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架構理論與實踐》 —1.3.4 普及應用階段(1999年至今)
1.3.4 普及應用階段(1999年至今)
在軟件架構發展歷程中1999年是一個關鍵年份,這一年召開了第一屆IFIP軟件架構會議[19],并成立了IFIP工作組2.10與全球軟件架構師協會,許多企業開始將軟件架構相關理論投入實踐,為了使架構描述能夠在實踐中得到更廣泛的應用,Open Group 提出了ADML[20],它是一種基于XML的架構描述語言,支持廣泛的架構模型共享。由于企業對重用以及產品族的形成有著更多考慮,因此軟件產品線成為軟件架構的一個重要分支,吸引了大量大型企業的關注。2000年,IEEE 1471—2000的發布[16]為軟件架構的普及應用制定了標準化規范,為軟件架構的后續發展奠定了基礎,該標準隨后分別于2007年與2011年得到擴充與修改。2003年,L. Bass、P. Clements和 R. Kazman出版了《Software Architecture in Practice》一書[21],引起巨大反響,書中總結了軟件架構研究領域的最新成果,并介紹了如何在實踐中應用這些理論成果。
縱觀軟件架構的發展歷程,其完成了由實踐上升到理論,再由理論反饋指導實踐的過程,理論與實踐均處于健康發展中,已經形成良性的發展循環。
軟件開發 架構設計 軟件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