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之IPV4的配置
1429
2022-05-30
連接到Internet上的每臺計算機都必須有一個唯一地址,稱為IP地址。IP地址是一個4字節(共32bit)的數字,被分為4段,每段8位,段與段之間用句點分隔。為了便于表達和識別,IP地址是以 十進制形式表示(例如212.152.200.12),每段所能表示的十進制數最大不超過255.IP地址由兩部分組成,即網絡號和主機號。網絡號標識的是Internet上的一個子網,而主機號標識的是子網中的某臺主機。
1.IP地址的分類
IP地址可分為5類,分別是A類、B類、C類、D類和E類,大量使用的僅為A,B,C三類。
(1)A類地址:最前面1位為0,然后用7位來標識網絡號,24位標識主機號。即A類地址的第一段取值介于1~126之間。A類地址通常為大型網絡而提供,全世界總共只有126個可能的A類網絡,每個A類網絡最多可以連接224-2臺主機(2個保留地址)。
(2)B類地址:最前面2位是10,然后用14位來標識網絡號,16位標識主機號。因此,B類地址的第一段取值介于128~191之間,第一段和第二段合在一起表示網絡號。B類地址適用于中等規模的網絡,全世界大約有16000個B類網絡,每個B類網絡最多可以連接216-2臺主機(2個保留地址)。
(3)C類地址:最前面3位是110,然后用21位來標識網絡號,8位標識主機號。因此,C類地址的第一段取值介于192~223之間,第一段、第二段合在一起表示網絡號。最后一段標識網絡上的主機號。C類地址適用于校園網等小型網絡,每個C類網絡最多可以有28-2臺主機(2個保留地址)。
(4)D類地址:最前面4位為1110,D類地址不分網絡地址和主機地址,它是一個專門保留的地址。它并不指向特定的網絡,目前D類地址被用在多點廣播中。多點廣播地址用來一次尋址一組計算機,它標識共享同一協議的一組計算機。
(5)E類地址:最前面5位為11110,E類地址也不分網絡地址和主機地址,為將來使用保留。有幾個特殊的情況。主機號全為1的地址用于廣播,叫作廣播地址。網絡號全為0,則后面的主機號表示本網地址。主機號全為0,此時的網絡號就是本網的地址。網絡號全為1的地址和32位全為0的地址為保留地址。
2.子網掩碼
子網指一個組織中相連的網絡設備的邏輯分組。一般子網可表示為某地理位置內(某大樓或相同局域網中)的所有機器。將網絡劃分成一個個邏輯段(即子網)的目的是便于更好地管理網絡,同時提高網絡性能,增強網絡安全性。另外,將一個組織內的網絡劃分成各個子網,只需要通過單個共享網絡地址,即可將這些子網連接到因特網上,從而減緩了因特網IP地址的耗盡問題。掩碼是一個32位二進制數字,用點分十進制來描述,缺省情況下,掩碼包含兩個域,分別為網絡域和主機域。這些內容分別對應網絡號和本地可管理的網絡地址部分,通過使用掩碼可將本地可管理的網絡地址部分劃分成多個子網。
例如:假設某個IP地址為176.68.160.12/22,則表示使用22位作為網絡地址,那么主機地址就占
10位。因此,此子網的主機數可以有2^10-2=1022個。該IP地址是個B類地址,默認掩碼為255.255.0.0(B類地址的前16位為網絡地址)。但這個地址中前22位作為網絡地址,則子網掩碼第三個字節的前6位為子網域,用1表示;剩余的位數為主機域,用0表示。即11111100 00000000,將這個二進制信息轉換成十進制作為掩碼的后半部分,則可得出完整掩碼為255.255.252.0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