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寵展信息指南
815
2025-03-31
本文目錄一覽:
OKR,即目標與關鍵結果法。它是由“目標”和“關鍵結果”這兩大主要部分組成。這個概念可以套用到許多工作場景,比如你的目標是“電商銷售”,那么“一天的成交量”或“一年的營業額”就是所謂的關鍵結果。
OKR工作法的設定
了解基礎概念后,我們再來用思維導圖梳理OKR工作法的設定。這其中可以分為優秀的OKR工作法設定應滿足的3項要求;設定時需要注意的7項要素;設定時必須遵守的3項原則。
OKR工作法的運行
完成OKR設定后,重要的一步就是運行。凡是成功的運行案例,都應該遵守《OKR工作法》中所列的參考條例。在執行工作法之前,務必做好心理建設準備;且能夠掌握承擔責任和慶祝成功的節奏;要時刻提醒自己避開OKR工作法運行過程中的5大陷阱。
本文配圖均由MindMaster思維導圖繪制,推薦給你
在寫2018年工作總結的時候,發現個人以及公司的工作效率都存在嚴重的瓶頸。主要問題是事多人少,而且各自為戰,誰都(號稱)有一大堆事等待處理。大家都很忙,但總是不出成績,產品的新版本遲遲無法推出,項目人人負責但又人人無責。
經過分析發現主要原因是團隊人員目標不明晰(誰都認為自己手頭的事最重要),沒有統一的階段性目標,力量無法使到同一處。團隊成員之間溝通不暢,每次開會基本都是在抱怨(刷存在感),總能提出一堆確定,但總是沒有相應的解決方法。
之前聽說過OKR工作法,周末的時候在微信讀書上聽了樊登老師的講解,發現這種工作方法,正是解決我們目前工作狀況的不二之選。
最近兩天又讀了克里斯蒂娜.沃特克《OKR工作法:谷歌、領英等頂級公司的高績效秘籍》,進一步研究OKR工作法及其實施注意事項。
OKR工作法從個人角度來看是一個自我管理的強大工具,從公司角度看用好了同樣可以提高公司運行效率。OKR工作法雖然看著很好,但是真正要落地實施,還需要仔細研究,并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合適的目標及關鍵任務。
下面對OKR是什么以及如何高效的使用OKR工作法進行介紹說明。
OKR(Objective and Key Results,目標與關鍵結果)是一種戰略目標任務體系,是一套明確目標并跟蹤其完成情況的管理工具和方法。OKR工作法是Intel 公司在惠普的MBO(Management By Objectives)工作法基礎上改進而成,后來在谷歌、領英等明星公司中盛行并得到推廣。
OKR工作法可以幫助團隊聚焦核心目標,識別關鍵成果,掌握并推進節奏,改善工作氛圍。通過周一計劃會、周五勝利慶祝會讓進步看得見,及時迭代修正OKR矩陣,逐步實行階段目標。
設定目標時,需要保證設定的目標既有激情又有所擔心(即跳一跳夠得到的目標)。
設定OKR的步驟,拿出一張紙,中間畫一個大十字。如上圖,一共包括四個象限:目標、狀態、本周計劃、未來四周工作計劃。
按以下步驟設置OKR:
1)明確公司使命,從使命出發設置目標以及關鍵結果;
2)從公司到部門,甚至可以到個人,逐級設定OKR;
3)目標一定要聚焦;
4)目標是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的集合,目標是經過全員討論而來,而不是一個人訂出來的,討論的過程就是統一、打磨共識的過程。
【目標】右上角
一次只定義一個目標,目標實現周期設定為一個季度。
一次說太多,就和什么都沒說沒有區別。
目標設定好之后需要設置完成該目標的關鍵結果,每個關鍵結果都需要設定一個信心指數,一般默認設置為(5/10)。
需要設置有挑戰性的目標,不可能完成的目標會令人沮喪,有難度的目標才能振奮人心。
【狀態】右下角
右下角是一些狀態,是完成關鍵目標的途徑和方法,推進OKR的同時也需要關注這些狀態。
每一條我們用三種顏色表示:紅、黃、綠。
紅色表示狀態非常糟糕,黃色表示需要警惕,綠色表示可以接受。
就拿團隊氛圍來說,目前我們開會基本都是老板一個人在說,大家基本不發言。團隊氛圍不好大家都知道,但是沒有人說出來,就像房間里的大象??一樣,都看見了誰都不說,我們需要量化它并不斷改進,讓每個人都有參與感,并且能夠感受到其在團隊中的貢獻度。
【本周】左上角
列出本周為完成目標需要做的2-3件重要的事。
如:
P1表示一定要做
P2表示時間不夠時可以不做
【未來四周】左下角
羅列出未來四周需要做的主要工作
1)目標一定要鼓舞人心
目標一定要對應一個或多個關鍵結果。
比如以下目標:
這些都不是好的目標,在KPI中設定目標時會強調一定要符合SMART,但是符合SMART的目標往往沒有激勵作用。
以下目標雖然不符合SMART但是更能鼓舞人心:
之前定義的符合SMART的目標,其實是OKR目標中的關鍵結果,OKR在目標之上添加了一層更能鼓舞人心的目標。
2)目標一定要有時間限制
沒有時間限制的目標,將會一直拖下去永遠完成不了,設定目標的時候一定要給出時間限制,最好選擇一個季度,時間過短,設置的目標可能只是一個局部的目標或者只是一個關鍵任務,沒有挑戰性,不能聚焦目標。
3)每個任務都有獨立的團隊負責
每個任務必須指定獨立的團隊負責,如果一個任務所有人都要負責,那么最終結果就是所有人都不負責。責任最終還會落到老大頭上。
大的OKR可以拆分到小團隊,比如:技術、客戶、銷售、招聘等部門。
每個團隊的OKR甚至還可以下發到個人。
打游戲刷副本是每個人都不認識,但是每個人都在認真的打,主要是因為每個人在打BOSS時都擔負了一部分重要的工作。
對應到工作中也是一樣的,我們需要讓每個成員都可以擔負其相應的責任。
幸福感來源與其背后一個不可知的整體
讓團隊成員感覺自己在下一盤很大的棋,而不是讓他們感覺自己是一枚棋子。
1)自下而上,自上而下,關聯互動
OKR設定的目標一定是可以鼓舞人心的,目標聽上去往往是一種感覺。目標對應的關鍵結果才設置到具體的數字。
2)通過OKR促進部門協作
使用KPI時每個人在幫助別人的時候都會考慮是否會影響自己完成自己的KPI考核指標,幫助別人會影響自己完不成指標,就不會幫助他人。
使用OKR后,所有部門都在為一個目標奮斗,OKR中不涉及績效考核,更能促進跨部門協作。
3)目標要成為常規的節奏
之前設置目標之后,就會束之高閣,逐漸自己都忘記還設置了一個目標,或者在一年之后突然想起年初還設置了一個全年目標。主要是因為目標周期太長,目標過多且沒有及時修訂。
OKR管理方法,需要通過每周兩次會議,不斷修訂、推進目標的實施,讓進度看的見,讓每個人的工作看的見。
1)沒有給目標設定優先級
所有事都同等重要,就意味著他們也同等不重要。
2)缺乏充分的溝通,導致沒有充分理解目標
必須把目標,滲透到企業運營的每個角落。
3)沒有做好計劃
需要營造一個“承擔、慶祝、盤點”的氛圍,每周進行復盤修訂計劃。
4)沒有把時間放在重要的事上
重要的事情通常不緊急,緊急的事情通常不重要。
5)容易放棄
每次引入一個新的工具總會產生額外的工作,人們往往在還沒有見到工作的好處之前就因為太麻煩而放棄了。
1)公司人數不多時可以全員參與,公司規模較大后只需要高管參與,人數控制在10多人即可;
2)會議禁止攜帶手機、電腦,所有需要的數據都寫到紙上;
一個人看手機的狀態都會影響其他人
3)會議開始前一天,向員工征詢意見,考慮近期需要聚焦的目標(只給出一天時間,不要自己放慢節奏);
4)每個人準備一兩個目標;
5)將目標寫到便利貼上,讓所有人瀏覽目標,并將目標分類、合并;
6)經過討論、爭論、投票選出一個目標;
7)開會過程中不需要過多的評論、批評,主要是合并、投票。
周一、周五會議都是以談話的形式進行。
周一例會,不要開成表功大會,也不要開成刷存在感的會。
有些人總是會提出很多讓大家驚悚的事情,來證明自己很艱苦,證明別人在不斷的給他制造麻煩,進而證明自己的存在感。
正確的姿勢應該是,描述出自己的問題,看看大家可以怎么幫助你,多看到別人進步的地方而不是缺點。
鼓勵員工對OKR提出建設性的問題,多討論亮點,開誠布公的討論。
提出一個亮點比提出一個缺點好的多。
提出缺點,而不給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只能徒增擔憂,沒有任何實際意義。
解決方案不在缺點中,而是在亮點之中。
提出亮點,確認之后,可以復制推廣。
周五慶祝會,需要營造勝利氛圍,時刻看到進步,調節緊張氣氛
新員工在這種每周都能看到進步的團隊中,每周都在和隊友共同打怪升級,公司成長,自己進步,與傳統(老板總是罵員工能力不足,看不上所有員工)的公司相比,何去何從一目了然。
KPI要求盡量詳細,不在KPI上的完全可以不做。
OKR只列舉一個目標,這件事是別的事都不做也要首先完成的事,但并不是只做這一件事。OKR中的工作是必須要做的,其它工作同樣需要做。
KPI與OKR的本質區別,就是牛頓與達爾文的區別。
KPI自上而下壓制,機械化設計,KPI是一個封閉的系統,一個封閉的系統是一個熵增的系統,熵增意味著混亂增大。
KPI給人感覺是被動的、有壓力的、不舒服的。
OKR是自下而上與自上而下相互聯動的,共同參與,一起成長,經常慶祝進步。
整個團隊為OKR而努力,OKR不設置上限,可以充分激發團隊成員的潛力。
KPI在制定之初,就意味著只能被完成不能被超越,大家往往都會在自己能力范圍之內,甚至更低的位置設定KPI,目標只是完成。
KPI沒有統一的目標,各自為戰,不能協同作戰。
1)只設置一個目標;
2)三個月嘗試OKR,一兩周能完成的最多只能是關鍵任務;
3)目標中不要有傳統的考核指標;
4)設定的目標要能鼓舞人心;
5)控制好“承擔責任——慶祝成果”的節奏;
6)每周盤點從公司OKR開始,再盤點部門OKR,個人OKR單獨溝通即可;
7)逐級制定OKR,從公司到部門,再到個人;
8)OKR不是唯一一件要做的事,而是一件必須要做的事;
9)千萬不要把每個任務都塞進OKR中。
10)OKR就是要通過實踐、總結,不斷發現、挑戰團隊的潛力,而不要把這個過程當成匯報、考核結果。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