用有機農業技術生產、經無工業污染加工制成的產品。其基本要求主要包括農作物在種植過程中禁止使用化學物質及殺蟲劑,加工食品有機成分必須達到95%以上等。有機產品除食品外,還包括按相應規范生產、加工并經過認證的有機紡織品、有機家具、有機化妝品、有機肥料、有機工藝品等。目前形成市場規模的主要是有機食品,已形成110億美元的國際市場。
有機食品需要哪些認證
有機食品的認需要以下認證。
有機食品是指來自于有機農業生產體系的食品,有機農業是指一種在生產過程中不使用人工合成的肥料、農藥、生長調節劑和飼料添加劑的可持續發展的農業,它強調加強自然生命的良性循環和生物多樣性。有機食品認證機構通過認證證明該食品的生產、加工、儲存、運輸和銷售點等環節均符合有機食品的標準。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有機認證機構眾多,一些認證機構只要花錢就可以出具有機認證資格證書,嚴重擾亂了有機食品市場的正常秩序,相關部門正在清查,因此理事長在選擇有機食品認證機構時一定要注意核實,該認證機構是否經過中國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CNCA)、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等權威部門認可,擁有正式批準號等。
什么叫有機食品?它有什么作用?國家對它怎么監控?
有機食品的定義 有機食品是一種國際通稱,是從英文Organic Food直譯過來的,其他語言中也有叫生態或生物食品等。這里所說的“有機”不是化學上的概念,而是指采取一種有機的耕作和加工方式。有機食品是指按照這種方式生產和加工的;產品符合國際或國家有機食品要求和標準;并通過國家認證機構認證的一切農副產品及其加工品,包括糧食、蔬菜、水果、奶制品、禽畜產品、蜂蜜、水產品、調料等。 有機食品是目前國標上對無污染天然食品比較統一的提法。有機食品通常來自于有機農業生產體系,根據國際有機農業生產要求和相應的標準生產加工的。除有機食品外,目前國際上還把一些派生的產品如有機化妝品、紡織品、林產品或有機食品生產而提供的生產資料,包括生物農藥、有機肥料等,經認證后統稱有機產品。 中國有機產品標志中國有機產品標志釋義“中國有機產品標志”的主要圖案由三部分組成,既外圍的圓形、中間的種子圖形及其周圍的環形線條。 標志外圍的圓形形似地球,象征和諧、安全,圓形中的“中國有機產品”字樣為中英文結合方式。既表示中國有機產品與世界同行,也有利于國內外消費者識別。 標志中間類似于種子的圖形代表生命萌發之際的勃勃生機,象征了有機產品是從種子開始的全過程認證,同時昭示出有機產品就如同剛剛萌發的種子,正在中國大地上茁壯成長。 種子圖形周圍圓潤自如的線條象征環形道路,與種子圖形合并構成漢字“中”,體現出有機產品植根中國,有機之路越走越寬廣。同時,處于平面的環形又是英文字母“C”的變體,種子形狀也是“O”的變形,意為“China Organic”。 綠色代表環保、健康,表示有機產品給人類的生態環境帶來完美與協調。橘紅色代表旺盛的生命力,表示有機產品對可持續發展的作用。 有機食品與綠色食品 綠色食品是中國政府主推的一個認證農產品,他有綠色AA級,和A級之分,而其AA級的生產標準基本上等同于有機農業標準。綠色食品是普通耕作方式生產的農產品向有機食品過渡的一種食品形式。有機食品是食品行業的最高標準。 有機食品主要品種 目前經認證的有機食品主要包括一般的有機農作物產品(例如糧食、水果、蔬菜等)、有機茶產品、有機食用菌產品、有機畜禽產品、有機水產品、有機蜂產品、采集的野生產品以及用上述產品為原料的加工產品。國內市場銷售的有機食品主要是蔬菜、大米、茶葉、蜂蜜等。 有機食品判斷標準 1、原料來自于有機農業生產體系或野生天然產品; 2、有機食品在生產和加工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循有機食品生產、采集、加工、包裝、貯藏、運輸標準,禁止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藥、化肥、激素、抗生素、食品添加劑等,禁止使用基因工程技術及該技術的產物及其衍生物。 3、有機食品生產和加工過程中必須建立嚴格的質量管理體系、生產過程控制體系和追蹤體系,因此一般需要有轉換期; 4、有機食品必須通過合法的有機食品認證機構的認證。 申請有機食品的認證 1、提出申請,填寫申請表; 2、填寫調查表并提供有關材料: 3、認證機構審查材料并派遣檢查員實地審查(包括產品抽樣); 4、檢查員將實地檢查報告報送頒證委員會; 5、頒證委員會根據綜合材料進行評審,評審結果為: (1)同意頒證 (2)轉換期頒證或有條件頒證 (3)不能頒證 6、簽定標志使用合同并頒證。 有機食品認證的相關組織機構 國家認監委 http://www.cnca.gov.cn 國家認可委 http://www.cnas.org.cn 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盟 http://www.ifoam.org/ 中國認可的認證機構 http://www.fofcc.org.cn 歐盟認可的認證機構QCI 美國認可的認證機構IBD 有機食品標志的使用權是終身制嗎? 不是。按照國際慣例,有機食品標志認證一次有效許可期限為一年。一年期滿后可申請“保持認證”,通過檢查、審核合格后方可繼續使用有機食品標志。 有機食品和普通食品的價格比較 根據對北京和上海有機食品市場的調查,有機食品比普通食品的價格一般高出30%—80%,有些品種,例如有機蔬菜的價格為普通蔬菜的2—3倍。 有機食品“不是”絕對無污染的食品 食品是否有污染是一個相對的概念。世界上不存在絕對不含有任何污染物質的食品。由于有機食品的生產過程不使用化學合成物質,因此,有機食品中污染物質的含量一般要比普通食品低,但是過分強調其無污染的特性,會導致人們只重視對終端產品污染狀況的分析與檢測,而忽視有機食品生產全過程質量控制的宗旨。 有機農業和常規農業的比較 在許多情況下,在開始轉換之初可能會出現減產,特別是原來嚴重依賴化肥與農藥的地區。但是,在那些原來對農藥、化肥使用較少的地區,有機種植就可能不會減產,相反,還可能增產。原因是: 1、通過輪作、間作和各樣種植,農業生產系統的多樣性得到改善; 2、通過利用作物秸稈還田(或
制作堆肥以后還田),促進了農田養分循環; 3、較好地利用了周圍生態系統的有機物質; 4、將養殖業和種植業結合起來,改善了養分的管理水平。 有機食品與其他食品的區別 目前,我國有關部門在推行的其他標志食品還有無公害食品和綠色食品。無公害食品是按照無公害食品生產和技術標準和要求生產的、符合通用衛生標準并經有關部門認定的安全食品。嚴格來講,無公害食品應當是普通食品都應當達到的一種基本要求。 綠色食品是我國農業部門在九十年代初發展的一種食品,分為A級綠色食品和AA級綠色食品。其中,A級綠色食品生產中允許限量使用化學合成生產資料,AA級綠色食品則較為嚴格地要求在生產過程中不使用化學合成的肥料、農藥、飼料添加劑、食品添加劑和其它有害于環境和健康的物質。從本質上來講,綠色食品是從普通食品向有機食品發展的一種過渡產品。有機食品與其他食品的區別體現在如下幾方面: 1) 是有機食品在其生產加工過程中絕對禁止使用農藥、化肥、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質,并且不允許使用基因工程技術;而其他食品則允許有限使用這些技術,且不禁止基因工程技術的使用。如綠色食品對基因工程和輻射技術的使用就未作規定。 2) 是生產轉型方面,從生產其他食品到有機食品需要2-3年的轉換期,而生產其他食品(包括綠色食品和無公害食品)沒有轉換期的要求。 3) 是數量控制方面,有機食品的認證要求定地塊、定產量,而其他食品沒有如此嚴格的要求。 因此,生產有機食品要比生產其他食品難得多,需要建立全新的生產體系和監控體系,采用相應的病蟲害防治、地力保護、種子培育、產品加工和儲存等替代技術。 有機產品的確更有益健康 《周日泰晤士報》稱,為期四年、耗資1200萬英鎊的有機研究項目將結束數年來對有機的爭議,并有可能顛覆政府有關人員的說法:食用有機食品僅僅是一種生活方式。研究發現有機蔬菜和水果中抗氧化劑的含量比常規產品高出40%,而科學家稱抗氧化劑可以降低患癌癥和心臟病的風險。同時有機蔬菜和水果還含有更高的有益礦物質,如鐵和鋅。 Carlo Leifert教授是歐盟投資項目的合作者,他說有機產品將有助于提高人們的營養吸收。研究人員在英格蘭的諾森伯蘭郡的占地725英畝的農場上種植水果和蔬菜,并在其有機和非有機地塊上分別飼養奶牛,在歐洲其它地方也有奶牛基地。他們發現有機奶牛所產牛奶中的抗氧化劑含量比常規牛奶高出50%-80%。而有機小麥、蕃茄、土豆、卷心菜、洋蔥和生菜與非有機品種相比較,其所含營養物質均高出20%-40%。 選擇有機食品八大理由 選擇有機食品的8個理由: 1.較為健康 研究顯示有機產品含有較多鐵質、鎂質、鈣質等微量元素及維生素C,而重金屬及致癌的硝酸鹽含量則較低 。 2.味道較好 有機農業提倡保持產品的天然成份,因此可保持食物的原來味道。 3.避免爆發類似禽流感一類的疾病 密集式的動物飼養方式令疾病很容易散播,而有機農業要求開放的動物飼養方式則可以令動物有空間伸展活動,增強動物的抵抗力,減低疾病散播機會。 4.含有較少化學物質 在有機生產的理念下,所有生產及加工處理過程均只允許在有限制的情況下施用化學物質。 5.生產過程不含基因改造成分 在有機生產的理念下,所有生產及加工處理過程中均不可使用任何基因改造生物及其衍生物。 6.對環境及生態有利 機生產鼓勵使用天然物料,適量施肥及灌溉,減少資源浪費,提高農場內及其周邊的生物多樣性。 7.保護土壤 土壤退化及污染日趨嚴重,而土壤作為生產糧食的基本要素,人類必須對之加以保護。有機農業要求的土壤保護措施是希望恢復和維持土壤的生命力,令土壤能繼續為人類提供足夠而優質的食物。 8.其實一點都不貴 有機生產規模較小,人力投資大,風險成本及運輸成本也相對高昂,因此有機產品售價自然比較貴。但是,常規農業并沒有將環境成本如污染、泥土肥力下降等損害計算在內,如果將環境成本反映在價格上,常規農產品和有機農產品的價格會相若。更為重要的一點是,如果長期食用健康綠色食品,可以明顯感覺免疫力增加,體質也會提升,這是體內毒素逐漸排除的正常現象。
有機食品認證有哪些基本要求?
有機食品認證的基本要求:建立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生產過程控制體系的建立、追蹤體系的確立。
一、質量管理體系的基本要求
申請有機食品認證企業(單位),須按《有機食品認證技術準則》的要求,建立并完善涵蓋如下內容的管理體系:
(一)、質量管理手冊
質量管理手冊是闡述企業質量管理方針目標、質量體系和質量活動的綱領指導性文件,對質量管理體系作出了恰當的描述,是質量體系建立和實施中所應用的主要文件,即是質量管理體系運行中長期遵循的文件。質量管理手冊的主要內容包括:
(1)企業概況
(2)開始有機食品生產的原因、生產管理措施
(3)企業的質量方針
(4)企業的目標質量計劃
(5)為了有機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促進土地管理的措施。
(6)生產過程管理人員、內部檢查員以及其它相關人員的責任和權限。
(7)組織機構圖、企業章程等
(二)、操作規程
所有的操作規程都是為了將《質量保證手冊》具體化的
程序和方法的文件,必須經過企業內部的共同討論通過并切實地實行。
1)、作物栽培部分
(1)、作物栽培部分操作規程
①種子和種苗的選定及處理方法
②田地的準備方法
③播種及育苗方法
④基肥和追肥的
制作方法
⑤基肥和追肥的施肥管理方法
⑥病、蟲、草害防除的方法
⑦包括豆科作物在內的輪作制度
⑧對來自水源及周邊的污染的防范和處理方法
⑨異常和辦理發生時的處理或報告方法
⑩收獲的方法(包括防止與普通農產品混合的措施和不合格產品的處理)
(2)、原料收獲的管理規程
①收獲方法
②有機原料識別批次號編號方法
③從收獲到出貨的各道工序的批次號編號管理方法
(3)、收獲后的各道工序的規程
①從田地到加工廠的運送方法
②加工廠的接貨檢查
程序③篩選、加工、清洗的作業程序
④臨時保管方法(與普通農產品的區分方法、有機標志等)
⑤包裝程序
⑥不合格產品的處理方法
(4)出貨規程
①保管方法
②出貨的程序(如何與普通農產品的區分方法)
③不合格產品的處理
(5)、機械、設備的維修、清掃規程
①使用前的清洗方法
②維修方法
③滅菌消毒方法
(6)、客戶投訴的處理
①投訴的處理方法
②投訴處理記錄的完成方法
③投訴原因的調查、改正及預防措施
(7)、給認證機構的報告及接受檢查規程
①認證機構的檢查計劃
②年度栽培計劃、實際栽培結果、收獲累計、生產損耗及不合格產品的數量、分客戶的銷售業績。
(8)、記錄管理規程
①完成和修訂各種規程及文本
數據的方法
②完成、修訂后的新文本的使用方法
(9)、內部檢查規程
①內部檢查的實施計劃
②內部檢查的責任和權限
③發現問題時的糾正措施
④改正措施效果的驗證方法
⑤生產過程的檢查實施程序
(10)、教育、培訓規程
①必要的教育、培訓的內容和目的
②認證機構舉辦的培訓班的參加情況
2)、生產加工部分
(1)、有機食品的年度生產計劃
①有機食品的年生產計劃的制定
(何時、何地、誰、怎樣決定了什么計劃)
②計劃變更的程序
(2)原材料的入庫及保管
①原料入庫時確認內容
②品質檢查的方法和合格與否的判斷標準
③不合格原料的處理
④合格原料的識別及保管方法
⑤記錄的名稱和方法
(3)、機械設備的維修及清洗
①使用前后的清掃、清洗方法
②機械和器具的維修方法
③消毒方法及消毒后處理、對其效果的確認
④使用藥劑的清單
⑤記錄的名稱和方法
(4)、批號管理
①有機識別用的貨物的批次號編號方法
②從原料到產品出貨的各道工序的貨物批次號編號管理方法
(5)、出貨
①產品的檢查方法及標準
②不合格產品的處理
③合格產品的保管方法
④出貨程序(與普通農產品的區分、向運輸人員的交貨)
⑤記錄的名稱及方法
(6)、衛生管理
①工廠內外及相關設施的防蟲防鼠方法
②對外委托單位的選擇標準
③使用藥劑的清單
④記錄的名稱和方法
(7)、投訴的處理
①接到投訴時的對策
②投訴原因的調查、改正及預防措施
③記錄的名稱及方法
(8)、給認證機構的報告
①同意接受注冊認證機構的檢查
②年度栽培計劃、實際栽培結果、收獲累計、生產損耗及不合格產品的數量、分客戶的銷售業績。
(9)、記錄管理
①各種規程及文本
數據的完成、修改方法
②完成、修改后的新版文本的使用方法
⑨記錄名稱
(10)、內部檢查
①內部檢查的實施計劃
②內部檢查員的責任和權限
③發現問題時的改正措施
④改正措施效果的驗證
⑤記錄的名稱
(11)合同內容的確認
①合同及定貨要求事項的確認方法
②要求事項的傳達及通知事項
③合同內容及定貨要求發生變化時的措施
④記錄的名稱
(12)、教育、培訓
①必要的教育、培訓內容和目的
②認證機構舉辦的培訓班的參加情況
(三)、記錄的完成和保存
文本及數據、數據類文件的管理規程(保存時間3年以上)
(四)、內部檢查
1、內部檢查監督方法規程
2、對操作規程進行定期重新審閱、修訂的規程
3、對生產進行檢查和確認并提出改進意見的規程
4、對各類記錄進行確認、簽字認可規程
(五)合同內容的確認
為了確認和履行合同及定單要求的規程
(六)、教育和培訓
對本企業參與有機:生產經營活動的所有成員進行的必要的教育和培訓規程。
二、生產過程控制體系
遵循《有機食品認證技術準則》的要求,建立并完善企業生產過程控制體系:
1、產品必須來自己建立的或正在建立的有機農業生產體系,或采用有機方式采集的野生天然產品;
2、加工產品所用原料必須來自己建立的或正在建立的有機農業生產體系,或采用有機方式采集的野生天然產品;
3、在整個生產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循有機食品生產、采集、加工、包裝、貯藏、運輸標準;
(1)有機食品在其生產加工過程中絕對禁止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藥、化肥、激素、抗生素、食品添加劑等,而普通食品則允許:有限制確地使用這些物質;
(2)有機食品的生產和加工過程中禁止使用基因工程技術的產物及其衍生物:
(3)有機食品的生產和加工必須建立嚴格的質量跟蹤管理體系,因此一般需要有一個轉換期。
4、有機食品在整個生產、加工和消費過程中更強調環境的安全性,突出人類、自然和社會的協調和可持續發展,在整個生產:過程采用積極、有效的生產措施的手段,使生產活動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壞減少到最低限度。
三、追綜體系
(一)、追蹤體系的概念
追蹤體系作為食品質量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Codex的一個特別委員會對可追綜系統的定義表述“食品生產、加工、貿易各個階段的信息流的連續性保障體系”。可追蹤系統能夠從生產到銷售的各個環節追蹤檢查產品,有利于監測任何對人類健康和環境的影響,通俗地說,該系統就是利用現代化信息管理技術給每件商品標上號碼、保存相關的管理記錄,從而可以進行追蹤的系統。
有機食品的可追蹤是指對從最終產品到原材料以及從原料到產品的整個過程,根據生產日期、生產及加工記錄、原料到貨記錄、倉庫保管記錄、出貨記錄等各種記錄和票據必須是可以追蹤調查的。
1、追蹤體系是一個記錄保存系統,可以跟蹤生產、加工、運輸、貯藏、銷售全過程。
2、是有機生產的證據。
3、是檢查員檢查評估是否符合有機標準的重要依據。
4、是生產者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據。
5、對于同時進行常規生產和有機生產的生產者,追蹤體系尤其重要。
6、參考有機認證中心建議生產基地農事活動記錄表,建立跟蹤審查系統。
(二)、追蹤體系的好處
追蹤體系的確立能帶來如下的好處:
1、最終產品出現違反準則的情況時,能方便對違規事項的原因查找。
2、原因找到后,使需要回收貨物的量最小。
3、削減回收費用。
4、因為能清楚地掌握原材料的出處,所以能分析、辨別所用原材料的風險度。
5、能在記錄上使最終產品的品質保證成為可能。
6、符合IS09001系列及HACCP的要求。
反之,如果產品未確立追蹤體系時,一旦其最終產品發生問題就會遭受很大的損失。
(三)追蹤體系的因素(種植業部分)
1、地塊分布圖、地塊圖。
清楚地顯示出地塊的大小和方位、邊界、緩沖區及相鄰土地的狀況,顯示作物、建筑、樹木、溪流、捧灌系統及明顯標示等。
2、產地歷史記錄
1)產地歷史記錄能詳細列舉過去的作物種植和投入物的使用。通常包含地塊號、面積、有機種植或常規種植,作物品種和每年的投入物,投入物使用的數量和日期。
2)新購買或租借土地的生產者應要求得到原所有者簽署的記錄以前種植過程的陳述文件(3年內)。
3)有機種植者全部名單。
3、農事活動記錄。
全部有機種植者、農事活動記錄是實際生產過程發生事件的詳細記錄,如施肥、除草、防治病蟲害、收獲的日期的形式、投入物記錄、天氣條件、遇到的問題和其他事項。
4、投入物記錄
1)投入物記錄詳細記錄了外來投入物的購買,包括種類、來源、數量、使用量、日期和地塊號的信息。
2)這些信息可記錄在上面所說的產地歷史記錄和農事活動記錄中,也可記在專用的投放物記錄表上。
3)記錄應和地塊號相關聯,可以從收據和標簽上加以區別。
5、收獲記錄
1)收獲記錄應顯示地塊號、收獲日期、數量、等級等。
2)收獲記錄可以包含在農事活動記錄中,也可單獨記錄。
6、貯藏記錄
1)貯藏記錄包括貯藏場地、方法、數量及地塊號。
2)批次號可以在貯藏時產生。
3)貯藏記錄應反映貯藏場清潔衛生條件。
7、銷售記錄
1)銷售記錄包括發票、收據、定單等等。顯示銷售日期、等級、批次、數量和購買者。
2)銷售記錄應指示那些產品是經過有機認證的,證書號、銷售者的地址。
8、批次號
1)次號是與生產地聯系起來的
代碼。
2)批次號在有機食品的鑒別中,起著重要作用。
3)批次號的確定沒有特定的標準,但一經確定就應連續使用。
4)批次號應指明地塊號、收獲日期等要素。
9、經認證的投人物
所有在產地中使用的投入物,必須經認證中心須認可或得到相關認證機構的認證。
(四)追蹤體系的要素(加工部分)
1、有機原料的收購、運輸和儲存。
2、加工過程。
1)是否和其他原料混合。
2)必須熟悉從原料到產品的整個加工過程。工藝流程包括原料來源及處理加工方法和包裝。
3)加工者和申請者要遞交工藝流程圖,檢查員就通過流程圖核實產品的相關信息,以及批次號。
4)包裝。
3、倉儲。
4、產品的銷售。
5、批次號
1)批次號在有機食品認證加工中起著重要作用,加工者把批次號作為質量控制(QC)的目的。一旦發生了質量問題,制造者就能把發生問題的產品分離出來,以便管理。
2)批次號一般由生產的日期等要素組成。加工者的批次號編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但應建立統一的批次號編號規則。
3)批次重新組合,就應分配新的批次號,并和前一次的批次號一起記入記錄文件中,以便保證跟蹤的完整性。
7、裝箱單(B/L)
裝箱單是產品從一處轉運到另一處的文件,包括了裝載日期、原地點、目的地(接受者的姓名、地址)、產品描述、數量、批次號、運輸工具、裝卸者姓名。并在B/L上注明是經過”有機認證”的。
(五)有害物質控制及衛生管理
1、加工常規產品的加工者在進行有害物質控制和衛生管理時,應以文件的形式記錄應采取的附加措施,以保證有機產品在存儲和加工時不會受到污染。
2、在檢查生產記錄時,應同時檢查與同一生產進程式相關的有害物控制衛生管理文件。以確認跟蹤記錄與有機食品認證成品的一致性。
有些組織的文件可能還會有程序文件的補充,這個根據組織情況來決定。其實整個文件類的模式跟ISO9001認證是非常類似的,只是內容和步驟不太相同
關于有機生產管理體系和有機生產管理體系包括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有機生產管理體系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有機生產管理體系包括、有機生產管理體系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