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工業互聯網發展應用水平分析
(一)我國各行業工業互聯網發展應用水平
我國工業互聯網向各行業滲透,其中第三產業融合顯著。如表 4-1所示,我國各行業工業互聯網發展應用指數體現了工業互聯網向各行業滲透情況,排名前五位的產業中,除制造業之外,均歸屬于第三產業。批發和零售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的工業互聯網發展應用指數均超過 30,行業企業大規模接入工業互聯網平臺,有助于優化產業鏈,提升流動環節運營效率,降低服務業運營和交易成本,推動第三產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在第二產業中,制造業的工業互聯網發展指數位列第一,依托工業互聯網,支撐制造業加速數字化轉型進程,推動產業向工業級精細化方向發展。第一產業,即包括林、牧、漁業在內的農業,與工業互聯網滲透融合情況顯著落后于工業和服務業,需加快工業互聯網創新融通發展,實現農業精細化、科學化、智能化管理。
(二)重點行業工業互聯網發展應用水平分析
1、制造業
工業互聯網助力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持續推進深度融合發展。我國制造業面臨低端產業鏈外遷、高端產業鏈流出的雙重困境,全球產業鏈的競爭態勢加劇。工業互聯網與制造業融合發展,有助于在技術研發、企業管理、工業創新、質量監控、規模化定制等方面賦能傳統制造企業,促進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協同發展,增強產業鏈整體競爭優勢。工業互聯網向制造業滲透程度遠遠不夠,需要準確把握行業特性、操作流程和需求痛點,深化專業積累和知識沉淀,推進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提供商與制造企業的融通發展。
2、批發和零售業
工業互聯網向批發和零售業深度滲透,推動商品流通與分銷。消費互聯網的迅速崛起推動批發與零售業數字化變革,實現了交易環節的數字化、網絡化,并且個性化、服務化的消費需求倒逼制造業進行數字化轉型升級,因此工業互聯網向流通產業滲透具備數字化基礎。由于大部分工業制造的尾端連接的都是零售業,工業向流通環節延伸,形成的工業電子商務,是工業互聯網落地應用的重要領域之一。工業電子商務實現工業企業在采購、產品研發設計、生產制造、銷售及售后等全生命周期環節的數字化、網絡化升級,發展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制、服務化延伸等融合發展新模式新業態,降低流通渠道成本,提升流通效率,帶動零售與批發業提質增效。
3.科學研究與技術服務業
科學研究與技術服務業和工業互聯網實現協展。技術創新與服務升級,帶動工業互聯網在突破技術瓶頸、規則標準制定、創新場景應用等方面創新發展,同時工業互聯網的快速壯大也推動科研成果產業化,二者協同創新,有助于加速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興前沿技術與工塊鏈等新興前沿技術與工業互聯網融合發展與創新應用,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4、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工業互聯網為租賃和服務業發展提供新引擎。鑒于工業互聯網推動網絡基礎設施、信息系統、制造設備工具等資源的云化改造,支持資源泛在連接、彈性供給和高效配置,實現高效工作協同和資源共享,因此共性的制造設備及能力共享化,使得生產資料實際價值提升,為租賃業發展提供新模式。同時,工業互聯網的發展需要企業管理服務、法律服務、知識產權服務等一系列配套商務服務,推動商務服務業融合發展。
5、建筑業
工業互聯網賦能建筑業,推動新業態新模式發展。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傳統建筑業發展模式粗放,存在資源消耗、環境污染、以及建筑工程質量與安全等諸多問題。工業互聯網與建筑業融合,衍生了數字施工、智慧工地和智慧城市等新模式新業態,推動建筑業精細化、科學化、智慧化轉型,變革設計、制造、運維等全生命周期,實現建筑空間高效化、人性化、個性化。
工業智能體 網絡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