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電廠生產管理系統(發(fā)電廠系統

      網友投稿 1349 2025-03-31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火電廠生產管理系統,以及發(fā)電廠系統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今天給各位分享火電廠生產管理系統的知識,其中也會對發(fā)電廠系統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本文目錄一覽:

      火力發(fā)電廠的工作流程是什么

      現代化火電廠是一個龐大而又復雜的生產電能與熱能的工廠。

      它由下列5個系統組成:①燃料系統。②燃燒系統。③汽水系統。④電氣系統。⑤控制系統。在上述系統中,最主要的設備是鍋爐、汽輪機和發(fā)電機,它們安裝在發(fā)電廠的主廠房內。

      HT智慧火電廠配備4×660MW 的超臨界燃煤發(fā)電機組,通過數據綁定,將廠區(qū)運行信息、以及現場重點設備運行情況等數據在WEB場景中展現。

      通過點擊底部智慧生產功能,運用動畫效果模擬火電廠的生產流程場景,直觀展示了以煤的運輸、存儲、輸送、燃燒、發(fā)電的一系列生產過程,配以文字說明與其主要特性,具有科技感的逼真視覺效果讓用戶清晰了解智慧火電廠的運作。

      火電廠基本生產過程是,燃料在鍋爐中燃燒,將其熱量釋放出來,傳給鍋爐中的水,從而產生高溫高壓蒸汽;蒸汽通過汽輪機又將熱能轉化為旋轉動力,以驅動發(fā)電機輸出電能。到80年代為止,世界上最好的火電廠的效率達到40%,即把燃料中40%的熱能轉化為電能。

      智慧安防

      人員定位

      利用Zigbee、 UWB、藍牙、WIFI等定位技術,實時定位重要設備和人員,實現“安全保密、人員定位、資產監(jiān)控、生產管理、智能巡檢、電子圍欄、報警通迅”等功能,是保證生產安全的重要手段。

      人員定位功能一方面有助于現場人員的調動指揮,加強全局管理;另一方面有助于監(jiān)控員工的行為軌跡和安全信息,加強安全管理。

      電子圍欄

      電子圍欄系統主要由電子圍欄主機、前端配件、后端控制系統三大部分組成。通過信號傳輸設備將報警信號傳至后端控制中心的控制鍵盤上,顯示防區(qū)工作狀態(tài),并遠程對外部脈沖主機進行布撤防控制等操作。圍欄通常分為永久性圍欄和臨時性圍欄,永久性圍欄在火電廠項目中一般出現在汽輪機、變壓器、升壓站等區(qū)域;臨時性圍欄往往出現在廠區(qū)內臨時施工或者“兩票”維修區(qū)。

      智能監(jiān)控

      HT 作為基于 HTML5 標準的組件庫,可以無縫結合 HTML5 各項多媒體功能,支持集成各類視頻資源形成統一的視頻流,可在 2D、3D 態(tài)勢地圖上標注攝像頭對象并關聯其視頻信號源,通過場景交互來調取相應監(jiān)控視頻,滿足運維人員對場景進行實時態(tài)勢感知、歷史數據回溯比對、應急處理預案等監(jiān)測需求。

      工藝流程

      1、煤炭在鍋爐中燃燒產生大量熱量;【化學能→熱能】

      2、鍋爐中的水,從而產生高溫高壓蒸汽;蒸汽通過汽輪機又將熱能轉化為旋轉動力;高壓蒸汽的熱能轉化為機械能后,形成凝結水汽;【熱能→機械能】

      3、 冷卻水與凝結水汽熱交換,凝結水汽繼續(xù)循環(huán),吸收燃燒熱產生高壓蒸汽;冷卻水獲得熱量用于城市的集中供暖和供熱;(家住電廠附近暖氣比較旺就是這個原因)【熱能→集中供暖、供熱】

      4、 高壓蒸汽推動轉子轉動發(fā)電;【機械能→電能】

      具體而言就是燃料的化學能→蒸汽的熱勢能→機械能→電能。在鍋爐中,燃料的化學能轉變?yōu)檎羝臒崮埽辉谄啓C中,蒸汽的熱能轉變?yōu)檗D子旋轉的機械能;在發(fā)電機中機械能轉變?yōu)殡娔堋t、機、電是火電廠中的主要設備,亦稱三大主機。與三大主機相輔工作的設備成為輔助設備或稱輔機。主機與輔機及其相連的管道、線路等稱為系統。火電廠的主要系統有燃燒系統、汽水系統、電氣系統等。

      煤斗中的原煤要先送至磨煤機內磨成煤粉。磨碎的煤粉由熱空氣攜帶經排粉風機送入鍋爐的爐膛內燃燒。煤粉燃燒后形成的熱煙氣沿鍋爐的水平煙道和尾部煙道流動,放出熱量,最后進入除塵器,將燃燒后的煤灰分離出來。潔凈的煙氣在引風機的作用下通過煙囪排入大氣。助燃用的空氣由送風機送入裝設在尾部煙道上的空氣預熱器內,利用熱煙氣加熱空氣。這樣,一方面使進入鍋爐的空氣溫度提高,易于煤粉的著火和燃燒,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排煙溫度,提高熱能的利用率。

      通過 HT 可視化搭建火力發(fā)電廠復雜環(huán)境下無死角全覆蓋可視化場景,深度開發(fā)應用智能發(fā)電控制技術,提升發(fā)電企業(yè)智慧管控、智能運行、智能安全監(jiān)控、智能分析與遠程診斷等綜合能力,構建面向未來的智慧燃煤發(fā)電創(chuàng)新管理運營模式

      為了節(jié)約煤炭資源,托克托電廠充分利用內蒙古地區(qū)年均日照2896小時,日照率達60%到80%的天然優(yōu)勢,還是在國內率先發(fā)展“光煤耦合技術”。即通過太陽能與火電耦合技術,使用太陽能發(fā)電替代部分廠區(qū)用電,從而實現光煤互補,達到節(jié)約燃料、降低排放的目的。這一計劃一經實施,不僅年均節(jié)約標煤2000噸,而且每年還可減排二氧化碳近1.5萬噸,成為國內首個成功實施“光煤耦合技術”的火電廠。

      火力發(fā)電熱力系統包括哪些設備

      火力發(fā)電廠的設備作用和各系統流程
      一、 燃燒系統生產流程
      來自煤場的原煤經皮帶機輸送到位置較高的原煤倉中,原煤從原煤倉底部流出經給煤機均勻地送入磨煤機研磨成煤粉。自然界的大氣經吸風口由送風機送到布置于鍋爐垂直煙道中的空氣預熱器內,接受煙氣的加熱,回收煙氣余熱。從空氣預熱器出來約250左右的熱風分成兩路:一路直接引入鍋爐的燃燒器,作為二次風進入爐膛助燃;另一路則引入磨煤機入口,用來干燥、輸送煤粉,這部分熱風稱一次風。流動性極好的干燥煤粉與一次風組成的氣粉混合物,經管路輸送到粗粉分離器進行粗粉分離,分離出的粗粉再送回到磨煤機入口重新研磨,而合格的細粉和一次風混合物送入細粉分離器進行粉、氣分離,分離出來的細粉送入煤粉倉儲存起來,由給粉機根據鍋爐熱負荷的大小,控制煤粉倉底部放出的煤粉流量,同時從細粉分離器分離出來的一次風作為輸送煤粉的動力,經過排粉機加壓后與給粉機送出的細粉再次混合成氣粉混合物,由燃燒器噴入爐膛燃燒。
      二、 汽水系統生產流程
      儲存在給水箱中的鍋爐給水由給水泵強行打入鍋爐的高壓管路,并導入省煤器。鍋爐給水在省煤器管內吸收管外煙氣和飛灰的熱量,水溫上升到300左右,但從省煤器出來的水溫仍低于該壓力下的飽和溫度(約330),屬高壓未飽和水。水從省煤器出來后沿管路進入布置在鍋爐外面頂部的汽泡。汽包下半部是水,上半部是蒸汽,下半部是水。高壓未飽和水沿汽泡底部的下降管到達鍋爐外面底部的下聯箱,鍋爐底部四周的下聯箱上并聯安裝上了許多水管,這些水管內由下向上流動吸收爐膛中心火焰的輻射傳熱和高溫煙氣的對流傳熱,由于蒸汽的吸熱能力遠遠小于水,所以規(guī)定水冷壁內的氣化率不得大于40%,否則很容易因為工質來不及吸熱發(fā)生水冷壁水管熔化爆管事故。
      鍋爐設備的流程
      一、 鍋爐燃燒系統
      1、 作用:使燃料在爐內充分燃燒放熱,并將熱量盡可能多的傳遞給工質,并完成對省煤器和水冷壁水管內的水加熱,對過熱器和再熱器管內的干蒸汽加熱,對空氣預熱器管內的空氣加熱。
      2、 系統組成:燃燒器,爐膛,空氣預熱器組成。
      二、 鍋爐的汽水系統
      1、 作用:對水進行預熱、氣化和蒸汽的過熱,并盡可能多地吸收火焰和煙氣的熱量。
      2、 系統的組成:水的預熱汽化系統,干蒸汽的過熱再熱系統。
      三、 燃料輸送系統
      1、 作用:完成對原煤的輸送、儲存、供給。
      2、 系統組成:皮帶機、原煤倉和給煤機
      四、 制粉系統
      1、 作用:生產流量足夠、顆粒大小符合要求的煤粉,滿足鍋爐燃燒需求。
      2、 組成:磨煤機、粗粉分離器、細粉分離器、煤粉倉、給粉機和排粉機。
      五、 給水系統
      1、 作用:向鍋爐提供壓力足夠高的高壓未飽和水,因為只有高壓才能高溫,工質在高溫高壓下能攜帶更多的熱量。
      2、 組成:給水箱和給水泵
      六、 通風系統
      1、 作用:保證足夠的空氣進入爐膛并及時排出。
      2、 組成:送風機、引風機和煙囪
      七、 除塵系統
      1、 作用:對即將進入煙囪高空排放的煙氣進行除塵,減少對環(huán)境的污染。
      2、 組成:除塵器
      汽輪機
      一、 作用:將蒸汽的熱能轉換成蒸汽的動能
      二、 汽輪機設備流程:
      1. 回熱加熱系統
      (1) 組成:回熱加熱器和除氧器
      (2) 作用:抽出汽輪機中做了部分功的蒸汽,對鍋爐給水進行加熱,這部分蒸汽自身變成凝結水而汽化潛熱完全被利用。
      2. 凝氣系統
      (1) 組成:凝汽器和抽氣器
      (2) 作用:1。建立并維持高度真空,降低汽輪機的背壓,提高循環(huán)熱效率
      2.汽輪機的排氣凝結成水,以便重新送入鍋爐使用。
      3. 冷卻水供水系統
      兩個冷卻水用水大戶:(1)機組軸承潤滑油冷卻水
      (2)汽輪機乏汽冷卻水
      火電廠計算機監(jiān)控系統的結構
      一、 結構:三點一線,分散控制系統(DCS),即上位機的操作員站,工程師站,下位機的現地控制單元和用來連接個站點的通信網絡。集計算機技術、數據通信技術、控制技術與CRT顯示技術融于一體,采用分散結構和危險結構。
      數據采集結構(DAS):對機組運行參數和狀態(tài)進行采集、處理,用于顯示、報警及打印報表。
      模擬量調節(jié)控制系統(MCS):包括鍋爐的燃燒調節(jié)控制、汽包給水水位調節(jié)控制、主蒸汽溫度調節(jié)控制等子系統和輔助設備的控制子系統。
      開關量順序控制系統(SCS):對機組和輔助設備進行啟停的順序控制和連鎖保護。
      鍋爐爐膛安全監(jiān)控系統(FSSS):通過對爐膛的自動吹掃、火焰監(jiān)測、爐膛壓力保護以及噴油、噴煤燃燒器管理,鍋爐連鎖保護等安全管理,保證了鍋爐的安全
      火電廠輸煤系統的任務是卸煤、堆煤、上煤和配煤,以達到按時保質、保量為機組(原煤
      倉)提供燃煤的目的。整個輸煤系統是火電廠十分重要的支持系統。它是保證機組穩(wěn)發(fā)滿發(fā)的
      重要條件。
      輸煤系統是火電廠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安全可靠運行是保證電廠實現安全、高效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輸煤系統的工藝流程隨鍋爐容量、燃料品種、運輸方式的不同而差別較大,并且使用設備多,分布范圍廣。作為一種具有本安性且遠距離傳輸能力強的分布式智能總線網絡,lonworks總線能將監(jiān)測點做到徹底的分散(在一個網絡內可帶32000多個節(jié)點),提高了系統的可靠性,可以滿足輸煤系統監(jiān)控的要求。火電廠輸煤系統一般都采用順序控制和報警方式,為相對獨立的控制單元系統,系統配備了各種性能可靠的測量變送器。通過運用Lonworks現場總線技術將各種測量變送器的輸出信號接入對應的智能節(jié)點組成多個檢測單元,然后掛接在Lonworks總線上,再通過Lonworks總線與已有的DCS系統集成,實現了對輸煤系統更加有效便捷的監(jiān)控。
      在輸煤系統中,常用的測量變送器一般有以下幾種: (1)開關量皮帶速度變送器(2)皮帶跑偏開關(3)煤流開關(4)皮帶張力開關(5)煤量信號(6)金屬探測器(7)皮帶劃破探測(8)落煤管堵煤開關(9)煤倉煤位開關。
      每一種測量變送器和其相對應節(jié)點共同組成智能監(jiān)測單元,對需要監(jiān)測的工況參數進行實時的監(jiān)控。監(jiān)測單元通過收發(fā)器接入Lonworks總線網絡進行通信,可根據監(jiān)測到的參數進行控制和發(fā)出報警信號,系統的結構如圖1所示。
      3、 Lonworks總線智能節(jié)點的一般設計
      智能節(jié)點是總線網絡中分布在現場級的基本單元,其設計開發(fā)分為兩種:一種是基于neuron芯片的設計,即節(jié)點中不再包含其它處理器,所有工作均由neuron芯片完成。另一種是基于主機的節(jié)點設計,即neuron芯片只完成通信的工作,用戶應用程序由其它處理器完成。前者適合設計相對簡單的場合,后者適應于設計相對復雜的場合。一般情況下,多采用基于芯片的設計。由于智能節(jié)點不外乎輸入/輸出模擬量和輸入/輸出開關量四種形式,節(jié)點的設計也大同小異,對此本文只給出了節(jié)點設計的一般方法。
      基于芯片的智能節(jié)點的硬件結構包括控制電路、通信電路和其它附加電路組成,其基本結構如圖2所示。
      圖2 智能節(jié)點基本結構圖
      Fig 2 Basic Structure Of Node Based On The Neuron Chip
      控制電路
      ①神經元芯片:采用Toshiba公司生產的3150芯片,主要用于提供對節(jié)點的控制,實施與Lon網的通信,支持對現場信息的輸入輸出等應用服務。
      ②片外存儲器:采用Atmel公司生產的AT29C256(Flash存儲器)。AT29C256共有32KB的地址空間,其中低16KB空間用來存放神經元芯片的固件(包括LonTalk協議等)。高16KB空間作為節(jié)點應用程序的存儲區(qū)。采用ISSI公司生產的IS61C256作為神經元芯片的外部RAM。
      ③I/O接口:是neuron芯片上可編程的11個I/O引腳,可直接與外部接口電路連接,其功能和應用由編程方式決定。
      通信電路
      通信電路的核心收發(fā)器是智能節(jié)點與Lon網之間的接口。目前,Echelon公司和其他開發(fā)商均提供了用于多種通信介質的收發(fā)器模塊。通常采用Echelon公司生產的適用于雙絞線傳輸介質的FTT-10A收發(fā)器模塊。
      附加電路
      附加電路主要包括晶振電路、復位電路和Service電路等。
      ①晶振電路:為3150神經元芯片提供工作時鐘。
      ②復位電路:用于在智能節(jié)點上電時產生復位操作。另外,節(jié)點還將一個低壓中斷設備與3150的Reset引腳相連,構成對神經元芯片的低壓保護設計,提高節(jié)點的可靠性穩(wěn)定性。
      ③Service電路:專為下載應用程序設計。Service指示燈對診斷神經元芯片固件狀態(tài)有指示作用
      節(jié)點的軟件設計采用Neuron C編程語言設計。Neuron C是為neuron芯片設計的編程語言,可直接支持neuron芯片的固化,并定義了34種I/O對象類型。節(jié)點開發(fā)的軟件設計分為以下幾步:
      (1)定義I/O對象:定義何種I/O對象與硬件設計有關。在定義I/O對象時,還可設置I/O對象的工作參數及對I/O對象進行初始化。
      (2)定義定時器對象:在一個應用程序中最多可以定義15個定時器對象(包括秒定時器和毫秒定時器),主要用于周期性執(zhí)行某種操作情況,或引進必要的延時情況。
      (3)定義網絡變量和顯示報警:既可以采用網絡變量又可以采用顯示報警形式傳輸信息,一般情況采用網絡變量形式。
      (4)定義任務:任務是neuron C實現事件驅動的途徑,是對事件的反應,即當某事件發(fā)生時,應用程序應執(zhí)行何種操作。
      (5)定義用戶自定義的其它函數 :可以在neuron C程序中編寫自定義的函數,以完成一些經常性功能,也將一些常用的函數放到頭文件中,以供程序調用。
      4、基于Lonworks總線的火電廠輸煤系統與DCS的網絡集成
      現場總線技術與傳統的系統DCS系統實現網絡集成并協同工作的情況目前在火電廠中尚為數不多。進一步推動火電廠數字化和信息化的發(fā)展,逐步推行現場總線技術與DCS系統的集成是火電廠工業(yè)控制及自動化水平發(fā)展的趨勢。就目前來講,現場總線技術與DCS集成方式有多種,且組態(tài)靈活。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我們知道不少大型火電廠都已裝有DCS系統并穩(wěn)定運行,而現場總線很少或首次引入系統,因此可采用將現場總線層與DCS系統I/O層連接的集成,該方案結構簡便易行,其原理如圖3所示。從圖中可以看出現場總線層通過一個接口卡掛在DCS的I/O層上,將現場總線系統中的數據信息映射成與DCS的I/O總線上的數據信息,使得在DCS控制器所看到的從現場總線開來的信息如同來自一個傳統的DCS設備卡一樣。這樣便實現了在I/O總線上的現場總線技術集成。火電廠輸煤系統無論是在規(guī)模上,還是在利用已有生產資源的基礎上,采用該方案都是可行的,同時也體現了把火電廠某些相對獨立控制系統通過現場總線技術納入DCS系統的合理性。由此可見,現階段現場總線與系統的并存不僅會給生產用戶帶來大量收益,而且使用戶擁有更多的選擇,以實現更合理的監(jiān)測與控制。
      燃煤,用輸煤皮帶從煤場運至煤斗中。大型火電廠為提高燃煤效率都是燃燒煤粉。因此,煤斗中的原煤要先送至磨煤機內磨成煤粉。磨碎的煤粉由熱空氣攜帶經排粉風機送入鍋爐的爐膛內燃燒。煤粉燃燒后形成的熱煙氣沿鍋爐的水平煙道和尾部煙道流動,放出熱量,最后進入除塵器,將燃燒后的煤灰分離出來。潔凈的煙氣在引風機的作用下通過煙囪排入大氣。助燃用的空氣由送風機送入裝設在尾部煙道上的空氣預熱器內,利用熱煙氣加熱空氣。這樣,一方面除使進入鍋爐的空氣溫度提高,易于煤粉的著火和燃燒外,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排煙溫度,提高熱能的利用率。從空氣預熱器排出的熱空氣分為兩股:一股去磨煤機干燥和輸送煤粉,另一股直接送入爐膛助燃。燃煤燃盡的灰渣落入爐膛下面的渣斗內,與從除塵器分離出的細灰一起用水沖至灰漿泵房內,再由灰漿泵送至灰場。
      在除氧器水箱內的水經過給水泵升壓后通過高壓加熱器送入省煤器。在省煤器內,水受到熱煙氣的加熱,然后進入鍋爐頂部的汽包內。在鍋爐爐膛四周密布著水管,稱為水冷壁。水冷壁水管的上下兩端均通過聯箱與汽包連通,汽包內的水經由水冷壁不斷循環(huán),吸收著煤愛燃燒過程中放出的熱量。部分水在冷壁中被加熱沸騰后汽化成水蒸汽,這些飽和蒸汽由汽包上部流出進入過熱器中。飽和蒸汽在過熱器中繼續(xù)吸熱,成為過熱蒸汽。過熱蒸汽有很高的壓力和溫度,因此有很大的熱勢能。具有熱勢能的過熱蒸汽經管道引入汽輪機后,便將熱勢能轉變成動能。高速流動的蒸汽推動汽輪機轉子轉動,形成機械能。
      汽輪機的轉子與發(fā)電機的轉子通過連軸器聯在一起。當汽輪機轉子轉動時便帶動發(fā)電機轉子轉動。在發(fā)電機轉子的另一端帶著一太小直流發(fā)電機,叫勵磁機。勵磁機發(fā)出的直流電送至發(fā)電機的轉子線圈中,使轉子成為電磁鐵,周圍產生磁場。當發(fā)電機轉子旋轉時,磁場也是旋轉的,發(fā)電機定子內的導線就會切割磁力線感應產生電流。這樣,發(fā)電機便把汽輪機的機械能轉變?yōu)殡娔堋k娔芙涀儔浩鲗㈦妷荷龎汉螅奢旊娋€送至電用戶。
      釋放出熱勢能的蒸汽從汽輪機下部的排汽口排出,稱為乏汽。乏汽在凝汽器內被循環(huán)水泵送入凝汽器的冷卻水冷卻,從新凝結成水,此水成為凝結水。凝結水由凝結水泵送入低壓加熱器并最終回到除氧器內,完成一個循環(huán)。在循環(huán)過程中難免有汽水的泄露,即汽水損失,因此要適量地向循環(huán)系統內補給一些水,以保證循環(huán)的正常進行。高、底壓加熱器是為提高循環(huán)的熱效率所采用的裝置,除氧器是為了除去水含的氧氣以減少對設備及管道的腐蝕。
      以上分析雖然較為繁雜,但從能量轉換的角度看卻很簡單,即燃料的化學能→蒸汽的熱勢能→機械能→電能。在鍋爐總,燃料的化學能轉變?yōu)檎羝臒崮埽辉谄啓C中,蒸汽的熱能轉變?yōu)檩喿有D的機械能;在發(fā)電機中機械能轉變?yōu)殡娔堋t、機、電是火電廠中的主要設備,亦稱三大主機。與三大主機相輔工作的設備成為輔助設備或稱輔機。主機與輔機及其相連的管道、線路等稱為系統。火電廠的主要系統有燃燒系統、汽水系統、電氣系統等。
      除了上述的主要系統外,火電廠還有其它一些輔助生產系統,如燃煤的輸送系統、水的化學處理系統、灰漿的排放系統等。這些系統與主系統協調工作,它們相互配合完成電能的生產任務。大型火電廠的保證這些設備的正常運轉,火電廠裝有大量的儀表,用來監(jiān)視這些設備的運行狀況,同時還設置有自動控制裝置,以便及時地對主輔設備進行調節(jié)。現代化的火電廠,已采用了先進的計算機分散控制系統。這些控制系統可以對整個生產過程進行控制和自動調節(jié),根據不同情況協調各設備的工作狀況,使整個電廠的自動化水平達到了新的高度。自動控制裝置及系統已成為火電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與火電廠電氣設備管理方面的行家交流下

      簡要說一下電氣設備管理崗位(電氣專業(yè)點檢長)之類的

      1 崗位職責

      1.1 崗位關系

      本崗位對設備部部長、分管副部長負責。

      1.2 責任

      1.2.1 承擔《一般管理人員通用工作標準》中所規(guī)定的責任。

      1.2.2 電氣點檢長是電氣點檢專業(yè)安全和文明生產的第一責任人,在設備部部長及分管副部長的直接領導下,按照點檢定修的相關規(guī)定和分工,全面負責電氣點檢專業(yè)的管理工作。

      1.2.3 作為電氣點檢專業(yè)的第一責任人,對電氣點檢專業(yè)的專業(yè)管理、安全、文明生產全面負責。

      1.2.4 作為電氣點檢專業(yè)的第一管理者,全面負責電氣點檢專業(yè)的技術、培訓、成本、費用、外協、標準化作業(yè)以及維護項目部相關專業(yè)的管理等各項管理工作,全面做好本專業(yè)的點檢定修及各項專業(yè)管理工作。

      1.2.5 作為電氣點檢專業(yè)的安全第一責任人,全面負責電氣點檢專業(yè)的安全管理工作,認真組織落實安全組織措施和安全技術措施,組織電氣點檢區(qū)域的事故分析,制定反事故措施,堅持“四不放過”原則,加強點檢區(qū)域的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杜絕違章的發(fā)生。

      1.2.6 負責對設備異常事件的調查,并對因本專業(yè)原因造成的設備異常事件負責。

      1.2.7 對《防止電力生產事故的二十五項重點要求》中涉及本專業(yè)的項目、措施以及落實情況負責。

      1.2.8 按“工序服從”管理原則,以主工序和主體業(yè)務為重點,負責對跨專業(yè)、跨部門的協作作業(yè)組織、協調。

      1.2.9 根據上級及本公司下達的檢修計劃,負責組織本專業(yè)做好電氣點檢區(qū)域的年度、月度的檢修、機組或外圍系統大、小修、節(jié)日檢修、搶修、維護、技改、技措、反措、技術監(jiān)督、科技、節(jié)能年度、月度計劃的落實工作。對專業(yè)轄區(qū)的隱患排查、安措、反措等各項查評及整改效果負有專業(yè)管理責任。

      1.2.10 每天深入現場,掌握設備缺陷情況,負責組織、參加并督促點檢員及外協檢修、維護單位做好設備消缺工作,保證消缺工作的及時、保質、保量地完成。

      1.2.11 審核電氣點檢區(qū)域設備檢修項目、計劃、檢修作業(yè)文件包、試驗標準、備品配件定額、檢修工時定額。

      1.2.12 組織設備檢修(包括機組大、小修)的全過程管理,完成設備檢修后的驗收工作及組織編寫檢修后的總結。

      1.2.13 參加電氣點檢區(qū)域內新建、擴建、改建工程的設計審查、技術談判和竣工驗收工作,做好設備投產前的設備管理準備工作。

      1.2.14 負責組織電氣點檢區(qū)域內的設備選型、訂貨、出廠驗收、設備到貨后驗收工作。

      1.2.15 負責組織點檢員制定電氣點檢區(qū)域內設備的備品備件購置采購計劃和材料計劃,并對計劃進行審核。

      1.2.16 負責組織擬定電氣點檢區(qū)域內工程技術協議、工程預算,對技術協議和工程預算進行審核并簽訂技術協議和參與施工合同的簽定。

      1.2.17 負責電氣點檢專業(yè)的費用管理,組織本專業(yè)各項費用的分析與控制。

      1.2.18 按公司的生產目標、安全目標、經營目標的分解,負責本專業(yè)的月度、年度經濟活動分析、安全活動分析,保證公司生產、安全、經營目標的實現。

      1.2.19 專業(yè)副點檢長不在崗期間,兼任副點檢長的職責。

      1.3 權限

      1.3.1 對本專業(yè)的生產作業(yè)有指揮權,對本專業(yè)所發(fā)生的事故有處置權。

      1.3.2 行使《一般管理人員通用工作標準》中所規(guī)定的權限。

      1.3.3 按“工序服從”管理原則,以主工序和主體業(yè)務為重點,對跨專業(yè)、跨部門的協作作業(yè)有管理權、建議權。

      1.3.4 根據崗位競爭和崗位動態(tài)管理有關規(guī)定,對本專業(yè)人員有崗位組合的權利,對點檢員的工作范圍可以進行適當的工作調配。

      1.3.5 根據目標管理和分層管理的原則,點檢長有權根據上級經營管理目標的分解,制定本專業(yè)員工的工作業(yè)績標準,并對員工進行業(yè)績考核和評價。

      1.3.6 有權根據各成員的工作情況對成員進行績效考核,對專業(yè)獎金分配有決定權。

      1.3.7 對副點檢長的選拔有建議權。

      1.3.8 有權驗收、否決檢修工作的質量。

      1.3.9 對維護、外協單位有權管理、考核。

      2 崗位技能

      2.1 執(zhí)行《一般管理人員通用工作標準》中所規(guī)定的基本條件。

      2.2 專業(yè)知識

      2.2.1 熟悉本專業(yè)相關的火力發(fā)電廠國家標準和電力行業(yè)標準。

      2.2.2 熟悉防止電力生產事故重點要求中有關電氣專業(yè)方面的項目、電業(yè)安全工作規(guī)程等安全生產的制度和規(guī)定。

      2.2.3 熟悉有關電氣部分相關規(guī)程及要求,了解其它專業(yè)集控運行規(guī)程。

      2.2.4 熟悉公司生產、經營和管理現狀。

      2.2.5 掌握絕緣、繼電保護、電測、振動技術監(jiān)控知識和試驗測量方法,了解化學技術監(jiān)控管理中有關發(fā)電機、變壓器運行的知識。

      2.2.6 掌握常用儀器、儀表試驗裝置的使用方法。掌握常用材料、備品備件規(guī)格。

      2.2.7 熟悉電氣一、二次設備的運行方式。

      2.2.8 熟悉公司制定的各項管理制度。

      2.2.9 掌握本專業(yè)范圍內特殊設備的調試方法。

      2.2.10 熟悉電機、變電、配電、高壓等相關知識。

      2.2.11 熟悉660MW火電廠設備維修、檢修管理、技術管理、項目管理知識。

      2.2.12 掌握常用絕緣材料、電子元器件、備品配件的規(guī)格、性能及代用方法。

      2.2.13 掌握招投標管理、合同管理、計劃統計管理、項目管理知識。

      2.2.14 熟練掌握D7i、SIS、兩票系統、設備可靠性分析系統、生產經營系統、門戶網站、小神探點檢系統、生產任務管理系統、星級考評系統、OA協同辦公系統等使用方法。

      2.2.15 熟悉所管設備的作業(yè)指導書、檢修技術標準、檢修規(guī)程。

      3 工作目標

      3.1 實現四不傷害,不發(fā)生個人及本專業(yè)責任的二類障礙及以上不安全事件,實現“零異常”、“零差錯”。

      3.2 完成集團公司技術監(jiān)控管理規(guī)定的監(jiān)督指標,不發(fā)生技術監(jiān)控指標超標事件。

      3.3 完成公司下達到專業(yè)的各項指標定額,力爭不發(fā)生影響全公司綜合出力的事件。

      3.4 本專業(yè)重點技措的年完成率100%,一般技措的年完成率≥90%。科技項目計劃完成率、重點計劃完成率100%。

      3.5 本專業(yè)設備的消缺率≥95%,消缺及時率≥95%,三類缺陷的消缺工作應在48小時內完成。缺陷總數量逐月減少,不發(fā)生無故失修造成的缺陷。

      3.6 本專業(yè)技術臺帳完整齊全,精密點檢及時準確,備件儲備符合定額,臺帳、報表及時準確。

      3.7 本專業(yè)標準化作業(yè)水平逐年提高,專業(yè)管理形成制度化、標準化管理。

      3.8 控制專業(yè)各項費用不超公司核定標準。

      4 工作內容

      4.1 周期工作

      4.1.1 執(zhí)行《會議管理》的規(guī)定:

      1)定時召開專業(yè)工作會議,對本周點檢情況進行點評和指導,研究確定重大缺陷的處理方案。了解專業(yè)組成員的工作狀況及需要協調解決的問題,傳達貫徹落實公司及部門等上級會議精神。

      2)每周定期組織設備維護單位、施工單位相關人員召開專業(yè)工作會,通報并協調解決存在的設備缺陷、圖紙資料、維護質量及進度等相關問題,研究目前存在的問題和工作進展情況,提出處理和改進建議。

      3)參加公司的周例會、生產調度會、安委會會議、安全工作例會,匯報一周安全工作,提出下周安全工作計劃,審核部門安全委員會會議匯報材料。每月至少參加一次專業(yè)或班組的安全日活動。

      4)每月組織召開部門安全生產分析會,剖析當月在安全生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huán)節(jié),針對問題布置下月度重點工作。

      4.1.2 按照《設備缺陷管理》的規(guī)定:

      1)每月進行設備缺陷的檢查、總結情況,及時提出完善點檢定修工作意見,并監(jiān)督實施。

      2)?每月完成安全生產宣傳、貫徹、監(jiān)督、檢查工作;組織完成二類障礙、異常事件的原因分析。

      3)每月對缺陷進行綜合分析,包括月度缺陷總數、消缺率、及時率、重復發(fā)生率、遺留缺陷及采取的措施、考核等內容。

      4.1.3 按照?《設備外委修理、加工管理》的規(guī)定:

      1)?現場遇有緊急修理件,由申請部門部長簽字、報公司批準后復印至設備部部長,下單安排緊急處理。

      2)?參照相關物資管理規(guī)定認真執(zhí)行議價、比價程序。

      4.1.4 按照《設備檢修管理》的規(guī)定:

      1)執(zhí)行“年度機組檢修計劃”,對檢修項目、工期計劃的完成上報;

      2)進行的年度機組大、中、小修外包項目的施工管理工作總結(質量、安全、環(huán)境),對檢修全過程進行跟蹤控制,并做好現場組織、協調工作;

      3)提出檢修項目、檢修材料的申報,審批外包項目的申請。

      4)要求組織專業(yè)人員按時完成檢修計劃及項目的申報、檢修文件準備、檢修計劃,檢修結束后,及時完成檢修評估和檢修工作總結。設備檢修工作結束后,及時關閉檢修質量管理文件。

      4.1.5 按照?《檢修重大特殊項目管理》的規(guī)定:

      1)提出檢修重大特殊項目可研報告,負責對設備檢修、更新改造過程中項目、工期的策劃,實施全過程控制;

      2)更新改造工程質量的技術監(jiān)督和指導,進行質量驗收,檢修全過程質量記錄的管理;

      3)按第6.3.3?要求,對設備啟動試驗的策劃,設備啟動試驗指導和管理,擬訂檢修現場的文明生產和定置管理;

      4)檢查重大項目的安全、質量和工期情況,并提出考核意見。

      4.1.6 按照《經濟活動分析管理》,按第4.1.2.4要求,每月參加經濟活動分析會,提出對設備管理中各項指標的分析意見、建議和有針對性的實施措施。完成專業(yè)月度經濟活動分析資料,報部門分管副部長審核。

      4.1.7 檢查本部門員工按照《安全培訓管理》中的有關組織進行安全學習,根據培訓成績進行考核和獎勵。

      4.1.8 按照《點檢定修管理》的規(guī)定:

      1)每周檢查專業(yè)點檢員點檢記錄,審核工作日志。

      2)按每周對各點檢作業(yè)區(qū)的工作進行點評總結,每月對本專業(yè)點檢員提出考評。

      3)每月檢查本專業(yè)點檢員點檢月報。

      4)按照《設備技術臺帳管理》的相關要求每月兩次檢查本專業(yè)點檢員技術臺帳及點檢記錄情況,并提出改進和考核。

      5)每月至少兩次檢查本專業(yè)檢修維護單位人員的到崗到位、人員變動、內部管理等情況。

      6)每天和發(fā)電部對口專業(yè)進行設備運行情況交流,并對設備現場進行檢查,及時督促本專業(yè)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

      4.2 非周期工作

      4.2.1 按照?《設備檢修外包管理》?中的有關規(guī)定對外包工的質量和進度進行總體管理:

      1)對檢修現場,項目進行巡視,監(jiān)督、檢查施工單位是否按《檢修作業(yè)指導書》進行作業(yè),發(fā)現不符合工藝要求的有權令其停止操作并返工。

      2)檢查各種技術記錄是否滿足質量標準。

      3)檢查承包單位是否按照其質量保證體系正常工作,重要項目,重要工序的停工待檢是否按照其原有操作程序進行。

      4.2.2 按照《異常分析管理》的規(guī)定:

      1)負責設備不安全情況組織分析、寫出分析報告;

      2)負責設備異常等及時組織分析,并有記錄在案。

      4.2.3 按照《安全技術勞動保護措施與反事故措施》的規(guī)定:

      1)組織學習勞動保護措施、反事故技術措施和危險點分析與預控措施等。

      2)學習有關事故通報及安全文件精神,并利用技術問答、考問講解、反事故演習等形式,提高員工的安全生產和技術水平。

      3)督促、檢查并落實本專業(yè)安措、反措計劃的實施。

      4.2.4 按照《備品備件管理》要求組織編制本專業(yè)備品配件定額、審批備品配件的提報及出庫、審核本專業(yè)備品配件技術數據、技術協議并校對本專業(yè)備品配件圖紙、技術資料。

      4.2.5 執(zhí)行《隱患排查治理管理》規(guī)定的相關要求組織完成春、秋季安全大檢查計劃、實施及總結,完成安全性評價、經濟性評價自查、整改計劃和總結。

      火力發(fā)電廠安全生產應對措施論文

      火力發(fā)電廠安全生產應對措施論文

      無論在學習或是工作中,大家都嘗試過寫論文吧,論文可以推廣經驗,交流認識。寫起論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火力發(fā)電廠安全生產應對措施論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摘要 :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火力發(fā)電廠實際經濟效益的增加,有利于加快經濟社會的發(fā)展速度,保證相關生產活動的順利開展。結合現階段火力發(fā)電廠實際的發(fā)展現狀,可知做好其中的安全生產管理工作,有利于完成火電廠的生產計劃,全面提升火力發(fā)電廠的生產管理水平,實現其生產效益最大化的發(fā)展目標。目前火力發(fā)電廠安全生產管理過程中依然存在著一些突出的問題,影響著火力發(fā)電廠的實際經濟效益,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及時地處理這些問題,確保火力發(fā)電廠長期穩(wěn)定地發(fā)展。基于此,本文將對火力發(fā)電廠安全生產管理及應對措施進行必要地探討。

      關鍵詞 :火力發(fā)電廠;安全生產管理;經濟效益;問題;應對措施

      做好火力發(fā)電廠安全生產管理,有利于提高實際生產活動開展中的生產效率,減少生產成本,加快現代化火力發(fā)電廠的整體發(fā)展速度。結合現階段火力發(fā)電廠的整體發(fā)展現狀,可知其中的安全生產管理相關工作計劃實施的過程中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對生產活動的安全性帶來了潛在地威脅,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有效地處理這些問題,提升火力發(fā)電廠安全管理水平,更好地適應時代的發(fā)展要求。

      1火力發(fā)電廠安全生產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1安全監(jiān)督工作落實不到位

      火力發(fā)電廠包含的生產計劃較多,對于安全生產管理工作質量要求非常高,需要相關的工作人員在實際的工作開展中能夠結合火力發(fā)電廠實際生產計劃的具體要求,落實好相關的安全監(jiān)督工作,確保火力發(fā)電廠安全生產管理目標的實現。但是,結合目前火力發(fā)電廠安全生產管理的實際發(fā)展現狀,可知其中存在著安全監(jiān)督工作落實不到位,缺乏有效的安全監(jiān)督管理系統,給實際生產計劃的順利完成帶來了潛在地威脅。火力發(fā)電廠的部分管理人員缺乏有效的責任意識,對于火力發(fā)電廠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往往采用的是事后監(jiān)督的方式,間接地加大了火力發(fā)電廠的生產成本,容易給生產計劃完成過程中帶來較大的經濟損失。安全監(jiān)督工作落實不到位,也會造成責任不明確現象的出現,導致火力發(fā)電廠相關生產管理部門之間的信息傳遞效率降低,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無法及時地處理其中存在的安全問題,影響了后期生產計劃的順利實施。與此同時,安全監(jiān)督工作落實不到位,將會影響現代化火力發(fā)電廠發(fā)展過程中安全監(jiān)督系統的有效構建,使得企業(yè)的生產規(guī)模無法得到進一步地擴大,自身的綜合市場競爭力也會逐漸地下降。相關的研究資料表明,安全監(jiān)督落實不到位,將會使火力發(fā)電廠安全生產事故的發(fā)生率上升12.56%,生產效率下降15.32%,每月的生產計劃延遲4~5d,擾亂了企業(yè)既定的安全生產管理工作計劃。

      1.2信息化技術利用效率低

      在可靠的.信息化技術支持下,火力發(fā)電廠安全生產管理水平能夠得到不斷地提升,生產過程中某些安全方面的相關問題可以得到有效地處理,對于火力發(fā)電廠產業(yè)轉型及產業(yè)升級步伐的加快具有重要的現實參考意義。但是,目前部分火力發(fā)電廠安全生產管理中相關人員缺乏必要的信息化意識,對于相關的信息化技術掌握不充分,客觀地影響了火力發(fā)電廠安全生產管理目標的實現,降低了安全生產管理工作質量,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安全生產計劃實施中相關事故的發(fā)生率。管理人員對于可靠的信息化技術重要性認識不足,將會使符合火力發(fā)電廠安全生產管理的信息化系統得不到有效地構建,不同生產階段的信息無法得到快速地傳遞,加大了火力發(fā)電廠安全生產風險,間接地影響了發(fā)電廠實際生產規(guī)模的擴大。這些方面的不同內容,客觀地說明了信息化技術利用率低對火力發(fā)電廠安全生產管理的影響。

      1.3安全生產器具管理不規(guī)范,設備檢修機制不完善

      火力發(fā)電廠管理人員對于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致使在管理安全生產器具的過程中存在著各種不規(guī)范的行為,給這些重要的生產器具實際生產活動應用中埋下了較大的安全隱患,影響了火力發(fā)電廠安全生產計劃的實施及生產目標的實現。安全生產器具管理不規(guī)范,容易對某些設備實際作用的發(fā)揮帶來潛在地威脅,間接地加大了某些觸電事故發(fā)生的幾率,阻礙火力發(fā)電廠生產計劃完成的同時也會降低火電廠實際生產水平的提升。作為火力發(fā)電廠安全生產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設備檢修機制的不斷完善,不僅會提高實際生產活動的生產效率,也會逐漸地加快現代化火力發(fā)電廠的建設步伐。而目前一些火力發(fā)電廠缺乏有效的設備檢修機制,檢修人員的專業(yè)技術能力不足,無法徹底地排除設備故障,致使火力發(fā)電廠的生產計劃受到了較大的影響,制約了其安全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

      2加強火力發(fā)電廠安全生產管理的應對措施

      2.1構建安全責任體系,落實安全監(jiān)督工作

      結合火力發(fā)電廠安全生產管理的具體要求,構建出可靠的安全責任體系,有利于強化管理人員的安全責任意識,明確自己的崗位職責,促使火力發(fā)電廠實際生產活動開展中存在的安全隱患能夠得到徹底地排除。實現這樣的發(fā)展目標,需要火力發(fā)電廠的管理人員做到:①能夠按照相關要求開展具體的工作,確保安全生產活動能夠達到相關標準的具體要求;②管理人員應該對事故通報工作制度加以重視,促使安全事故通報工作開展中可以強化工作人員安全意識,使他們可以更好的利用安全知識完成相關的工作;③將整個火力發(fā)電廠的安全管理工作劃分為幾個區(qū)域,要求安全管理人員對區(qū)域安全工作負責,當區(qū)域地點出現安全問題時,及時地追究相關的責任人。與此同時,落實安全監(jiān)督工作,加強對安全生產中存在問題的有效處理,推動火力發(fā)電廠的穩(wěn)定發(fā)展。

      2.2充分地發(fā)揮各種信息化技術的優(yōu)勢

      在火力發(fā)電廠安全生產管理工作開展的過程中,為了減少生產計劃實施中相關存在因素的影響,降低生產活動風險發(fā)生的幾率,需要技術人員結合火力發(fā)電廠生產現場的實際概括,合理地利用信息化技術,充分地發(fā)揮出這些信息化技術的優(yōu)勢,推動現代化火力發(fā)電廠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在可靠的信息化技術支持下,火力發(fā)電廠不同階段生產計劃實施中存在的安全問題可以得到有效地處理,在確保作業(yè)人員人身安全的基礎上,也為火力發(fā)電廠后續(xù)生產計劃的順利開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因此,需要將信息化技術合理地運用到火力發(fā)電廠日常的安全生產管理中,加快其整體的發(fā)展速度。

      2.3加強對標準化作業(yè)的正確認識

      為了使火力發(fā)電廠安全生產管理能夠達到實際生產活動的具體要求,需要相關的管理人員能夠加強對標準化作業(yè)的正常認識,確保火電廠生產計劃實施中的安全性。與此同時,管理人員也需要制定安全管理方式,全面提升操作人員的安全生產水平,促使他們能夠更好地完成自身的崗位工作。標準化作業(yè)開展中應設定作業(yè)標準,引進先進的施工設備與新興技術,實現智能機械化操作,降低安全事故的發(fā)生。這些工作的順利完成,有利于提高火力發(fā)電廠管理人員對標準化作業(yè)的正常認識,確保火電廠的安全生產管理目標能夠順利地實現。

      3結束語

      火力發(fā)電廠安全生產管理實際工作的有效開展,有利于提高實際的生產效率,增加火力發(fā)電廠生產計劃實施中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實現現代化火力發(fā)電廠更多的發(fā)展目標。在解決火力發(fā)電廠安全生產管理中存在的具體問題時,應加強對火力發(fā)電廠安全生產機制的認識,促使相關的應對措施在實際的應用中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文中通過對火力發(fā)電廠安全生產管理及應對措施的深入探討,客觀地說明了做好這項研究工作對于火力發(fā)電廠穩(wěn)定發(fā)展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張傳頌.淺析火力發(fā)電廠安全生產管理的常見問題及應對措施[J].工程技術:全文版,2016(5):00032.

      [2]胡偉,張紅梅.淺析火力發(fā)電廠安全生產管理[J].工程技術:引文版,2016(23):00196.

      [3]胡偉,付宇強.淺析火力發(fā)電廠安全生產管理的常見問題及應對措施[J].工程技術:引文版,2016(10):00146.

      [4]吳嚴.淺析火力發(fā)電廠安全生產管理的常見問題及應對措施[J].黑龍江科學,2015(7):122.

      [5]陳曉東,雒鉞逢.火力發(fā)電廠的安全生產與管理[J].企業(yè)改革與管理,2014(8):137.

      ; 關于火電廠生產管理系統和發(fā)電廠系統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火電廠生產管理系統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發(fā)電廠系統、火電廠生產管理系統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

      上一篇:怎么引用excel表單名(excel名稱引用怎么用)
      下一篇:在文本框中按Enter鍵時如何開始新行?
      相關文章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理论片不卡| 亚洲欧洲专线一区| 日韩国产精品亚洲а∨天堂免| 亚洲人成毛片线播放| 亚洲色av性色在线观无码| 久久久久久a亚洲欧洲aⅴ| 亚洲亚洲人成综合网络|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 亚洲成AV人网址| 亚洲精品NV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无码不卡亚洲成?人片| 狠狠入ady亚洲精品|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高清| 国产精品久久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境外资源| 亚洲?v女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无码www久久久| 久久久久噜噜噜亚洲熟女综合| 国产亚洲成人在线播放va| 亚洲桃色AV无码| 亚洲阿v天堂在线| 亚洲最新永久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区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冬月枫中文字幕在线看| 中文字幕在线日亚洲9|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不卡|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天海翼|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大在线| 亚洲精品无码你懂的网站| 激情97综合亚洲色婷婷五| 国产国拍亚洲精品mv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伊人中字综合精品| 亚洲欧洲日本精品| 亚洲视频无码高清在线| 国产精品成人亚洲|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专区片高清久久久 | 午夜亚洲国产成人不卡在线| 综合亚洲伊人午夜网|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一线岛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