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展會2025年時間表
828
2025-04-01
在OKR中,目標O是對驅動組織朝期望方向前進的目標的一種簡潔定性描述,它回答的是“我想實現什么”的問題。
而關鍵結果KR則是一種用于衡量目標達成情況的定量描述,它回答的是“如何實現目標/如何衡量目標是否完成”的問題。
如果說目標O是企業運營的指南針,關鍵性結果KR則是讓核心工作落地的登山杖。
在企業上下統一,定出目標O之后,下一步就是企業將如何達成目標O的關鍵性工作明確為幾個定量、定時和明確的關鍵結果KR。
那么,一個合格的關鍵結果KR應該如何去制定?
1、基線型KR
所謂的基線型KR,實際就是指能夠為下一季度的KR提供一些基線數據的、具有參考價值的KR。
【參考案例】KR:獲取電子券贖回率基線數據
2、度量型KR
通常來說度量型KR主要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1)正向度量型KR
正向度量型KR具有鼓勵性質,在描述中更加充滿正能量,是在企業需要設置一個越來越好型度量指標時適用該類型KR,更加偏愛使用諸如“提升”、“增加”、“增長”、“構建”等詞匯。
【參考案例】KR:每封郵件所帶來的收入提升10%
(2)負向度量型KR
負向度量型KR與正向度量型KR恰恰相反,是在企業需要設置一個越少越好型度量指標時適用該類型KR,更加偏愛使用諸如“減少”、“降低”、“削減”、“消除”、“低于”等詞匯。
【參考案例】KR:將發票處理時間從5周減至2周
當一個KR即適用于正向度量型KR又適用于負向度量型KR時,我們更加建議去使用正向度量型KR來描述KR。
(3)范圍度量型KR
在設置OKR時,常常會出現數字指標等,但在大多數時候這個數字很難被精確量化使用,定高了難以達到、打擊員工的積極性;定低了太容易達到,員工會滋生懈怠情緒。
此時就需要建立一個可以接受的范圍,既不會太高,也不會太低的區間,對員工在實施OKR時起指導、鼓舞作用。
范圍度量型KR則正是為了應對這一情況而存在,適用于企業需要為一個度量項設置一個范圍時使用。
【參考案例】KR:維持咨詢顧問利用率在70%-80%之間
3、里程碑型KR
在制定KR時,有時候我們會遇到很多KR是無法被數字化的,此時使用里程碑KR,再輔以相關的評分機制,才能夠很好地衡量OKR的進度,即使無法數字化的KR也能度量其是否合理、進度到哪里、完成度有多高等。
因為里程碑KR不強調絕對的量化,只描述目標完成過程中的關鍵節點,適用于結果不能用一個度量值表述時使用。
【參考案例】KR:發布推送通知功能
1、定量的
在制定OKR時,好的目標O是定性的,這代表我們對戰略方向有清晰的認知。
同樣的,一個好的KR應該是定量的。因為KR支撐O的完成,后續需要對其進行評分,如果KR過于模糊,那么O的完成程度就會比較難衡量,所以KR需要定量,需要數據化、可量化,以此來幫助我們消除OKR實施過程中的模糊地帶,確保OKR的順利達成。
正如谷歌的尼基特?德塞所說:“數字還能激發創造性思考。而這些創造性思考,往往可以給OKR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
2、具備挑戰性的
目標設置要具有挑戰性,這樣才能帶來更好的績效、更高的效率和工作滿意度。
其實KR的制定也是如此,需要用一定的挑戰性來激發團隊成員的工作動力。
與此同時,把KR設置得具有一定的挑戰性還可以提高目標的完成速度,甚至鼓勵員工找到與眾不同的實現方法。
不過為了確保OKR最終可以順利達成,KR的挑戰性要以能實現為前提,且可以通過有效評分來找到實施KR的難度與挑戰性的平衡點。
3、具體的
在OKR中,目標O代表著企業對于未來的宏偉藍圖,而關鍵KR則必須是具體的,否則我們的OKR就容易浮于表面,難以實現。
在明確的目標O指引下,必須對應清晰具體的關鍵結果KR。
每一個KR制定時一定要圍繞目標精準制定,這樣才能去除繁雜的內容,看透目標與關鍵結果之間的關系,一往無前。
除此之外,在OKR描述KR的語言也要具體,并且盡量通俗易懂,凡是容易出現歧義的概念、術語都要解釋清楚,確保公司上下理解一致,可以無障礙溝通。
4、自主制定
KR是自主制定的,即在KR的創建階段,OKR的具體責任人必須積極參加KR的制定過程,了解KR制定的所有細節和可落地實施性,而不是等著主管或更高層的管理者制定好后再強制分配和下發。
從原則上來說,整個OKR都應該由責任人自主創建,這樣才能滿足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融合,從而更有利于OKR的實施,也能進一步增強員工對OKR的信任感和承諾感。
5、基于進度的
在OKR的執行過程中,我們所制定的KR必須滿足能夠讓我們清晰準確地感知到工作進度,這不僅能夠更好地激發員工工作積極性,同時也能夠讓員工更加準確地了解到當前工作所取得的成績。
原則上來講,這種能體現出進度變化的周期至少應該保持在兩個星期一次,假設在實際的OKR執行中,到每個季度周期結束的時候,你仍然沒法知道你所制定的KR是否已經達到,那么,這樣的KR無疑就不是基于進度的,同時還會錯失通過進度自檢的機會。
6、自下而上的
在制定OKR時,需要召集與此OKR相關的全體人員共同參與,無論是公司的最高層的領導者,還是最基層的員工,只要參與OKR就要參與OKR的制定。具體實施層面上的KR尤其如此。
好的KR不是管理者自上而下的攤派,而是具體實施的人員自下而上制定的。之所以強調自下而上的制定,是因為只有KR的制定者明白所有的來龍去脈,這樣他們執行起來更得心應手。
除此之外,制定KR的人要對其所在的崗位有深刻的理解,如果其不具備崗位能力,他寫出的KR往往浮于表面,不利于執行。
所以,KR往往是自下而上制定的,最好是誰實施、誰制定。
如果沒有制定過KR,或者本身還沒有那么強的能力,建議大家在制定KR時開會討論,增加KR的有效性、可執行性。
7、驅動正確的行為表現
在眾多企業實施OKR案例中,我們常常會發現:能否確保通過OKR來促進員工自我驅動方向正確是與產出結果存在著聯系的。
但前提是這個OKR是有效的,即無論是O的制定,還是KR的制定,都是公司上上下下根據具體情況并且開會得出的結論,只有通過這樣制定的OKR,才能夠更好地驅動員工的正確行為,并對戰略執行起監督作用。
1、是否能夠支持目標完成?
制定完成后的關鍵結果KR一定要對齊設定好的目標O,關鍵結果是以支撐目標的完成為目的存在的,在關鍵結果KR與目標O之間的關聯度、邏輯關系上一定要梳理好。
2、是否是聚焦的?
一個目標下面的KR不要超過4個,因為團隊就是基于KR進行拆分任務,如果這時候太多的KR,就起不到聚焦的作用,很容易就分散團隊的精力。
而且從邏輯上說,每件事情的關鍵點也不會那么多,需要謹防將任務錯認為關鍵結果KR。
3、是否符合SMART原則?
一個關鍵結果最終被評估是否完成需要依據客觀事實而非主觀感受,而客觀事實的前提是需要制定的關鍵結果符合SMART原則。
4、是否具備挑戰性?
關鍵結果KR是需要團隊聚力一定時間才能完成的,而不是基于目前的常態運作就可以完成,所以我們要注意確認關鍵結果KR是否具備一定的挑戰性。
5、是否足夠清晰?
關鍵結果KR需要滿足量化的要求,否則在對KR進行評估時容易造成一定困擾,在目標進度上難以進行衡量和把控。
同時,KR需要滿足足夠清晰的要求以保證在KR公示后,團隊內能夠清晰準確地了解,并且在其他人查閱KR時能夠快速準確地知道你的內容。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