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進階繪圖 ( Polar Chart 極坐標圖 | polar 函數(shù) )
文章目錄

一、Polar Chart 極坐標圖
1、polar 函數(shù)
2、代碼示例
一、Polar Chart 極坐標圖
1、polar 函數(shù)
polar 函數(shù)參考文檔 : https://ww2.mathworks.cn/help/matlab/ref/polar.html
polar 函數(shù)繪圖時 , 使用角度和半徑進行繪圖 , 角度范圍是 0 0 0 ~ 360 360 360 , 如果超過 360 360 360 則繼續(xù)從 0 0 0 開始 ;
極坐標系 , 0 0 0 度位置朝向水平向右 , 逆時針方向越來越大 ;
繪制一個點 , 該點由角度和半徑確定 , 如該點的角度是 30 30 30 度 , 半徑是 5 5 5 , 則該點的位置是在 30 30 30 度角度的直線上 , 距離圓心 5 5 5 的位置處 ;
polar 函數(shù)的輸入就是 角度向量 和 半徑向量 , 各有若干個元素組成 , 二者元素個數(shù)必須是相等的 ;
polar 用法 :
% 在即坐標系上繪制三角形 polar([0, 2 / 3 * pi, 4 / 3 * pi, 2 * pi], [1, 1, 1, 1]);
1
2
2、代碼示例
代碼示例 :
% 生成 1 ~ 100 之間的數(shù) , 步長 1 x = 1 : 100; % 繪制第 1 張極坐標圖 subplot(2, 2, 1); % 角度值向量 theta = x / 10; % 半徑值向量 r = log10(x); % 繪制極坐標圖 polar(theta, r); % 繪制第 2 張極坐標圖 subplot(2, 2, 2); % 角度值向量 theta = linspace(0, 2 * pi); % 半徑值向量 r = cos(4 * theta); % 繪制極坐標圖 polar(theta, r); % 繪制第 3 張極坐標圖 subplot(2, 2, 3); % 角度值向量 theta = linspace(0, 2 * pi, 6); % 半徑值向量 r = ones(1, length(theta)); % 繪制極坐標圖 polar(theta, r); % 繪制第 4 張極坐標圖 subplot(2, 2, 4); % 角度值向量 theta = linspace(0, 2 * pi); % 半徑值向量 r = 1 - sin(theta); % 繪制極坐標圖 polar(theta, r);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繪制結果 :
版權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網(wǎng)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nèi)容,請聯(lián)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wǎng)站將在24小時內(nèi)刪除侵權內(nèi)容。
版權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網(wǎng)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nèi)容,請聯(lián)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wǎng)站將在24小時內(nèi)刪除侵權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