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語言網站(如何實現網站的多語言版本?)
近日,公司要做一個多語言的網站,今天在網上收集資料,下面是個人覺得很不錯的文章,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下:
多語言網站,顧名思義就是能夠以多種語言(而不是單種語言)為用戶提供信息服務,讓使用不同語言的用戶都能夠從同個網站獲得內容相同的信息。
多語言網站實現方案
1 ,靜態:就是為每種語言分別準備一套頁面文件,要么通過文件后綴名來區分不同語言,要么通過子目錄來區分不同語言。
例如對于首頁文件 index_en.htm 提供英語界面, index_gb.htm 提供簡體中文界面, index_big.htm 提供繁體中文界面,或者是 en/index.htm 提供英語界面, gb/index.htm 提供簡體中文界面, big/index.htm 提供繁體中文界面,一旦用戶選擇了需要的語言后,自動跳轉到相應的頁面,首頁以下其他鏈接也是按照同樣方式處理。從維護的角度來看,通過子目錄比通過文件后綴名來區分不同語言版本顯得要簡單明了。
2 ,動態:站點內所有頁面文件都是動態頁面文件( PHP , ASP 等)而不是靜態頁面文件,在需要輸出語言文字的地方統一采用語言變量來表示,這些語言變量可以根據用戶選擇不同的語言賦予不同的值,從而能夠實現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下輸出不同的文字。
例如:語言變量 ln_name ,當用戶選擇的語言是英語時賦值為 “Name” ,當用戶選擇的語言是簡體中文時賦值為 “ 姓名 ” ,這樣就可以適應不同語言時的輸出。
采用靜態方式的優點是頁面直接輸出到客戶端,不需要在服務器上運行,占用服務器的資源比較少,系統能夠支持的并發連接數較多,缺點是要為每種語言制作一套頁面文件,很多內容即使是和語言無關的也要分不同語言來存儲,因此占用的存儲空間較多。
采用動態方式和靜態方式的優缺點正好相反,它的優點是動態頁面文件只有一套,不同語言的文字使用語言變量來存儲,和語言無關的內容只存儲一份,占用的存儲空間較少,并且擴展新語言比較容易,缺點需要在服務器上運行,然后把結果輸入到客戶端,占用服務器的資源比較多,系統能夠支持的并發連接數較少。
動態數據存貯涉及的一些技術問題
由于現在網站上動態應用日益增多,相當多的網站還會使用文件或者數據庫來存儲應用信息,因此如果文件或者數據庫中存儲的內容與語言相關時,還需要特別注意。對于存儲在數據庫中信息,可以采取以下幾種方式支持多語言:
1 ,在數據庫級別支持多語言:為每種語言建立獨立的數據庫,不同語言的用戶操作不同的數據庫。
2 ,在表級別支持多語言:為每種語言建立獨立的表,不同語言的用戶操作不同的表,但是它們在同一個數據庫中。
3 ,在字段級別支持多語言:在同一個表中為每種語言建立獨立的字段,不同語言的用戶操作不同的字段,它們在同一個表中。
由于數據庫中有大量的信息(如標志,編碼,數字等)是用于內部處理使用的,與語言無關的,因此在數據庫級別支持多語言會導致空間的極大浪費,在字段級別支持多語言最大的問題是一旦需要支持新的語言,由于需要修改表結構,維護起來非常麻煩,可擴展性不好。
相比之下,在表級別支持多語言比較好,因為并不是所有的表都需要支持多語言,對于與語言無關的表,不同語言的用戶共用一套,那些和語言相關的表根據支持語言的種類來建立,不同語言的用戶存取訪問不同的表格。這樣使得維護簡單,節省了存儲空間,即使是擴展起來也比較方便,只要把需要支持多語言的表,多建立一套即可。
還需要注意的問題是:有些表中某些字段是不同語言版本的表共享的(例如庫存量),由于各種語言的表之間的相對獨立性,使得數據共享有些困難。解決的方法有兩個:
1 ,不同語言的表的共享字段同步:也就是說,只要修改了其中一個表的共享字段,其他語言表中該字段也作相應改變,實際上當不同語言的用戶同時訪問時處理還是比較麻煩的,并且擴充新語言時修改工作比較大。
2 ,增加一個新的表:把所有語言共享的字段(例如貨物編號,產地編碼等)全部放在這個表,支持多語言的表只存放與各種語言相關的字段。不同語言的用戶在使用數據庫時,需要操作兩個數據表。
比較而言,第二種方法比較簡單,并且效率比較高,維護也比較方便。應用字符集的選擇
一個定位于不同語言國家的企業網站勢必需要提供多種語言版本的產品和銷售信息來滿足其世界各地使用不同語言的客戶和合作伙伴,其中包括法語、德語、意大利語、葡萄牙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等等。但有一個問題卻極易被網站設計者們所忽略。這就是網站的字符集設置問題。
一般我們使用的是簡體中文 (GB2312) 字符集,而對多語言網站來說,中文字符集卻可能會使你辛辛苦苦的努力功虧一簣。原因很簡單:就是這個毫不起眼的小小字符集在作怪。
計算機應用領域中存在著幾十種互不相同的字符集,而不同語言客戶在瀏覽不同語言網頁時,往往會因為相互間所使用字符集無法兼容而出現亂碼情況。我們在瀏覽國外一些網站時,往往也會出現為了能正常地看到網站上的信息而不得不在各種字符集之間來回切換的情況。
試想一下:如果一個網站提供了中,英,法,德等多種語言版本的內容,內容全之又全,設計美侖美奐。我們在中文編碼環境下瀏覽這些非中文版本的頁面覺得非常完美,現在一個法國客戶對你的產品發生了興趣,當他進到法語版面一看 — 亂碼多多,甚至可能整個版面都一塌里糊涂。你的網站再下大工夫又有什么意義呢 ?
所以對提供了多語言版本的網站來說, Unicode 字符集應該是最理想的選擇。它是一種雙字節編碼機制的字符集,不管是東方文字還是西方文字,在 Unicode 中一律用兩個字節來表示,因而至少可以定義 65536 個不同的字符,幾乎可以涵蓋世界上目前所有通用的語言的每一種字符。 所以在設計和開發多語言網站時,一定要注意先把非中文頁面的字符集定義為 “utf-8” 格式。
這一步非常重要,原因在于若等頁面做好之后再更改字符集設置,可說是一件非常非常吃力不討好的工作,有時候甚至可能需要從頭再來,重新輸入網站的文字內容。
HTML 中的 META 標簽:
字符集">
不寫,根據瀏覽器默認字符集顯示
charset=gb2312 簡體中文
charset=big5 繁體中文
charset=EUC_KR 韓語
charset=Shift_JIS 或 EUC_JP 日語
charset= KOI8-R / Windows-1251 俄語
charset=iso-8859-1 西歐語系(荷蘭語 , 英語 , 法語 , 德語 , 意大利語 , 挪威語 , 葡萄牙語 , 瑞士語 . 等十八種語言) http://www.microsoft.com/
charset=iso-8859-2 中歐語系
charset=iso-8859-5 斯拉夫語系(保加利亞語 ,Byelorussian 語 , 馬其頓語 , 俄語 , 塞爾維亞語 , 烏克蘭語等)
charset=uft-8 unicode 多語言
ASP 與腳本引擎頁碼的概念
由于我們傳統使用的內碼像 Big5,GB2312 與 unicode 并不是一一對應 , 故兩者之間的轉換要靠 codepage( 頁碼 ) 來實現
分享:
喜歡
0
贈金筆
閱讀 ┊ 評論 ┊ ┊ 轉載 ┊ 喜歡 ▼ ┊ 打印 ┊ 舉報
排行榜
加載中,請稍候......
前一篇: 什么是海外鏡像點?
后一篇: ps快捷鍵
評論 重要提示:警惕虛假中獎信息
[發評論]
評論加載中,請稍候...
發評論
登錄名:密碼:找回密碼 注冊 記住登錄狀態
昵???稱:
評論并轉載此博文
發評論
以上網友發言只代表其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的觀點或立場。
后一篇?> ps快捷鍵
數據庫 網站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